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6878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堆放、掩埋,这种处理方式已经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迫切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更为妥当的处理,当前最佳的方式即为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经过破碎、清洗及分级等处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而成,通过其制备的混凝土可通过改变配方配比或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但是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组成成分复杂,其特性有:棱角较多,表面粗糙,耐磨性较差,尤其是采用人工破碎方式制备的,有较大孔隙率;密度及表观密度小;吸水率较天然骨料大,且吸水速率快;强度较低;因其表面粘附有水泥砂浆,压碎指标偏大,用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低,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明显,因此,将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及原材料使用范围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时有待商榷。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为建筑垃圾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基于以下理论:砂率变动,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对流动性的影响,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砂子与水泥浆组成的砂浆在粗骨料间起润滑和辊珠作用,可以减小粗骨料间的摩擦力,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砂率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增大;砂子的比表面积比粗骨料大,随着砂率增加,粗细骨料的总表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骨料表面包裹的浆量减薄,润滑作用下降,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所以砂率超过一定范围,流动性随砂率增加而下降;对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砂率减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均下降,易产生泌水、离析和流浆现象;砂率增大,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但砂率过大,当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时,则粘聚性反而下降;合理砂率的确定,合理砂率是指砂子填满石子空隙并有一定的富余量,能在石子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以减少粗骨料间的摩擦阻力,使混凝土流动性达最大值;或者在保持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使水泥浆用量达最小值。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鉴于再生混凝土现有试验有限,进行大量试验,提供一种以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自来水混合而成的最优配合比配方,

再生粗骨料 24%~36.5%

再生细骨料 36.5%~48%

水泥 18%

水 10%

所述的再生粗骨料的规格是4.75mm~9.50mm;所述的再生细骨料的规格是0.15~4.75mm;砂率范围为50%~66.7%,采用本砂率范围配制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再生粗骨料的特性是微分含量2%~6%;泥块含量1.1%~2.5%;表观密度2410~2480 kg/m3;吸水率平均值为8.2%。

进一步地,所述的再生细骨料的特性是微分含量20%~30%;泥块含量3%~7%;表观密度2450~2550 kg/m3;吸水率平均值为12%;细度模数平均值2.15为中细砂。

有益效果

采用本砂率范围配制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强度;在其它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改变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比例,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本发明可解决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面临抗压强度低的问题,为解决建筑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再生混凝土商品化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3d强度对比示意图;

图2是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7d强度对比示意图;

图3是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28d强度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鉴于再生混凝土现有试验有限,进行大量试验,提供一种以再生粗骨料(4.75~9.50mm)、再生细骨料(0.15~4.75mm)、水泥、自来水混合而成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配方:

再生粗骨料 24%~36.5%

再生细骨料 36.5%~48%

水泥 18%

水 10%

砂率范围为50%~66.7%,采用本砂率范围配制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再生粗骨料的特性是微分含量2%~6%,泥块含量1.1%~2.5%,表观密度2410~2480 kg/m3,吸水率平均值为8.2%。

进一步地,所述的再生细骨料的特性是微分含量20%~30%,泥块含量3%~7%,表观密度2450~2550 kg/m3;吸水率平均值为12%;细度模数平均值2.15为中细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表3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编号 粗骨料(%) 细骨料(%) 水泥(%) 水(%) 水灰比

RAC1 18 54 18 10 0.55

RAC2 12 60 18 10 0.55

RAC3 24 48 18 10 0.55

RAC4 36.5 36.5 18 10 0.55

注:RAC1、RAC2,常规配方;RAC3、RAC4,优化配方。

从上图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水灰比一定条件下,砂率改变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而RAC3、RAC4各龄期抗压强度明显高于RAC1、RAC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