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混凝土用改性微硅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306发布日期:2018-09-18 19:35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喷射混凝土用胶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用改性微硅粉。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指利用压缩空气或其它动力,将水泥、砂、石、速凝剂、外加剂及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好的拌和料,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成的一种混凝土。在一些大面积的衬砌支护结构工程中,喷射混凝土支护与传统的支护形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喷射混凝土存在回弹率高、粉尘大、强度偏低、易开裂、抗渗及耐久性差等问题,导致施工环境恶劣,围岩变形大,支护工程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易出现隧道渗水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喷射混凝土存在回弹率高、粉尘大、强度偏低、易开裂、抗渗及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射混凝土用改性微硅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射混凝土用改性微硅粉,按重量份配比计,该改性微硅粉由以下组分制成: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以及抗泌水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及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硬化物早期及后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微硅粉含有大量的SiO2,偏高岭土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为水化反应提供反应物;减水剂用于减少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水分的使用量,减少微硅粉和偏高岭土在水中溶解时对水的需求量;碱激发剂用作催化剂,促进SiO2和Al2O3发生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早期及后期强度;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使得整个混凝土呈碱性环境,增强碱激发剂的催化性能;糖钙缓凝剂用于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三乙醇胺作为一种水泥早强剂,对水泥的水化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得C3A的水化加速,加速钙矾石和C-S-H凝胶的形成,消耗大量的拌合水,加速水泥石的形成并快速地向立方晶型转变,同时由于可溶性络合物的形成,降低了水泥浆中Ca2+和Al3+的浓度,从而促进了其他水泥矿物的反应;聚丙烯酰胺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增加黏聚性,降低回弹,提高混凝土拌合物与围岩的粘结性能,提高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微硅粉的比表面积≥18000m2/kg,平均粒径≤300nm,需水量比≤115%,28d活性指数≥120%。

此规格的微硅粉,易溶于水,且能够将其中的活性组分SiO2释放出来,增加SiO2颗粒的比表面积,使得催化反应能够彻底进行,用于增强混凝土早期及后期强度。

优选地,所述偏高岭土为超细偏高岭土,超细偏高岭土的平均粒度≤2.1μm,比表面积≥600m2/kg,28d活性指数≥110%。

超细偏高岭土易溶于水,能够将其中的SiO2和Al2O3充分地释放出来,且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加快水化反应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粉体,减水率≥30%。

聚羧酸减水剂易溶于水,能够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而不引起明显缓凝,低掺量下发挥较高的塑化效果;采用减水率≥30%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使得微硅粉和偏高岭土的用水量不增加。

优选地,所述碱激发剂为粉末状的硅酸钾,细度为300目。

硅酸钾溶于水中,电离出钾离子,钾元素为活泼的碱金属元素,能够激发SiO2和Al2O3中的各个化学键快速断裂,从而加速SiO2和Al2O3的水化反应;300目的硅酸钾能够快速溶于水且能够彻底地溶于水形成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分子量为10万。

分子量为10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一方面能够满足施工方面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其中的亲水基团多,故而易溶于水,从而使得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稠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以及抗泌水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及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硬化物早期及后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选用比表面积≥18000m2/kg、平均粒径≤300nm、需水量比≤115%、28d活性指数≥120%的微硅粉,比表面积≥600m2/kg、28d活性指数≥110%的超细偏高岭土,减水率≥30%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细度为300目的硅酸钾,分子量为10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将质量份数如下的上述微硅粉100份;超细偏高岭土15份;聚羧酸减水剂粉体0.5份;硅酸钾1份;氢氧化钠0.5份;糖钙缓凝剂0.5份;三乙醇胺0.1份;聚丙烯酰胺0.5份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混合均匀形成产品一,测定产品一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需水量比以及28d活性指数。

实施例二

将质量份数如下的微硅粉100份;偏高岭土15份;减水剂0.5份;碱激发剂1份;氢氧化钠0.5份;糖钙缓凝剂0.5份;三乙醇胺0.1份;聚丙烯酰胺0.5份以及纤维素醚0.5份混合均匀形成产品二,测定产品二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需水量比以及28d活性指数。

实施例三

将质量份数如下的微硅粉100份;偏高岭土15份;减水剂0.8份;碱激发剂2.0份;氢氧化钠0.8份;糖钙缓凝剂0.8份;三乙醇胺0.2份;聚丙烯酰胺0.7份以及纤维素醚0.75份混合均匀形成产品三,测定产品三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需水量比以及28d活性指数。

实施例四

将质量份数如下的微硅粉100份;偏高岭土15份;减水剂1份;碱激发剂3份;氢氧化钠1份;糖钙缓凝剂1份;三乙醇胺0.3份;聚丙烯酰胺1份以及纤维素醚1份混合均匀形成产品四,测定产品四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需水量比以及28d活性指数。

实施例五

将480千克水泥、30千克砂子、40千克石子、24千克凝剂以及75千克水混合且搅拌均匀,测定该混凝土的坍落度、拱回弹率以及抗压轻度。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一中混合均匀的改性微硅粉38.4千克、水泥480千克、砂子30千克、石子40千克、凝剂24千克以及水75千克混合且搅拌均匀,测定该混凝土的坍落度、拱回弹率以及抗压轻度。

表1.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各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

表2.本发明产品应用效果对照表

由表1可知,产品一和产品二的对比可知,选用比表面积≥18000m2/kg、平均粒径≤300nm、需水量比≤115%、28d活性指数≥120%的微硅粉,比表面积≥600m2/kg、28d活性指数≥110%的超细偏高岭土,减水率≥30%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细度为300目的硅酸钾以及分子量为10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改性微硅粉的组成组分,产品一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需水量比以及28d活性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产品二,故而优选用比表面积≥18000m2/kg、平均粒径≤300nm、需水量比≤115%、28d活性指数≥120%的微硅粉,比表面积≥600m2/kg、28d活性指数≥110%的超细偏高岭土,减水率≥30%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细度为300目的硅酸钾以及分子量为10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明显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以及抗泌水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及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硬化物早期及后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由表1中的产品二、产品三以及产品四测定的各项指标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组分的含量越高,改性微硅粉的各项性能越好。

由表2可知,加入了改性微硅粉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拱回弹率以及抗压强度均优于未加入改性微硅粉的混凝土的性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以及抗泌水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及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硬化物早期及后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