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272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每生产1kg的食用菌约产生3.25kg的菌渣,资料显示2011年的菌渣产生量即达到1.3亿吨。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产生菌渣的数量更是达到一种惊人的数量,如何资源化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菌渣综合利用率还特别低,大量的可再生利用资源菌渣被当做农业垃圾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霉菌和害虫的滋生,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进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提升。今后对食用菌菌渣资源进行多级循环利用已成为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与核心竞争力。

马铃薯是总产仅次于玉米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采用基质栽培是最近几十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是用脱毒的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或扦插经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清除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它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产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目前普遍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由于蛭石价格昂贵,栽培成本高,且蛭石作为栽培基质,产生的基质废渣无法再次利用,增加后期的处理成本,制约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面积繁殖。

因此,如何结合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制作出既具有适用性,又具有经济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处理周期短、利于普及推广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60-90份,玉米芯菌渣10-40份,蛭石20-30份,干猪粪20-30份,硫酸铵0.3-0.7份,发酵菌剂0.1-0.2份,杀菌剂0.1-0.2份,杀虫剂0.1-0.2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棉籽壳菌渣和玉米芯菌渣为养殖平菇等食用菌的菌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蛭石叶片平面尺寸为4~15毫米,杂质含量3%以下(按重量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酵菌剂为高温纤维素分解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菌剂为百菌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杀虫剂为50%辛硫磷乳油。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发酵菌剂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70%;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0-70℃,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8-20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8%-22%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所需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分别用清水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均粉碎至粒径为3-5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6)中杀菌剂按1000倍稀释,杀虫剂按800倍稀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菌渣废料得以重新高价值利用,不但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增值,而且也有效地降低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大面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栽培基质容重小、结构稳定、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所制备的无土栽培基质,脱毒苗的成活率、缓苗期、植株繁茂性、茎粗等生长指标,以及所生产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单粒重、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结薯数、大于1克粒数/平米所占比例均有明显提高;投资少,工艺简单,便于掌握,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处理周期短,利于普及推广。

3、在料堆中接种高温纤维素分解菌,覆盖薄膜,能够有效缩短发酵时间。

4、在料堆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硫酸铵,不仅可以有效调节c/n比,使发酵更加彻底,腐熟更加充分,同时硫酸铵水溶后呈酸性,因此可以有效调节基质的酸碱度,克服了传统加入尿素只调节c/n比,而不能调节酸碱度的弊端,微酸性环境更适宜马铃薯的生长。

5、在料堆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干猪粪,干猪粪为鲜猪粪经过高温烘干、消毒灭菌、分解等工序烘干而成的含水分13%以下的无臭颗粒状物质;由于鲜猪粪难于运输,恶臭,极易造成疫病蔓延、虫害和动物病疫的传播,并且堆沤时间长,一般需要4-6个月,且效果较差,长期堆置既占场地,又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费工费时,因此用干猪粪而非鲜猪粪;用猪粪代替常用的牛粪或鸡粪,猪粪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牛粪,且猪粪的c/n比明显低于牛粪,因此便于发酵充分;牛粪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在各种禽畜粪便中最低,发热量很低,分解比较缓慢,因此传统的栽培基质加牛粪发酵的方法,不仅发酵速度慢,而且还不能让牛粪彻底腐熟,基质栽培后易发生“二次发酵”,造成烧根烧苗的现象,如果再单独对牛粪发酵,就会费工费时;鸡粪虽然在所有禽畜粪便中养分含量最高,但其中往往含有部分数量的铜、汞、镉、铅、砷等重金属和较多的激素残留,会导致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6、发酵完成后加入适当比例的百菌清和50%辛硫磷乳油,可以有效起到对菌和害虫的预防和防治,在发酵完成后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避免将发酵需要的有益菌杀死,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60份,玉米芯菌渣40份,蛭石20份,干猪粪30份,硫酸铵0.3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份,百菌清0.1份,50%辛硫磷乳油0.1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0℃,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20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8%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实施例2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90份,玉米芯菌渣10份,蛭石30份,干猪粪20份,硫酸铵0.7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2份,百菌清0.2份,50%辛硫磷乳油0.2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70%;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70℃,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8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2%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实施例3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80份,玉米芯菌渣20份,蛭石25份,干猪粪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实施例4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70份,玉米芯菌渣30份,蛭石25份,干猪粪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1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80份,玉米芯菌渣20份,蛭石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2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80份,玉米芯菌渣20份,蛭石25份,干猪粪2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3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100份,蛭石25份,干猪粪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4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芯菌渣100份,蛭石25份,干猪粪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玉米芯菌渣、蛭石、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5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棉籽壳菌渣80份,玉米芯菌渣20份,干猪粪25份,硫酸铵0.5份,高温纤维素分解菌0.15份,百菌清0.15份,50%辛硫磷乳油0.15份。

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和干猪粪粉碎至粒径为3-5mm备用;

(2)原料混合: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将棉籽壳菌渣、玉米芯菌渣、干猪粪、硫酸铵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掺混均匀;

(3)淋水拌匀:喷淋加水,同时翻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5%;

(4)发酵:堆成120cm-150cm宽,80cm-90cm高的料堆,长度依料多少自由掌握,覆盖塑料薄膜,沿料堆长度方向每隔30-50cm打眼1个,当温度上升到65℃,并开始下降时翻堆;当温度再次开始下降时再次翻堆,连续翻堆三次;发酵19天;

(5)晾晒过筛:当温度稳定且达到常温状态时,摊开晾晒,当含水量降至20%时,过10mm筛;

(6)拌入杀菌剂、杀虫剂:根据重量份数把百菌清按1000倍稀释,50%辛硫磷乳油按800倍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边翻堆边喷洒,做到喷洒均匀;

(7)装袋备用:袋装,存放干燥通风处,备用。

对比例6

使用与实施例3原料重量相同的蛭石作为栽培基质。

通过实施例1-4和对比例1-6所制得的栽培基质分成10组分别栽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每组栽培面积和株行距均相同。下表为脱毒苗移栽成活率、缓苗期、植株繁茂性、茎粗及病虫害的情况;其中缓苗期为栽植至生出新根的时间段。

由上表结果可知,实施例1-4所制得的栽培基质栽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其脱毒苗的成活率均为100%,成活率高;缓苗期短,明显短于各个对比例;植株繁茂性强,茎粗明显比各个对比例粗。因此,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栽培基质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其脱毒苗长势均明显优于各对比例。

以实施例3为例,所生产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和质量方面与各对比例进行比较,其对比结果为:单粒重平均增加4.33%,单株结薯数平均增加49.95%,单位面积(每平米)结薯数平均增加46.46%,单位面积(每平米)产量平均增加52.80%,大于1克粒数/平米所占比例平均增加17.46%。由此可知,通过本发明所制得的栽培基质生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各对比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