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098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砂浆,具体为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在沙质土壤质地疏松、流动性好,土壤存在不稳定性,在其表面铺设水泥、砂浆、混泥土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容易造成空洞、断裂等缺陷,特别是在倾斜的破面;而如何将砂浆铺设在沙质土壤坡面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牢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干燥时间较长,长时间处于可渗透状态,通过砂浆长时间的渗透作用,最后砂浆像树根一样,深深的深入到沙质土壤内部,形成结构力,保持了沙质土壤坡面砂浆的稳定性,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10~20份、矿粉6~10份、河沙30~40份、分散乳胶粉8~10份、聚苯醚6~10份、聚偏氟乙烯8~12份、硅酸盐6~10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8~12份。

较佳情况下,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10份、矿粉6份、河沙30份、分散乳胶粉8份、聚苯醚6份、聚偏氟乙烯8份、硅酸盐6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8份。

较佳情况下,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15份、矿粉8份、河沙35份、分散乳胶粉9份、聚苯醚8份、聚偏氟乙烯10份、硅酸盐8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0份。

较佳情况下,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20份、矿粉10份、河沙40份、分散乳胶粉10份、聚苯醚10份、聚偏氟乙烯12份、硅酸盐10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2份。

较佳情况下,所述分散乳胶粉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较佳情况下,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用于防止核泄漏蔓延抛物砂浆的制备方法,将水泥、矿粉、河沙、分散乳胶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硅酸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放置在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干燥时间较长,长时间处于可渗透状态,通过砂浆长时间的渗透作用,最后砂浆像树根一样,深深的深入到沙质土壤内部,形成结构力,保持了沙质土壤坡面砂浆的稳定性,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核泄漏蔓延抛物砂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及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做出阐释。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10份、矿粉6份、河沙30份、分散乳胶粉8份、聚苯醚6份、聚偏氟乙烯8份、硅酸盐6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8份。

较佳情况下,所述分散乳胶粉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较佳情况下,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一种用于防止核泄漏蔓延抛物砂浆的制备方法,将水泥、矿粉、河沙、分散乳胶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硅酸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放置在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包装。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15份、矿粉8份、河沙35份、分散乳胶粉9份、聚苯醚8份、聚偏氟乙烯10份、硅酸盐8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0份。

较佳情况下,所述分散乳胶粉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较佳情况下,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水解聚丙烯酰胺。

一种用于防止核泄漏蔓延抛物砂浆的制备方法,将水泥、矿粉、河沙、分散乳胶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硅酸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放置在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包装。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泥20份、矿粉10份、河沙40份、分散乳胶粉10份、聚苯醚10份、聚偏氟乙烯12份、硅酸盐10份、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2份。

较佳情况下,所述分散乳胶粉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较佳情况下,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一种用于防止核泄漏蔓延抛物砂浆的制备方法,将水泥、矿粉、河沙、分散乳胶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硅酸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放置在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包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沙质土壤坡面铺底用的水泥砂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