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炉底渣的水泥配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849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水泥制成品配料中,利用热电厂燃煤锅炉炉底渣作为水泥生产的一种配料组分。



背景技术:

水泥配料,是根据水泥的用途不同,采用水泥熟料与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配比,已达到实现各种性能的一种常用手段;现有的水泥配料大多采用熟料、石灰石、微粉、粉煤灰、石膏等进行混合配料,调整水泥基配的同时,改善水泥的各种性能;炉底渣是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的炉底渣是煤粉燃烧后的煤灰结块,因没有利用价值电厂经常作为垃圾掩埋或填沟处理;从成分分析来看,炉底渣理论上和粉煤灰是一样的,样品化学分析后:铁、铝、钙、镁、硅和煤灰相同,烧失量比煤灰高6%,根据试验和参数对比,炉渣能够在水泥配料中作为组合成分进行应用;特别是水泥生产企业,如果距离燃煤电厂较近,炉底渣取材方便的条件下,采用炉底渣应用于水泥配料,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同时将会给水泥生产的成本降低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水泥生产过程中,利用燃煤电厂废弃的炉底渣资源,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炉底渣的水泥配料,其特征在于:将现有的水泥配料的各组分进行修改,加入炉底渣成分,同时保证水泥的正常品质,针对的原有配料组分是:水泥熟料58.66%,粉煤灰17.25%,石灰石7.10%,玄武岩15.73%,脱硫石膏0.63%,氟石膏0.63%;将炉底渣成分加入后,按照以下配比:水泥熟料47.14%,粉煤灰18%,石灰石8.97%,玄武岩4.26%,助磨剂0.1%,氟石膏3.12%,粗颗粒炉底渣3.63%,炉底渣粉10.69%,混合炉底渣2%-8%;所述的粗颗粒炉底渣是指粒径在1毫米的炉底渣;所述的炉底渣粉是指比表面积400-460的炉底渣;所述的混合炉底渣是经过粗加工后的炉底渣;将以上各组分混合按照水泥成品生产工艺加工混合后即形成水泥成品。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合理利用成本低廉的炉底渣,减少水泥熟料的用量,在保证水泥成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选用燃煤电厂的炉底渣,因为现在大多燃煤电厂都采用煤粉燃烧的方法,以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煤粉经过燃烧,其大部分燃烧残留物就成为粉煤灰,通过收集装置将其收集;随着粉煤灰在水泥生产及混凝土生产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粉煤灰从废物变成有用材料,价格也一再上涨,而炉底渣还没有被应用,因此,燃煤电厂的炉底渣是作为废弃物被抛弃的;本发明的愿望就是将废弃的炉底渣作为水泥配料的组分,代替成本较高的其他组分,在保证水泥生产质量的同时,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因为经过化学分析和试验证明炉底渣和粉煤灰基本成分是一样的,样品化学分析后:铁、铝、钙、镁、硅和煤灰相同,烧失量比煤灰高6%,根据试验和参数对比,炉渣能够应用在水泥成品生产中;因此采用水泥熟料47.14%,粉煤灰18%,石灰石8.97%,玄武岩4.26%,助磨剂0.1%,氟石膏3.12%,粗颗粒炉底渣3.63%,炉底渣粉10.69%,混合炉底渣2%-8%;的配比,按照现有的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加工完成,就成为水泥成品,实验证明,其水泥成品的性能与现有的配比方式生产的水泥成品相同;从两个配比的对比明显看出,炉底渣代替了水泥熟料等组分,因为炉底渣的成本低廉,因此就降低了水泥的生产成本,并且替燃煤电厂解决了炉底渣的处理问题,减少了场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利用炉底渣的水泥配料,属于水泥生产领域,将现有的水泥配料的各组分进行修改,加入炉底渣成分,同时保证水泥的正常品质,针对的原有配料组分是:水泥熟料58.66%,粉煤灰17.25%,石灰石7.10%,玄武岩15.73%,脱硫石膏0.63%,氟石膏0.63%;将炉底渣成分加入后,按照以下配比:水泥熟料47.14%,粉煤灰18%,石灰石8.97%,玄武岩4.26%,助磨剂0.1%,氟石膏3.12%,粗颗粒炉底渣3.63%,炉底渣粉10.69%,混合炉底渣2%‑8%;将以上各组分混合按照水泥成品生产工艺加工混合后即形成水泥成品;具有保证水泥生产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减少燃煤电厂的场地占用和利于环境保护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军;刘战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宏昌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