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微波炉的瓷用金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91021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微波炉的瓷用金水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日前,国内外日用细瓷及高级日用细瓷厂家普遍使用金水作为装饰材料。但传统金水装饰的瓷器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在微波炉中使用。一旦微波炉开启,置于炉中的瓷器上的金层在微波强辐射下产生强烈电火花,使金层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丧失黄亮度。随着微波炉的日渐普及,微波瓷器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内各个瓷器厂家目前是采用回避的办法,即用白瓷或仅用颜料装饰的瓷器作为微波瓷器,避免使用金水。这使我国微波陶瓷的装饰效果与花色品种都严重受到影响,大大制约了我国微波瓷器的国际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性能稳定的适用于微波炉的瓷用金水及其使用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微波炉的瓷用金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金化合物15-35%助熔剂20-40%聚羧酸粘结剂20-40%表面稳固剂1-5%;所述助熔剂由铝的羧酸盐、硅的磺酸盐、铈硫酸脂盐、钒的磷酸脂盐、锆的季铵盐组成;所述聚羧酸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巯基丙酸、过硫酸钠、异丁醇、亚硫酸镁加入到50℃水中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再加入多聚磷酸钾终止反应得到聚羧酸共聚物;将所述的聚羧酸共聚物冷却到30℃,加入盐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4~5,即得到聚羧酸粘结剂;所述表面稳固剂是苯甲酸盐、硬脂酸盐。所述金化合物是金的羧酸盐或磺酸盐或硫酸脂盐或磷酸脂盐。所述助熔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铝的羧酸盐30%、硅的磺酸盐35%、铈硫酸脂盐13%、钒的磷酸脂盐15%、锆的季铵盐7%。所述瓷用金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金化合物、助熔剂、聚羧酸粘结剂、表面稳固剂按照配比在60℃进行混合制成瓷用金水;第二步:将金水直接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或经丝网印刷制成花纸后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第三步:将经金水装饰后的陶瓷基材,经750℃彩烤获得适用于微波炉的陶瓷制品。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本发明制得的金水可直接或经丝网印刷制成花纸后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该陶瓷基材可以直接用于微波炉内加热,并能保持基材上的金水装饰图案的完整性以及色彩的真实性,且该金水在陶瓷基材上进行装饰的工艺要求与传统的金水装饰工艺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将巯基丙酸、过硫酸钠、异丁醇、亚硫酸镁加入到50℃水中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再加入多聚磷酸钾终止反应得到聚羧酸共聚物;将所述的聚羧酸共聚物冷却到30℃,加入盐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4,即得到聚羧酸粘结剂;将铝的羧酸盐30%、硅的磺酸盐35%、铈硫酸脂盐13%、钒的磷酸脂盐15%、锆的季铵盐7%按比例混合后制得助熔剂。将金-磺酸盐、助熔剂、聚羧酸粘结剂、苯甲酸盐按照配比在60℃进行混合制成瓷用金水;再将金水直接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或经丝网印刷制成花纸后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最后将经金水装饰后的陶瓷基材,经750℃彩烤获得适用于微波炉的陶瓷制品。实施例2将巯基丙酸、过硫酸钠、异丁醇、亚硫酸镁加入到50℃水中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再加入多聚磷酸钾终止反应得到聚羧酸共聚物;将所述的聚羧酸共聚物冷却到30℃,加入盐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5,即得到聚羧酸粘结剂;将铝的羧酸盐30%、硅的磺酸盐35%、铈硫酸脂盐13%、钒的磷酸脂盐15%、锆的季铵盐7%按比例混合后制得助熔剂。将金-硫酸脂盐、助熔剂、聚羧酸粘结剂、苯甲酸盐按照配比在60℃进行混合制成瓷用金水;再将金水直接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或经丝网印刷制成花纸后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最后将经金水装饰后的陶瓷基材,经750℃彩烤获得适用于微波炉的陶瓷制品。实施例3将巯基丙酸、过硫酸钠、异丁醇、亚硫酸镁加入到50℃水中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再加入多聚磷酸钾终止反应得到聚羧酸共聚物;将所述的聚羧酸共聚物冷却到30℃,加入盐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4,即得到聚羧酸粘结剂;将铝的羧酸盐30%、硅的磺酸盐35%、铈硫酸脂盐13%、钒的磷酸脂盐15%、锆的季铵盐7%按比例混合后制得助熔剂。将金-磷酸脂盐、助熔剂、聚羧酸粘结剂、硬脂酸盐按照配比在60℃进行混合制成瓷用金水;再将金水直接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或经丝网印刷制成花纸后装饰于陶瓷基材表面;最后将经金水装饰后的陶瓷基材,经750℃彩烤获得适用于微波炉的陶瓷制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