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62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



背景技术:

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土壤类型之一,遍及南方13个省(区)、619个县(市),面积113万km2,占全国土壤面积的11%,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红壤酸化加剧,严重限制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过量施用化学氮肥是加剧红壤区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如施到土壤中的化学氮肥一般在一个月内转化为硝态氮,并释放出氢离子(h+),酸化土壤;如生成的硝态氮如不被作物吸收利用,伴随降雨淋溶损失,便造成土壤永久酸化。

石灰等碱性物质是中和土壤酸度传统而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对降低土壤酸度有明显作用,但是成本投入较大,维护难度高,且对作物所需要的其他养分影响不大,若施用量过高、甚至会降低其他养分(如磷和微量元素锌等)有效性。目前,秸秆还田得到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后除了增加土壤碳储量外,同时秸秆本身含有的碱性物质可中和土壤酸度,有关利用作物秸秆改良土壤酸度已有大量报道。然而,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氮素普遍缺乏,施用化学氮肥是维持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寻求与化学氮肥配合施用且经济可行的红壤酸化防治措施是维护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为防治过量施用化学氮肥引起的红壤酸化,本发明通过将化学氮肥与高c/n比的有机物料(作物秸秆或杂草)以不同比例配合,可降低肥料氮转化为硝态氮的速率,减少氢离子释放量,从而减缓化学氮肥酸化红壤,有机物料本身含有的碱性物质释放可直接中和硝化过程中产生的酸,即起到维持土壤养分含量,又防治红壤酸化的目的。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包括以下原料:

化学氮肥0~50份,高c/n比有机物料50~100份。

所述的化学氮肥为酰胺氮。

所述的高c/n比有机物料,为c/n比>35的秸秆、田间杂草,机械粉碎后长度<1cm,所述的用量50~100份相当于65℃烘干基。

所述的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的用法为: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总施氮量≤150mgnkg-1或≤400kg纯氮/公顷,所述的总施氮量包括化学氮肥和有机物料中氮。

发明提供的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对传统酸化后再改良的不足,将c/n比高的作物秸秆或田间杂草与化学氮肥以不同比例混合,通过土壤自身活动将施入到土壤中的化学氮肥或土壤本身的无机氮短期固定起来,并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中和氮肥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氢离子(h+),从而达到防治红壤酸化的目的。

添加有机物料(作物秸秆或杂草),增加土壤c/n比,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了土壤对无机氮的固定,从而降低了土壤硝化作用,减少了氢离子(h+)释放量,有机物料含有的碱性物质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中和了由硝化作用释放的氢离子(h+),维持甚至提高了土壤ph,而达到防治红壤酸化的目的;对基础含无机氮较高的土壤,特别是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土壤,添加有机物料将无机氮转化为微生物氮,释放氢氧根离子(oh-),中和红壤酸度,而达到改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红壤1酰胺氮肥与高c/n比秸秆配施下土壤ph变化;

图1b为实施例1红壤2酰胺氮肥与高c/n比秸秆配施下土壤ph变化;

图2a为实施例1酰胺氮肥与高c/n比秸秆配施下土壤no3--n+no2--n含量变化;

图2b为实施例1酰胺氮肥与高c/n比秸秆配施下土壤no3--n+no2--n含量变化;

图3为实施例2添加100份高c/n比杂草下土壤ph变化;

图4为实施例2添加100份高c/n比杂草下土壤no3--n+no2--n变化;

图5为实施例2不同c/n比下红壤ph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实施例1

高c/n比秸秆处理至培养第28天。选择红壤试验田红壤1、红壤2。

红壤1分别配施或单施70份化学氮肥+30份秸秆、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

土壤ph分别为4.76、5.17、5.28和5.23,其中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处理土壤ph显著高于对照(ph4.92)处理,而100份化学氮肥和70份化学氮肥+30份秸秆处理土壤ph显著低于对照,如图1a和图1b。

红壤2,分别配施或单施70份化学氮肥+30份秸秆、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处理土壤ph分别为5.55、6.00、6.32和6.32,其中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处理土壤ph显著高于对照(ph5.72)处理,而100份化学氮肥和70份化学氮肥+30份秸秆处理土壤ph显著低于对照。可见,当秸秆占份数≥50份时可有效防治红壤酸化。

红壤1,至培养第28天,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处理土壤no3--n+no2--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和100份化学氮肥处理,如图2a和图2b。红壤2,50份化学氮肥+50份秸秆、30份化学氮肥+70份秸秆和100份秸秆处理土壤no3--n+no2--n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和100份化学氮肥处理。可见,配施秸秆短期内可有效降低土壤硝化作用和no3--n+no2--n产生量,进而降低由硝化作用释放的氢离子量。

实施例2

选红壤3和对照组,与对照相比,红壤3添加100份高c/n比杂草后土壤ph显著升高,培养105天后,土壤ph升高了0.57个单位,如图3。添加杂草可有效降低土壤no3--n+no2--n含量和产生量,如图4,从而降低由硝化作用释放氢离子的数量,从而提高土壤ph,改善红壤酸度。

与对照相比,至培养结束时,c/n比为35、50和60的处理土壤ph分别为5.24、5.54和5.66,显著高于c/n≤25的处理(ph5.04-5.09),如图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包括以下原料:化学氮肥0~50份,高C/N比有机物料50~100份。所述的化学氮肥为酰胺氮。所述的高C/N比有机物料,为C/N比>35的秸秆、田间杂草,机械粉碎后长度<1cm,所述的用量50~100份相当于65℃烘干基。发明提供的防治红壤酸化的肥料,对传统酸化后再改良的不足,将C/N比高的作物秸秆或田间杂草与化学氮肥以不同比例混合,通过土壤自身活动将施入到土壤中的化学氮肥或土壤本身的无机氮短期固定起来,并消耗或中和氮肥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氢离子,从而达到防治红壤酸化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蔡泽江;徐明岗;张璐;王伯仁;文石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
技术研发日:2017.05.15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