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12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泥,具体是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指利用太阳光的光能量,分解有机物污垢,使细菌失去活性的一种材料。1967年,当时还是东京大学研究生藤嶋昭在进行从水中提取氢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氧化钛,这一发现之后被称为“本多藤嶋”效应,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被发现的“光触媒”。自藤嶋昭发现以来,“光触媒”是作为一项日本诞生的新技术开始发展,并被应用。1995年光触媒“光激发水溶性现象”也被发现,并且使得应用范围扩展开来。说到身边利用光触媒的案例,如巨蛋体育场和体育设施(例如:室内球场)等被应用到白色帐棚外形屋顶的膜层加工。经光触媒加工过的帐篷屋顶,即便在多年的风吹雨打后仍然完全没有发黑的污垢。到现在为止,光触媒几乎都在室外进行使用了,因为,要使得光催化剂发挥机能,太阳光在含有高能源的“紫外线光”是必要的,由于只能在紫外线光下产生反应,所以光触媒的用途大都是在室外装修上。市场上还没有不受光线和温度限制的去除甲醛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5-15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0-30份、VAE乳液15-25份、成膜助剂0.5-1份、分散剂0.1-1份、滑石粉5-8份、防腐剂0.5-1份、流变剂1-2份、300-350目的重钙75-100份、100-150目的石英粉150-200份、丙二醇5-10份和B199消泡剂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8-15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3-30份、VAE乳液19-25份、成膜助剂0.7-1份、分散剂0.4-1份、滑石粉6-8份、防腐剂0.6-1份、流变剂1.4-2份、300-350目的重钙90-100份、100-150目的石英粉170-200份、丙二醇7-10份和B199消泡剂2-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2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6份、VAE乳液23份、成膜助剂0.9份、分散剂0.8份、滑石粉7份、防腐剂0.9份、流变剂1.7份、300-350目的重钙95份、100-150目的石英粉190份、丙二醇8份和B199消泡剂4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并且与其他组分发生了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不受光线和温度限制,可以全天候的去除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是当前光触媒二氧化钛的理想替代产品,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5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0份、VAE乳液15份、成膜助剂0.5份、分散剂0.1份、滑石粉5份、防腐剂0.5份、流变剂1份、300目的重钙75份、150目的石英粉150份、丙二醇5份和B199消泡剂1份。

实施例2

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8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3份、VAE乳液19份、成膜助剂0.7份、分散剂0.4份、滑石粉6份、防腐剂0.6份、流变剂1.4份、350目的重钙90份、100目的石英粉170份、丙二醇7份和B199消泡剂2份。

实施例3

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2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26份、VAE乳液23份、成膜助剂0.9份、分散剂0.8份、滑石粉7份、防腐剂0.9份、流变剂1.7份、300目的重钙95份、130目的石英粉190份、丙二醇8份和B199消泡剂4份。

实施例4

一种液体超晶态硅藻泥,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5份、优质非煅烧硅藻土30份、VAE乳液25份、成膜助剂1份、分散剂1份、滑石粉8份、防腐剂1份、流变剂2份、320目的重钙100份、120目的石英粉200份、丙二醇10份和B199消泡剂5份。

在200例装修后的房屋中采用仪器检测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甲醛、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数据,将实施例1-4 的产品放置在装修后的室内,24小时后再次测量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甲醛、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数据,其中198例房屋中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甲醛、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数据大幅度减少,2例房屋中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甲醛、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数据略微减少,表明实施例1-4的产品不受温度和光线的限制,对细菌、甲醛、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