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40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制氧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氧机。
技术背景[0002]氧疗和氧保健是利用补给氧气改善人体的生理、生化内环境,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和预防病变、增进健康的目的。[0003]在人体缺氧或将要出现缺氧的时候,通过给氧以增加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组织供氧状况,统称氧气疗法。一般来说,用于纠正病理性缺氧,作为疾病辅助治疗手段的,称为氧疗;其中用于危重病人和意外事故受害者的,称为输氧急救;用于补充繁重脑力劳动者、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康复期病人的生理性缺氧,以及补充各种环境性缺氧,作为预防缺氧的,称为氧保健。同其他医疗方法和保健方法相比,氧疗和氧保健属于积极的、直接的、快速的、安全的手段。它的特点是[0004]吸氧直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而不是作用于机体某个部分间接改善缺氧;只是在增加机体有生以来一直不断摄入的氧气,没有对于机体陌生的、需要适应的、需要解析的物质;因而只是改善而不是改变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和生物化学环境;低流量氧疗和氧保健,无需专门指导,效果快速而肯定,有益而无害。[0005]氧疗有及时缓解缺氧症状的功效,对于消除导致缺氧的原因却只有部分的和渐进的作用。对于纠正生理性缺氧和环境性缺氧,防治由于环境性缺氧造成的疾病,氧疗是主要手段。对于纠正病理性缺氧,氧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对于紧急抢救,氧疗是重要手段之一。[0006]正是由于氧气疗法的重要性,制氧机就应运而生,其工作原理为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0007]现有的制氧机成箱体结构,如图1(a)和(b)所示,其中,顶盖1通过6个螺钉11 与左盖2和右盖3相连,左盖2、右盖3、前盖4以及后盖之间通过20个螺钉12相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制氧机通过安装支架5安装室外,可以将噪音源置于室外,生成的氧气则通过管道接入室内,实现室内吸氧。然而,当所述制氧机出现故障时,需要将其从室外拆卸下来搬到维修地点进行维修。由于所述制氧机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搬运过程中很不方便。 并且,由于所述制氧机分别通过多个螺钉固定,需要将所有螺钉分别拆除才可以实施维修工作,其拆除螺钉的工作同样费时费力。实用新型内容[000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氧机,以解决现有的制氧机搬运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0009]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0010]一种制氧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机芯,其中,所述机芯的顶端与所述机壳上盖的间隙中填充吸音棉;所述机壳左盖与所述机芯的左面之间、所述机壳右盖与所述机芯的右面之间分别设置导向板;所述机壳前盖和后盖的下端设置长方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机壳上盖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机壳左盖和机壳右盖上。[0012]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加热装置为铝质加热器,设置在机芯用于安装所述制氧机的空气压缩机的底板上。[001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机,将机芯直接放置在机壳内,当需要维修所述制氧机时,只需将打开所述机壳上盖,取出机芯即可维修。此外,所述机芯的顶端与所述机壳上盖的间隙中填充吸音棉,可以避免所述制氧机的运输过程中机芯与机壳的碰撞;所述机壳左盖与所述机芯的左面之间、所述机壳右盖与所述机芯的右面之间分别设置导向板,可以避免所述制氧机的运输过程中,机芯在机壳内位置的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机壳前盖和后盖的下端的长方形凸起,可以避免所述制氧机的运输过程中,机芯在机壳内位置的前后移动。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5]图1 (a)为现有的制氧机的示意图;[0016]图1 (b)为现有的制氧机的示意图;[0017]图2为现有的制氧机的安装示意图;[0018]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氧机后端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氧机前端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氧机的左视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导向板的示意图;[0022]图6为图4中C的放大图;[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氧机的取出机壳右盖后示意图;[0024]图8 (a)为图7中D的放大图;[0025]图8 (b)为图7中E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氧机,以解决现有的制氧机搬运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0028]所述制氧机,如图3(a) (b)、4、6和7所示,包括机壳31以及设置在机壳31内的机芯32。将机芯32直接放置在机壳31内,当需要维修所述制氧机时,只需将打开所述机壳31,将所述取出机芯32,将其搬运至维修地点进行维修。[0029]其中,机壳31分为上盖311、左盖312以及右盖313,机芯32顶端与机壳上盖311 的间隙中填充吸音棉35,用于避免所述制氧机的运输过程中机芯32与机壳上盖311的碰撞;机壳左盖312与机芯32的左面之间、机壳右盖313与机芯32的右面之间分别设置导向板34,避免机芯32在机壳31内位置的左右移动;机壳31前盖和后盖的下端设置长方形凸起,用于避免所述制氧机的运输过程中,机芯32在机壳31内位置的前后移动。[0030]具体的,导向板34放置于机壳31和机芯32之间,导向板34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由具有一定夹角的两个不同长度的直板组成,且两个直板的夹角为锐角。放置导向板34 时,较短的直板作为底板,较长的直板作为支撑板,底板位于机壳31和机芯32之间的位置, 由于支撑板与底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此时,支撑板的顶端刚好可以抵住机壳31,而支撑板与底板的连接处刚好抵住机芯32,这样,机芯32在机壳31的位置被固定。[0031]如图6所示,图6为图4中C的放大图,机壳上盖311与机芯32顶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约为1. 4mm,将吸音棉35填充在约为1. 4mm的间隙内,可以有效地放置机芯32与机壳31的碰撞。[0032]如图8(a)和(b)所示,其中,图8(a)为图7中D的放大图,图8 (b)为图7中E的放大图,机壳31前盖和后盖的下端设置长方形凸起,通过所述长发形凸起抵住机芯32,防止机芯32在机壳31内晃动。[0033]并且,机壳上盖311分别通过四个螺钉与机壳左盖312和机壳右盖313相连。[0034]同样,所述制氧机通过安装支架33安装于室外,当所述制氧机的电磁阀组件或电控板组件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只需拧下螺钉,打开机壳上盖311,即可进行对所述电磁阀组件或电控板进行维修,更加方便。[0035]当需要维修所述制氧机的空气压缩机或更换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管时,首先, 断开所述制氧机的电源线以及接入到室内的输氧导管,然后,拧下螺钉,打开机壳上盖311, 取出机芯32即可维修。[0036]为扩展所述制氧机的使用范围,采用设置在机芯用于安装所述制氧机的空气压缩机的底板上的铝质加热器取代现有制氧机中通过铝翅片散热器+加热管结构这种结构,因为现有的制氧机中铝翅片散热器+加热管结构这种结构体积过大,使整个制氧机的体积也变得较大、较重,现采用的加热器为新型铝质加热器、体积小、重量轻、传导性能更高、稳定性更好。[00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机芯,其中,所述机芯顶端与所述机壳上盖的间隙中填充吸音棉;所述机壳左盖与所述机芯的左面之间、所述机壳右盖与所述机芯的右面之间分别设置导向板;所述机壳前盖和后盖的下端设置长方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盖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机壳左盖禾口机壳右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的加热装置为铝质加热器,设置在机芯用于安装所述制氧机的空气压缩机的底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氧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机芯,其中,所述机芯顶端与所述机壳上盖的间隙中填充吸音棉;所述机壳左盖与所述机芯的左面之间、所述机壳右盖与所述机芯的右面之间分别设置导向板;所述机壳前盖和后盖的下端设置长方形凸起。将机芯直接放置在机壳内,当需要维修所述制氧机时,只需将打开所述机壳上盖,将所述取出机芯,解决了现有的制氧机搬运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C01B13/02GK202246053SQ20112034585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叶向斌 申请人:浙江龙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