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020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飞速的发展,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肥料的使用大国。肥料的应用与发展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肥料种类很多,有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有豆粕、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等有机肥料,还有生物菌等生物肥料,还有硅、镁、铁、硼、硒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一而足,不同作物由于不同的生长习性、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作物品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促进其快速生长,不同的土壤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现有改良土壤的肥料只是能看到肥料对农作物的影响,对土壤不能达到有效的改良。包膜肥料又称包衣肥料、薄膜肥料。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质包裹速效性化肥颗粒而成的肥料。成膜物质有塑料、树脂、石蜡、聚乙烯和元素硫等。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速效养分缓慢地释放出来,以延长肥效。释放速率决定于包膜种类、厚度、粒径、肥料溶解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0-11、磷矿30-33、硫酸镁0.3-0.5、碳酸氢铵8-12、尿素11-14、磷酸钾13-17、磷酸氢二钾6-9、钼酸铵0.4-0.6、木薯渣34-36、碎木屑34-38、花生麸皮37-39、红薯藤蔓45-48、正硅酸乙酯0.4-0.8、竹纤维1-2、微生物菌剂3~5、土壤改良剂11-14、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偏硅酸钠4-5、酵母硒3-4、硅灰石粉3-4、氧化锌1-2、氯化镁1-2、麦饭石粉8-12、硼砂1-2、石膏13-15泛酸钙1-2、百部粉10-15、大蒜粉10-15、海藻粉10-12、葡萄糖酸锌2-3、解磷菌0.02-0.05、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3、甘油0.2-0.5;制备方法:将偏硅酸钠、酵母硒混合添加适量的水加热搅拌至粘性匀浆,将硅灰石粉、氧化锌、氯化镁、麦饭石粉、硼砂、石膏、泛酸钙混合球磨成细粉,再与粘性匀浆混合,放入造粒剂中制成颗粒,再通过打孔机在颗粒的表面加工多个小孔,将葡萄糖酸锌、解磷菌加适量水搅拌成溶液,将溶液喷撒在前述带孔的颗粒表面烘干,再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甘油搅拌均匀,通入流化床经雾化喷涂到颗粒表面,常温冷却干燥即得。

所述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泡石粉、磷矿混合在100-150°c下高温焙烧1-3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挤压粉碎,在11-13%浓度的酒精浸泡3-4小时,静置澄清分离出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再高温烘箱120°c下烘至恒重,研成细粉后分散均匀后备用;

2.将硫酸镁、碳酸氢铵、尿素、磷酸钾、磷酸氢二钾、钼酸铵混合加适量的温水搅拌,再与步骤1所得物料混合制成浆料;

3、将木薯渣、碎木屑、花生麸皮、红薯藤蔓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38-40%,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1天,期间每隔2-3天翻堆一次,在发酵结束后取出烘干,制成颗粒,再将颗粒放入到步骤2所得浆料中,使得颗粒表面包裹一层浆料,再烘干,将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加适量的水制成溶液,再通过喷雾在颗粒表面形成包衣层,最后在60℃-70℃下热风干燥,打孔,冷却至室温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添加了硫酸镁、碳酸氢铵、尿素有助于幼苗期辣椒种植,利用木薯渣、碎木屑、花生麸皮、红薯藤蔓等基底发酵有机肥料,且在有机肥料的外部再包裹无机肥料层和包衣层,有效保护有机肥料的活性,防止失效,且来源广泛,肥效高,具有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利用添加的多种多孔矿物质到无机肥料中,能够吸附土壤重金属,避免土壤板结,而且能够吸附肥料中氮磷钾等养分离子,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提高了作物品质,保护了生态环境;利用正硅酸乙酯、竹纤维使该肥料具有释放缓慢,肥料持久的作用,具有提高桃子产量的作用,避免了肥量过多导致烧苗的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0-11、磷矿30-33、硫酸镁0.3-0.5、碳酸氢铵8-12、尿素11-14、磷酸钾13-17、磷酸氢二钾6-9、钼酸铵0.4-0.6、木薯渣34-36、碎木屑34-38、花生麸皮37-39、红薯藤蔓45-48、正硅酸乙酯0.4-0.8、竹纤维1-2、微生物菌剂3~5、土壤改良剂11-14、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偏硅酸钠4-5、酵母硒3-4、硅灰石粉3-4、氧化锌1-2、氯化镁1-2、麦饭石粉8-12、硼砂1-2、石膏13-15泛酸钙1-2、百部粉10-15、大蒜粉10-15、海藻粉10-12、葡萄糖酸锌2-3、解磷菌0.02-0.05、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3、甘油0.2-0.5;制备方法:将偏硅酸钠、酵母硒混合添加适量的水加热搅拌至粘性匀浆,将硅灰石粉、氧化锌、氯化镁、麦饭石粉、硼砂、石膏、泛酸钙混合球磨成细粉,再与粘性匀浆混合,放入造粒剂中制成颗粒,再通过打孔机在颗粒的表面加工多个小孔,将葡萄糖酸锌、解磷菌加适量水搅拌成溶液,将溶液喷撒在前述带孔的颗粒表面烘干,再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甘油搅拌均匀,通入流化床经雾化喷涂到颗粒表面,常温冷却干燥即得。

所述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泡石粉、磷矿混合在100-150°c下高温焙烧1-3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挤压粉碎,在11-13%浓度的酒精浸泡3-4小时,静置澄清分离出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再高温烘箱120°c下烘至恒重,研成细粉后分散均匀后备用;

2.将硫酸镁、碳酸氢铵、尿素、磷酸钾、磷酸氢二钾、钼酸铵混合加适量的温水搅拌,再与步骤1所得物料混合制成浆料;

3、将木薯渣、碎木屑、花生麸皮、红薯藤蔓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38-40%,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1天,期间每隔2-3天翻堆一次,在发酵结束后取出烘干,制成颗粒,再将颗粒放入到步骤2所得浆料中,使得颗粒表面包裹一层浆料,再烘干,将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加适量的水制成溶液,再通过喷雾在颗粒表面形成包衣层,最后在60℃-70℃下热风干燥,打孔,冷却至室温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桃子产量的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0‑11、磷矿30‑33、硫酸镁0.3‑0.5、碳酸氢铵8‑12、尿素11‑14、磷酸钾13‑17、磷酸氢二钾6‑9、钼酸铵0.4‑0.6、木薯渣34‑36、碎木屑34‑38、花生麸皮37‑39、红薯藤蔓45‑48、正硅酸乙酯0.4‑0.8、竹纤维1‑2、微生物菌剂3~5、土壤改良剂11‑14、水适量。本发明采用在有机肥料的外壁包裹无机肥料层、包衣层有效保护肥料的活性,肥效高,同时具有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疏松土壤的作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德逸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6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