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肥料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132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肥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健康背景下,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高毒农药在作物生长使用方面,已被禁用,但市场因农药残留而报道的新闻,屡见不鲜。市场需要低毒,安全有效的药物。我国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很多中草药具有杀菌、抑菌的效果,中草药具有天然和对人体无毒害的优势,我国又有大量的中草药资源,利用中草药抑菌杀菌防病,具有环保意义。肥料和具有抑菌杀菌的药物结合,药肥同施,可节约人力和物力,是市场发展方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肥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通过中药和肥料的配合达到药肥同施,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到肥料当中,得到中药肥料;所述肥料包括单质肥、复混肥、掺混肥、复合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水溶肥和生物有机肥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中药提取液和肥料的质量比为0.1~20:100。一种中药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中药加入到肥料当中,得到中药肥料;所述肥料包括单质肥、有机肥、复混肥、掺混肥、复合肥、水溶肥、有机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中药和肥料的质量比为0.1~20:100。所述中药提取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中草药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即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35,浸泡12h~120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至少提取一次,将提取液合并,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2~55,加热至60~100℃,恒温20~60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提取液: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并加入水,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温度70~100℃,压力0~10mpa,灭菌时间20~60min,灭菌后加入成膜物质和防腐剂,产品a、产品c、产品d、水、成膜物质和防腐剂的质量比为0~96.9:1~96.9:1~96.9:0~96:0~10:0~2,溶解混匀后,得到中药提取液;所述中草药包括地锦草、黄连、黄岑、大蒜、芦荟、花椒和蒲公英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三醇、果糖、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和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成膜物质包括果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山梨醇、木糖醇、明胶和聚乙烯醇及其它们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山梨酸钠、苯甲酸、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中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制备产品a:将中草药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即为药渣a;b)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25,浸泡12h~120h,得到产品b;c)、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至少提取一次,将提取液合并,得到产品c和药渣b;d)、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2~55,加热至60~100℃,恒温20~60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e)、制备中药: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加入成膜物质和防腐剂,产品a、产品c、产品d、水、成膜物质和防腐剂的质量比为0~96.9:1~96.9:1~96.9:0~96:0~10:0~2,溶解混匀后,在压力为-0.5mpa~-2mpa,温度为60℃~95℃条件下浓缩15min~90min,对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中药;所述中草药包括地锦草、黄连、黄岑、大蒜、芦荟、花椒和蒲公英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三醇、果糖、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和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成膜物质包括果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山梨醇、木糖醇、明胶和聚乙烯醇及其它们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山梨酸钠、苯甲酸、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步骤1)和步骤a)所述中草药是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1~10份、黄连1~10份、黄岑2~10份、大蒜2~10份、芦荟1~6份、花椒2~10份和蒲公英1~10份。步骤1)和步骤a)所述中草药是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3份、黄连2份、黄岑5份、大蒜6份、鲜芦荟1份、花椒3份和蒲公英1份。步骤2)和步骤b)所述溶剂是80度的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步骤3)和步骤c)中所述渗漉法提取为2次;第一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第二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60度白酒,提取2天。步骤4)和步骤d)中所述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中药的加入方式包括加入到肥料原料中混匀和喷涂到肥料颗粒表面两种方式。地锦草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小虫儿卧单等。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多种体外抑菌试验方法证明地锦草的鲜汁、水煎剂、水煎醇提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施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地锦草注射液及地锦草去鞣质等的精提物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地锦草所含的黄酮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抑制菌作用,于0.002-0.63mg/ml浓度时对2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005-1.25mg/ml时呈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05mg/ml,绿脓杆菌为0.32mg/ml,痢疾杆菌为0.16-0.63mg/ml。但黄酮与小鼠的全血、家兔红血球或血清共同孵育30分钟后,抗菌效力即大大减弱,但小鼠sc黄酮时,其尿液可具明显的抗菌作用。从地锦草中分得的没食子酸及槲皮素也有明显抑菌作用。此外,地锦草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以0.125mg/胚的黄酮与病毒于体外混合后接种,或1mg/胚剂量先接种病毒后给药治疗,均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所致鸡胚感染有效。地锦草不仅对白喉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白喉杆菌外毒素也具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实验证明,100%、50%及25%的地锦草酊剂与白喉外毒素于低温作用30分钟后注射于豚鼠皮下,均对imld或amld之白喉外毒素有明显中和效果,能减低动物死亡率,但煎剂作用不明显。黄连,(学名:coptischinensis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阿米巴、抗氧化和抗溃疡等作用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试管法试验1:1280浓度可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a,1:640浓度抑制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人结核杆菌h37,1:320浓度可抑制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1:80浓度时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琼脂斜面培养,药液与培养基1:1混合,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2g/ml浓度,平皿法试验对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醇提剂1g/ml浓度,用平板法试验时对脑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锈色毛癣菌。黄芩水浸剂1:3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黄芩煎剂25-100%浓度,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抑制作用。黄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灌胃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50,100mg/kg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对48/80(一种化合物名称,sigma生产)引起的大鼠足肿也有抑制作用,黄芩70%乙醇提取物500mg/kg灌胃,黄芩素、黄芩甙及汉黄芩素100mg/kg灌胃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黄芩水提物100,200mg/kg灌胃,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有抑制作用,但对氯化苦引起的小鼠接触皮炎(耳肿胀)无明显影响。大蒜(garlic)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农谚说“种蒜不出九(月),出九长独头”,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芦荟(学名:aloe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具有泻火;解毒;化瘀;杀虫、杀菌、抗炎、湿润美容、健胃下泄、强心活血、免疫和再生、免疫与抗肿瘤、解毒、抗衰老、镇痛、镇静和防晒功效。花椒(学名: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米;茎干上的刺,枝有短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叶背被柔毛,叶背干有红褐色斑纹。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被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散生微凸起的油点,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花椒挥发油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羊毛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mic低于0.1hl/ml,mfc为0.1hl/ml。实验证实月桂氮卓酮和二甲基亚砜能促进挥发油进入真菌细胞内加速细胞死亡。花椒所含挥发油在保温的任氏液中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注射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蒲公英醇提液1:400能抑制结核菌,但煎剂1:100无效。其1:80的水煎剂能延缓echo11病毒细胞病变,醇提物(31mg/kg)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曲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蒲公英叶有疏通乳脉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药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mg/kgip给于接种mm46肿瘤细胞的c3h小鼠,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1~20天和2~20天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种肿瘤)系和c3h一mm46(同系肿瘤)系中,tof一cfr后期给药其足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国外研究,蒲公英有利胆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此外蒲公英尚有利尿健胃,轻泻等作用。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发明将肥料和中药结合,达到药肥同施的目的。中药具有安全无毒无害性,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符合国家大健康的要求。2、本发明采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为原料,通过压榨、溶剂和水煮三种方式结合提取,对提取物无破坏,且提取完整。提取物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可明显起到杀菌抑菌和防病的作用。3、本发明中溶剂采用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的复配物,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提取效率高,果糖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4、本发明采用多种中草药结合,使杀菌抑菌效果更突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将中药提取液喷到复混肥颗粒的表面,中药提取液和复混肥颗粒的质量比为2:100,干燥后得到抑菌抗病的复混肥料。所述中药提取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3份、黄连2份、黄岑5份、大蒜6份、鲜芦荟1份、花椒3份和蒲公英1份并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溶剂是80度的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第二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60度白酒,提取2天,将提取液合并,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提取液: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并加入水,在温度80℃,压力2mpa条件下,灭菌30min,灭菌后加入山梨醇,产品a、产品c、产品d、水和山梨醇的质量比为10:20:45:23:2,溶解混匀后,得到中药提取液。实施例2将中药提取液喷到复混肥颗粒的表面,中药提取液和复混肥颗粒的质量比为2:100,干燥后得到抑菌抗病的复混肥料。所述中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3份、黄连2份、黄岑5份、大蒜6份、干芦荟1份、花椒3份和蒲公英1份并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溶剂是80度的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药渣a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第二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药渣a12倍的60度白酒,提取2天,将提取液合并,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提取液: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并加入水,在温度80℃,压力2mpa条件下,灭菌30min,灭菌后加入山梨醇,产品a、产品c、产品d、水和山梨醇的质量比为10:20:45:23:2,溶解混匀后,得到中药提取液。实施例3将中药提取液加入到尿液当中,中药提取液和尿液的质量比为0.6:100,通过喷浆造粒、烘干、冷却和过筛后,得到抑菌抗病的尿素。所述液体中药提取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5份、黄连3份、黄岑7份、大蒜4份、鲜芦荟3份、花椒4份和蒲公英3份并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溶剂是80度的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提取1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提取液: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在温度70℃,灭菌30min,灭菌后加入山梨醇和山梨酸钾,产品a、产品c、产品d、山梨醇和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10:40:47.8:2:0.2,溶解混匀后,得到中药提取液。实施例4将中药提取液喷到有机无机肥颗粒表面,中药提取液和有机无机肥颗粒的质量比为2:100,干燥并进行防结处理后,得到抑菌抗病的有机无机肥。所述中药提取液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5份、黄连3份、黄岑7份、大蒜4份、干芦荟3份、花椒4份和蒲公英3份并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溶剂是80度的乙醇、果糖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提取1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提取液:将产品a、产品c和产品d合并,在温度70℃,灭菌30min,灭菌后加入山梨醇和山梨酸钾,产品a、产品c、产品d、山梨醇和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10:40:47.8:2:0.2,溶解混匀后,得到中药提取液。实施例5将中药加入到水溶肥原料当中混匀,中药和水溶肥原料的质量比为2:100,混匀后,得到抑菌抗病的水溶肥。所述中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制备产品a: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地锦草2份、黄连7份、黄岑4份、大蒜3份、鲜芦荟2份、白芨2份、花椒4份和蒲公英3份并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碾碎,所得汁液即为产品a,残渣为药渣a;2)制备产品b:将药渣a加入到渗漉筒中,并加入溶剂浸泡,溶剂是80度的乙醇、蜂蜜和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按照质量比97:2:1的组合物,药渣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浸泡48h,得到产品b;3)、制备制备产品c和药渣b:采用渗漉法用乙醇对产品b进行提取,提取1次;提取时,添加体积倍数是草药12倍的80度白酒,提取5天得到产品c和药渣b;4)、制备产品d:向药渣b中加入水,药渣b和水的质量比为1:10,加热至85℃,恒温35min,进行过滤,得到产品d和药渣c;5)、制备中药:将产品c和产品d合并,并加入甘露和山梨酸钾,产品c、产品d、甘露醇和山梨酸钠的质量比为50:47.8:2:0.2,溶解混匀后,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75℃条件下浓缩30min,对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中药。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一:1、实验供试材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和实验对象:微生物实验室;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1.2实验检测:测菌落数量。1.3供试材料:针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做抑菌杀菌效果比较。1.4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2次重复,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稀释200倍后的滤液分别与炭疽菌、立枯菌和根霉菌制得的混合液,实施例滤液和病菌的质量比为1000:1,混入琼脂培养基制得平板,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菌落数量。本实验除实验用处理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一致。2结果与分析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处理相比,数据见表1。表1各处理炭疽菌菌落数量表1表2各处理立枯菌菌落数量表2表3各处理根霉菌菌落数量表3由表1至3可以看出本发明使用鲜芦荟的实施例1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干芦荟的实施例2,五个实施例比较中,实施例1抑菌杀菌效果最好。实验二:1、实验供试材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1.2供试材料:普通复混肥料(除未加入中药提取液外,其它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和实施例1各160kg,做肥效实验比较;小麦品种:济麦22号。本实验除实验用处理不同外其他管理均一致。1.3试验设计:选择8亩上一季作物一样的小麦地,分为2组,4平行,随即排列。将普通复混肥料(除未加入中药提取液外,其它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和实施例1分别基施入翻耕过的土壤中,平均每亩施入40kg处理肥料,小麦采用机械化播种,每亩播种小麦种10kg,收获后统计产量。本实验除采用肥料处理不同外,其它管理均一致。2结果与分析2016年5月23日发现基施普通复混肥料(除未加入中药提取液外,其它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的小麦田,有的小麦叶鞘有褐色病变,产生1~2cm长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致病部以上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经查证为小麦炭疽病;而施用实施例1的小麦基本看不出有炭疽病现象。小麦产量见表1。表1各处理中小麦产量产量1(kg)产量2(kg)产量3(kg)产量4(kg)平均产量(kg)普通肥料468.3475.8469.6480.2473.5实施例1527.6521.6522.4530.8525.6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抗病性,能增加小麦产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