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89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农田作物残体处理方法包括直接还田、普通堆沤、集中堆肥、丢弃焚烧和普通工厂制肥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各自存在缺陷,其中直接还田方法的存在肥效差,风险大的缺陷。而普通堆沤方法存在如下缺陷:手下,发酵慢,需40天以上才能作为肥料使用。传统方法就是将其粉碎,然后加入菌种,集中自然堆制。采用该方法,需堆制15天以上,才能作为基肥下田。该方法发酵温度低,很难杀灭病虫害,使用风险大,不利于土地持续生产;其次,没有进行合理的配比,肥效低;第三,人工堆制,劳动强度大,功效不理想;第四,处理时间长,造成场地占用大,露天处理,污水横流,造成二次污染。集中堆肥方法,投资大,难管理,技术有瓶颈,占地面积较大,生产基地难推广是其主要缺陷。掩埋、焚烧、丢弃等方法,不仅污染环境,造成环境事件,还造成资源浪费。传统工厂机械化制肥方法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技术没有标准化、设备没有产业化、肥料没有商品化,产品达不到国家生物有机肥标准,推广困难;其次,生产线固定,对不同原料适应性差、技术升级难;最后,制肥周期长,难以大量、及时处理农田作物残体,堆放产生腐烂、恶臭、蚊蝇、污水等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农田作物残体处理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包括组合在一起的湿料破碎机、干料破碎机、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碎料输送系统、螺旋压榨机和制肥机系统,制肥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料机、制肥主机和出料机,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为底部带有移动轮的可移动式输送带,可移动的碎料输送系统为根据需要选择的螺杆泵或具有初步压榨脱水和物料输送双重作用的螺旋提升机,第一输送带上设置有金属检测器,螺旋压榨机内设置有强制进料板,湿料破碎机和干料破碎机为出料粒径在0.3~0.5cm之间的破碎机;

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一输送带、湿料破碎机、螺杆泵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依次顺序相连,上料机的前端同时连接干料破碎机;

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一输送带、湿料破碎机、螺旋提升机、螺旋压榨机、第二输送带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依次顺序相连;

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二输送带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相连;

所述制肥主机内设置有加温装置和温控装置;

所述上料机内添加有辅料,辅料为禽畜粪便或菌渣或油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农田作物残体预处理技术、原材料科学配比、高温消毒及微生物高效发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装配,设备操作简单,每套设备每年可处理约10000吨农田产生的农作物残体,根据农作物种类,每年还可处理部分禽畜粪便;采用分体式设计,各个单元设备可通过调整各输送单元的顺序改变工艺组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田作物残体具有普遍适用性,各种农田作物残体均可利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功能性有机肥,可广泛适用于多种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制备周期短,植物残体利用率高,农田作物残体经过破碎、压榨脱水(根据作物残体含水率选用)、杀菌、发酵、分解、除臭、净化和浓缩,从入料到出料全过程只需约4小时,可使植物残体体积减少30%~70%;螺旋输送机具有初步压榨脱水和输送双重作用,可提高脱水系统的脱水率,螺旋压榨机设置强制进料板,针对部分破碎后易滑物料,解决物料打滑,不进料,压榨不出汁等问题,压榨脱水后原料可暂存,解决高含水率原料不能及时处理而产生的腐烂、发臭、蚊蝇滋生等污染问题;利用生化处理制肥机制肥,在发酵过程中不需传统的堆场和长时间的堆放,不产生植物腐败污水、恶臭、无蝇虫滋生、不受天气影响、不产生病虫害的再次传播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快速生成优质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真正实现农田植物残体的“零排放”,同时加入高效的复合菌素,制成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土壤养分和高活性状态的土壤功能菌群,施入土壤后,可以为土壤补充大量的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效,防治土壤板结,还可以有效防治与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降低施放农药等造成的重金属元素在农作物中富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合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送带;2、湿料破碎机;3、螺杆泵;4、螺旋提升机;5、干料破碎机;6、螺旋压榨机;7、第二输送带;8、上料机;9、制肥主机;10、出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传统农田作物残体处理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满足现实需要,设计一种利用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设备(如图1~图3),包括组合在一起的湿料破碎机2、干料破碎机5、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7、碎料输送系统、螺旋压榨机6和制肥机系统,制肥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料机8、制肥主机9和出料机10,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7均为底部带有移动轮的可移动式输送带,可移动的碎料输送系统为根据需要选择的螺杆泵3或具有初步压榨脱水和物料输送双重作用的螺旋提升机4,第一输送带1上设置有金属检测器,螺旋压榨机6内设置有强制进料板,湿料破碎机2和干料破碎机5为出料粒径在0.3~0.5cm之间的破碎机;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一输送带1、湿料破碎机2、螺杆泵3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8依次顺序相连,上料机8的前端同时连接干料破碎机5;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一输送带1、湿料破碎机2、螺旋提升机4、螺旋压榨机6、第二输送带7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8依次顺序相连;所述组合方式为第二输送带7和制肥机系统中的上料机8相连;所述制肥主机9内设置有加温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上料机8内添加有辅料,辅料为禽畜粪便或菌渣或油粕。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农作物残体干料粉碎机5粉碎秸秆等含水率低的农作物残体,破碎后粒径在0.3~0.5cm,用作制肥原料干料,便于在制肥机中与其他原料搅拌均匀,调节干湿度,减少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步,农作物残体物高含水率湿料经过第一输送带1提升进入湿料破碎机2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粒径在0.3~0.5cm,便于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其中第一输送带1配套金属检测器,防止金属物件损坏破碎机。

第三步,破碎后的湿料物料根据不同原料和制肥需要通过组装不同输送单元改变工艺组合流程,选用适当功能的设备,分为如下3种不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式:

组合方式一:破碎后湿料物料利用螺杆泵3经管道输送到上料机8,再投入制肥主机9,在制肥主机9中搅拌系统混合湿料、干料、辅料(粪便、油粕等)等,调节含水率和营养元素配比,通过加热系统高温(100摄氏度以上)杀菌1小时。

组合方式二:破碎后湿料物料用特制螺旋提升机4提升到特制螺旋压榨机6,经过特制螺旋提升机4的初榨和特制螺旋压榨机6的再次榨汁处理,达到要求含水率,经第二输送带7输送到上料机8,在制肥主机9中混合辅料等调节含水率和营养元素配比,搅拌混合,高温杀菌。

组合方式三:破碎后湿料物料经特制螺旋提升机4和特制螺旋压榨机6榨汁处理,达到要求含水率的物料暂存,再经可移动的第二输送带7输送到制肥机上料机8进行后续制肥。

第四步,杀菌完成后,在制肥机主机9中降温到65摄氏度以下,加入发酵菌群和辅料混匀,发酵2.5小时左右;降温至常温,加入功能型土壤有益菌混匀,培养2小时左右,形成功能型有机肥。

第五步,通过出料机10出料后摊放,完成制肥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农田作物残体预处理技术、原材料科学配比、高温消毒及微生物高效发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装配,设备操作简单,每套设备每年可处理约10000吨农田产生的农作物残体,根据农作物种类,每年还可处理部分禽畜粪便;采用分体式设计,各个单元设备可通过调整各输送单元的顺序改变工艺组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田作物残体具有普遍适用性,各种农田作物残体均可利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功能性有机肥,可广泛适用于多种农田作物残体生产生物有机肥;制备周期短,植物残体利用率高,农田作物残体经过破碎、压榨脱水(根据作物残体含水率选用)、杀菌、发酵、分解、除臭、净化和浓缩,从入料到出料全过程只需约4小时,可使植物残体体积减少30%~70%;螺旋输送机具有初步压榨脱水和输送双重作用,可提高脱水系统的脱水率,螺旋压榨机设置强制进料板,针对部分破碎后易滑物料,解决物料打滑,不进料,压榨不出汁等问题,压榨脱水后原料可暂存,解决高含水率原料不能及时处理而产生的腐烂、发臭、蚊蝇滋生等污染问题;利用生化处理制肥机制肥,在发酵过程中不需传统的堆场和长时间的堆放,不产生植物腐败污水、恶臭、无蝇虫滋生、不受天气影响、不产生病虫害的再次传播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快速生成优质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真正实现农田植物残体的“零排放”,同时加入高效的复合菌素,制成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土壤养分和高活性状态的土壤功能菌群,施入土壤后,可以为土壤补充大量的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效,防治土壤板结,还可以有效防治与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降低施放农药等造成的重金属元素在农作物中富集。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