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572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我国土壤质量退化严重,特别是土壤酸化,使土壤内部pH值降低,盐基性阳离子减少,有毒时土壤酸化,使土壤内部pH降低,盐基性阳离子减少,有毒金属离子火星增大,造成土壤粘重性极强,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因此需要施加土壤改良剂催土壤进行改良;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地质和结构,采用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改善土壤形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现有对土壤进行改良所用的土壤改良剂主要是有机肥和泥炭土作为土壤改良剂直接施用,虽然能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因为没有保水功能,只能一时改善土壤的肥力,但不能改良土壤的性质,土壤的保肥、保水、透气的固液气三相结构不理想,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肥、透水、透气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50-180份、氧化钙150-180份、壳聚糖粉末20-30份、牡蛎壳粉末20-40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4.8-8.2份、硫酸镁3.6-7.2份、硫酸锌2.8-4.8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2.2-3.6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20-30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2-14%;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200-4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进一步的,所述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3%。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进一步的,所述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组成如下:腐植酸170份、氧化钙165份、壳聚糖粉末25份、牡蛎壳粉末30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6份、硫酸镁6份、硫酸锌3.5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3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进一步的,所述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2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8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的一般的土壤改良剂相比,土壤改良所需的碱性成分和钙的含量明显高;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改良剂几乎没有被检测出重金属成分;施改良剂后,处理后的土壤容重得到了显著改善,土壤容重有改良之前的1.31g/m3,降低到0.95g/m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50份、氧化钙150份、壳聚糖粉末20份、牡蛎壳粉末20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4.8份、硫酸镁3.6份、硫酸锌2.8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2.2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20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2%;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2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其中,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其中,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其中,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2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60份、氧化钙160份、壳聚糖粉末22份、牡蛎壳粉末24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5份、硫酸镁4份、硫酸锌3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2.5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24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2%;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3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其中,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其中,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其中,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2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8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3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70份、氧化钙165份、壳聚糖粉末25份、牡蛎壳粉末30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6份、硫酸镁6份、硫酸锌3.5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3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25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3%;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3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其中,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其中,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其中,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2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8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4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70份、氧化钙170份、壳聚糖粉末28份、牡蛎壳粉末36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7.8份、硫酸镁6.5份、硫酸锌3.8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3.2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28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3%;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4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其中,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其中,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其中,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2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8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5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准备各组份:腐植酸180份、氧化钙180份、壳聚糖粉末30份、牡蛎壳粉末40份、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混合物8.2份、硫酸镁7.2份、硫酸锌4.8份;改良剂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的含量为3.6亿/g,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含量为50ml/kg;

(2)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在20-30℃下发酵30天;

(3)将发酵后的物料在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14%;

(4)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过400目筛,得到土壤改良剂。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粉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3亿/g。

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含有蓝细菌、原绿菌、嗜酸菌。

其中,过磷酸钙和钢渣磷肥的质量比为1:1.3。

其中,硫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硫酸锌的粒径大小为100目。

其中,牡蛎壳粉末的粒径大小为80目。

其中,被子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带有花的被子植物,切碎至1-2cm每段,然后浸泡于乙醇中,加热至80℃,并在80℃下保温6-8h,然后过滤,液体层蒸馏去除乙醇后得到被子植物提取液。

利用实施例1-5种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对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3为优选实施方式。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