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3782阅读:24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材料制造技术,具体是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泥塑工艺品一直是一种亲民的工艺品,泥塑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先民时期,泥塑制品具有结构简单,艺术表达随意自然等特点,颇受一大批爱好者青睐。

泥塑产业发展的同时,陶泥作为其主要材料也在发展,然而一般的土雕塑以及制作陶艺中使用的陶泥,粘性和可塑性都非常差,尤其是在制作大型泥塑工艺品时非常容易发生开裂等现象,成品合格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技术:
提出了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作方法,新的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方法,使陶泥可以具备很强的粘性和可塑性,小型、大型泥塑工艺品都能够使用,不易开裂,且可以制成泥浆供注塑模具使用。

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风化后的红土,粉碎、磨细后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一周,浸泡期内每天搅拌4-5次,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红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红土粉;

(2)将料石粉碎、磨细至粉末状,分筛过滤出其中的杂质;

(3)将风化后的黄土,粉碎、磨细后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且不停搅拌,搅拌后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黄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黄土粉;

(4)将取自河堤的粘土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搅拌,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粘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粘土粉;

(5)将上述除杂纯化后的红土粉、料石粉、黄土粉、粘土粉和水按照重量比6:1:2:1: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炮制两周,再放入练泥机中加工,使泥料紧实和脱气后即得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产品。

本发明可用于大型雕塑,有较强的可塑性,不易裂开,捏、塑的拉胚最佳材料,更重要的是取材于自然,安全无毒害且不粘手,满足陶艺爱好者因制作陶艺找不到好陶泥的苦恼,有适合的陶泥陶艺者只须专注在创作上,给泥塑工艺品的发展开创一个更好的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风化后的红土,粉碎、磨细后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一周,浸泡期内每天搅拌4-5次,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红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红土粉;

(2)将料石粉碎、磨细至粉末状,分筛过滤出其中的杂质;

(3)将风化后的黄土,粉碎、磨细后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且不停搅拌,搅拌后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黄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黄土粉;

(4)将取自河堤的粘土与水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浸泡、搅拌,滤除漂浮杂质以及沉淀砂砾杂质得到纯净粘土浆,脱水后得到纯净粘土粉;

(5)将上述除杂纯化后的红土粉、料石粉、黄土粉、粘土粉和水按照重量比6:1:2:1: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炮制两周,再放入练泥机中加工,使泥料紧实和脱气后即得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产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发明做出一些修改和调整。这些修改和调整也应当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材料制造技术,具体是一种泥塑工艺品用红陶泥的制造方法,包括红土、料石和黄土等材料的风化、粉碎和除杂等处理步骤后,均匀混合经过练泥机加工而成;本发明中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制造出的红陶泥可塑性强,不开裂,安全无毒害且不粘手,是泥塑工艺品的最理想原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申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固原申珠艺术设计雕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0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