轮毂振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166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轮毂振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毂振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汽车轮毂的抛光加工,多数生产厂家仍然采用人工抛光打磨的方式,操作时工作人员手持砂皮打磨或手持抛光打磨机进行抛光打磨,且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且遇到明火容易产生爆炸,这种人工抛光打磨的方式危险系数比较高,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对工作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当前也有一些厂家使用汽车轮毂加工的专用设备,但其自动化水平较低,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毂振动研磨机,能够方便对轮毂进行研磨抛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轮毂振动研磨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摆转机构、旋转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通过驱动装置呈可升降连接在三个台板组成的平台上,升降台上设有摆转机构,所述摆转机构包括通过摆转电机驱动可做摆转运动的摆臂,所述摆臂前端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前端设有可随液压缸旋转的夹具,所述夹具上夹有轮毂,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可容纳轮毂的研磨桶,所述研磨桶的两侧设有振动电机。
[0005]所述升降台下表面的四个角设有升降导向柱,所述平台的三个台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上台板、中台板和下台板,所述下台板贴合设在底座上,下台板和中台板之间通过两侧的侧板连接,所述中台板和上台板之间通过四个角的可供对应的升降导向柱穿过的导向筒连接,所述上台板、中台板和下台板的四个角均设有供升降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
[0006]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由两块竖直设置的平板组成的摆转座,所述摆转座的其中一块平板外侧固定有摆转减速箱,摆转座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摆臂,所述摆转电机通过摆转减速箱带动摆臂摆转。
[0007]所述夹具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固定有防尘盖,所述罩壳内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中心设有供液压缸的推杆伸入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滑块的数量为三个,第二滑块部分伸出罩壳的侧壁,第二滑块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夹杆,所述夹杆的前端部设有可滑动调节的夹头。
[0008]所述第一滑块的外缘周向设有三个内斜槽和外斜槽,所述内斜槽和外斜槽连通且均为倾斜设置,内斜槽的宽度大于外斜槽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的内端部设有相连的外滑头和内滑道,所述外滑头伸入内斜槽中且两者的贴合面为相适配的斜平面,所述内滑道贴合外斜槽设置。
[0009]所述摆臂前端设有旋转箱壳,所述旋转箱壳外壁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的旋转减速箱,所述液压缸位于旋转箱壳内,液压缸上固定套设蜗轮,所述旋转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蜗杆伸入旋转箱壳内并啮合蜗轮。
[0010]所述旋转箱壳的后端部设有开孔的端盖,旋转箱壳内设有与端盖套接的压盖,所述压盖和液压缸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蜗轮一端抵接在液压缸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另一端位于压盖内,第三轴承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有垫圈。
[0011]所述旋转箱壳前端部设有堵头,所述堵头前端部设有与液压缸的前端部固定连接的封盖,所述封盖上固定连接夹具,所述液压缸和旋转箱壳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液压缸的后端部连接旋转接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端面抵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堵头和液压缸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2]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呈方形分布的支座,每个支座上均设有空气弹簧和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高度低于空气弹簧的高度,所述空气弹簧上压接有研磨桶。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机构配合摆转机构能够方便工人进行放收轮毂,同时可将轮毂放入研磨桶内,轮毂自身旋转配合研磨桶的振动能够方便进行研磨,整体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和摆转机构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和摆转机构的主视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箱壳的剖视图(带夹具状态);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箱壳的爆炸图;
[002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局部爆炸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块的立体图;
[00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块的立体图。
[0024]图中:底座1、升降台2、升降导向柱21、法兰盘22、丝杆23、升降电机24、上台板25、中台板26、下台板27、侧板28、导向筒29、导向孔210、摆转电机3、摆转减速箱31、摆臂32、摆转座33、第一滑块4、中心孔41、内斜槽42、外斜槽43、罩壳44、凸缘45、防尘盖46、夹头5、夹杆51、第二滑块52、外滑头53、内滑道54、旋转箱壳6、旋转接头61、端盖62、压盖63、第二密封圈64、垫圈65、第三轴承66、液压缸67、第二轴承68、第一轴承69、锁紧螺母610、堵头611、第一密封圈612、封盖613、通孔614、蜗轮615、推杆616、旋转电机7、旋转减速箱71、蜗杆72、第四轴承73、支座8、空气弹簧81、缓冲垫82、研磨桶83、振动电机84、轮毂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6]如图1?图10所示,轮毂振动研磨机,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设有升降机构、摆转机构、旋转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2,所述升降台2通过驱动装置呈可升降连接在三个台板组成的平台上,所述升降台2下表面的四个角设有升降导向柱21,所述平台的三个台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上台板25、中台板26和下台板27,所述下台板27贴合设在底座I上,下台板27和中台板26之间通过两侧的侧板28连接,所述中台板26和上台板25之间通过四个角的可供对应的升降导向柱21穿过的导向筒29连接,所述上台板25、中台板26和下台板27的四个角均设有供升降导向柱21穿过的导向孔210。该驱动装置为市面上普遍销售的常规产品,该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24,升降电机24位于中台板26和上台板2之间,升降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蜗杆嗤合有第一蜗轮(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图中未画出),第一蜗轮带动穿过其自身中心的丝杆23上下升降,丝杆23的顶端设有法兰盘22,法兰盘22固定连接在升降台2的下表面中心。通过中台板26和下台板27的设置,提升了整体高度,弥补了丝杆23行程的不足。上台板25、中台板26和下台板27的中心设有供丝杆23穿过的孔,同时底座I上配套设有五个孔,分别供四个升降导向柱21和丝杆23穿过。
[0027]升降台2上设有摆转机构,所述摆转机构包括通过摆转电机3驱动可做摆转运动的摆臂32,所述升降台2上设有由两块竖直设置的平板组成的摆转座33,所述摆转座33的其中一块平板外侧固定有摆转减速箱31,摆转座33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摆臂32,所述摆转电机3通过摆转减速箱31带动摆臂32摆转。
[0028]所述摆臂32前端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的液压缸67,所述液压缸67前端设有可随液压缸67旋转的夹具,所述夹具上夹有轮毂9。
[0029]所述夹具包括罩壳44,所述罩壳44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45,所述凸缘45上固定有防尘盖46,所述罩壳44内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2,所述第一滑块4的中心设有供液压缸67的推杆616伸入的中心孔41,所述第二滑块52的数量为三个,第二滑块52部分伸出罩壳44的侧壁,第二滑块52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夹杆51,所述夹杆51的前端部设有可滑动调节的夹头5,夹杆51上设有方形槽,夹头5上配合设有方形凸条,夹杆51上设有刻度,夹头5上设有基准线,夹头5和夹杆51可以相对滑动用以调节夹具的张开尺寸,两者上设有多个对应的可穿设螺钉进行紧固的孔位。
[0030]所述第一滑块4的外缘周向设有三个内斜槽42和外斜槽43,所述内斜槽42和外斜槽43连通且均为倾斜设置,内斜槽42的宽度大于外斜槽43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52的内端部设有相连的外滑头53和内滑道54,所述外滑头53伸入内斜槽42中且两者的贴合面为相适配的斜平面,所述内滑道54贴合外斜槽43设置。
[0031]所述摆臂32前端设有旋转箱壳6,所述旋转箱壳6外壁固定连接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的旋转减速箱71,所述液压缸67位于旋转箱壳6内,液压缸67上固定套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