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亚氯酸钠生产二氧化氯的工艺过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108阅读:1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氧化碳亚氯酸钠生产二氧化氯的工艺过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亚氯酸钠为原料生产二氯的方法。专利分类号为02F1/76。
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二氧化碳气体除了一部份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工业、民用食品外。大部分尚累积在地球表面,造成气候变暖,形成温室效应。这一严重的现实,强迫人们在思考如何大量充分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以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另外,科学家发现氯气在清洁饮用水的过程中,氯气又与残存在饮用水中微量的腐殖酸等有机物质作用,生成一种三卤甲烷类(THM3)致癌物质。科学家发现用二氧化氯取代液氯清洁消毒饮用水,便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类(THM3)致癌物质。因此,美国自1944年在尼加拉大瀑布区一个水厂首先成功采用二氧化氯取代液氯清洁消毒饮水。欧洲自七十年代开始就普遍来用二氧化氯清洁消毒饮用水。因此,利用廉价的来源极为方便的二氧化碳、亚氯酸钠为原料来生产二氧化氯气体用于自来水、饮用水的清洁消毒,就显得极有必要和有意义,而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方法。
实施例1以亚氯酸钠水溶液为例,其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如下
制备过程在容量为0.5M3的搪瓷反应器中进行,水量=375kg,将亚氯酸钠溶于水中,使其浓度在15-40%(质量百分数)。加入二丙醇或可溶性钴盐,使其在水介质中的实际浓度0.01-5%(质量百分数)。开动搅拌器,令亚氯酸钠和催化剂全部溶解,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于亚氯酸钠的水溶液中,即产生黄绿色的二氧化氯气体。同时通入新鲜空气(用于稀释二氧化氯气体),带出二氧化氯气体,通过二氧化氯检测仪,直接通到未经消毒的饮用水中,视水质情况,二氧化氯的水中浓度在0.01-1.00ppm即可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大肠菌群,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进入水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可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的气量来确定。
实施例2实施例1的工艺过程和装置可用在啤酒行业的发酵罐、贮藏、啤酒瓶,设备和管道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上。其方法是,依实施例1所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通入气体溶于纯水中(自来水可能含有微量的重金属离子。当二氧化氯气体通入其中,则产生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而纯水则没有这种现象。)使二氧化氯在纯水中的浓度达到100-250PPM,则对上述物品完全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实施例3医院废水不仅含有大量致人生病的各种微生物和病菌、病毒,而且其化学耗氧量(COD)也很高,依实施例1的工艺过程和装置所产生的二氧化氯直接通入医院的废水池中,令二氧化氯在废水中的浓度在20-100PPM,则可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同时可降低其化学耗氧量,达到国家医院废水排放的标准。
实施例4当实施1中的亚氯酸钠原料消耗完,其已完全转化为碳酸钠和氯化钠。而残液中的碳酸钠又是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的一种稳定剂,所以将残液加入其它过氧化物稳定剂后,即可用来吸收二氧化氯气体,制备出商品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出售。
名词解释1、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分解,溶于水后,其保存期也有限,必须现做现用,否则失败。
2、稳定性二氧化氯是将二氧化氯气体溶于含有过氧化物的水中,制成浓度为2-5%二氧化氯含量的水溶液,其保存期2年,在使用时,需加适量的无机酸或有机酸,将其活化,激发出二氧化氧气体。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二氧化碳、亚氯酸钠生产二氧化氯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把成为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碳气体亚氯酸钠作为原料,在有机物(如二丙醇)或可溶性稀有金属盐(如钴、钯盐)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直接通入到含有一定浓度的亚氯酸钠水溶液中,生成单一、纯净二氧化氯气体,然后将其制成纯二氧化氯溶液或稳定性二氧化氯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亚氯酸钠在水中介质的浓度15~40%(质量百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作为催化剂的有机物或可溶性稀有金属盐,在水介质中的浓度为0.01~5%(质量百分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二氧化碳、亚氯酸钠生产二氧化氯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利用造成温室效应、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一定浓度的亚氯酸钠溶液作用,生成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并具有高效杀菌能力的消毒剂——纯二氧化氯。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旨在产生高纯度的二氧化氯,有利于二氧化氯在自来水中的应用不产生三氯甲烷类对人体致癌的物质;同时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对周围环境污染,为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文档编号C01B11/02GK1629066SQ20031012446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5日
发明者聂忠仁, 曾宇平 申请人:深圳市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