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3227发布日期:2018-09-11 18:0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程建筑免烧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淤泥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河道清淤所产出的淤泥量在10亿m3以上,仅2015年全国於泥产生量达3000多万吨。这些淤泥通常弃置于城市或市郊,不仅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还产生干天粉尘、雨天泥水、臭气、重金属等二次污染问题。对淤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及淤泥的循环利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已成为生产、生活中难以回避的话题。

淤泥的资源化处置方法包括脱水、烧结、固化、充当建筑材料、土地利用等。土地利用是将淤泥用于农田和园林绿化等。利用淤泥做农业肥料对农作物的类型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并且运输成本高;利用淤泥进行园林绿化,也存在病原菌扩散和重金属污染的危险。为此,各国政府对单位面积土地内的游泥应用量作了严格的限制。脱水和烧结仅适用于对小批量、高含水量淤泥的处理,这些都限制了淤泥的利用率,不利于淤泥的规模化处理。

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建筑行业是一大支柱性产业,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需消耗大量粘土,造成耕地破坏,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禁止采取耕地粘土生产砖,建筑材料生产急需替代耕地粘土的材料。淤泥与粘土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利用淤泥可以替代粘土进行建材产品的生产,逐步成为建筑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淤泥做建筑材料的方式主要有制陶粒、制烧结砖和水泥熟料等。利用淤泥制生态水泥,由于生态水泥含氯盐较高,会造成钢筋锈蚀,因此在应用上受到局限;利用河道淤泥生产烧结砖,有以下缺点:①耗资耗能巨大;②烧结过程中会释放so2等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③烧结砖对温度敏感性强,在烧结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目前,国内已申请的多个发明专利提出利用淤泥制砖,如申请号cn201110102403.3专利文献中利用淤泥和电石渣等制备的免烧砖,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将淤泥晾置2~3天,同时每天还需要人工进行翻搅,既占地方,又增加人工成本,而本发明可直接利用从河道清理出的淤泥进行免烧砖的制备;如申请号cn201310032970.5专利文献中利用淤泥和粉煤灰等制备的免烧砖,一是砖坯原料中淤泥含量比较低,仅25%~40%,本发明河道淤泥免烧砖可达75%;二是制砖成本较高,养护条件较为严苛,需要在蒸汽烘干室内(温度需严格控制在90℃~110℃)进行养护,增加成本,而本发明只需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大大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淤泥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河道淤泥免烧砖具有保温隔热性好、环保节能、易制备投产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化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淤泥免烧砖:由以下按质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碱激发水泥15%~35%、河道淤泥40%~75%、骨料0%~40%、水0%~25%和外加剂0%~3%,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进一步,所述的碱激发水泥由激发剂和硅铝酸盐类物质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激发剂占2%~10%,硅铝酸盐类物质占90%~98%。激发剂包括水玻璃、naoh、na2co3、cao和mgo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硅铝酸盐类物质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偏高岭土、蒙脱土、粉煤灰、硅灰、花岗岩石粉和石灰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的河道淤泥是指河道清淤过程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为20wt%~70wt%。所述的骨料包括河砂、天然石子、再生骨料、废陶瓷粒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防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其制备过程为:

1)去除河道淤泥中的塑料和金属杂质;

2)先将碱激发水泥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2~3分钟;

3)再将骨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3分钟;

4)再将河道淤泥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3分钟;

5)最后将外加剂和水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6)将步骤5)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即得到河道淤泥免烧砖成品。

本发明河道淤泥免烧砖,其机理为:

(1)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生成ca(oh)2和c-s-h,cao水解也生成ca(oh)2,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和caco3,naoh为强碱,可以使矿渣、偏高岭土、粉煤灰、硅灰中的si-o-si键、si-o-al键和al-o-al键在oh-作用下断裂,玻璃体结构解体,释放出(sio4)4-、然后再缩聚形成c-s-h或沸石等有强度的水化产物,caco3填充孔隙,使河道淤泥免烧砖具有较高的强度;

(2)水玻璃激发矿渣、偏高岭土、粉煤灰、硅灰,生成c-s-h凝胶等,由于水玻璃si含量较高,形成的c-s-h有较长的分子链,ca/si较低,这使河道淤泥免烧砖具有较高的强度;

(3)当激发剂中含有mgo时,mgo与(alo4)5-等聚合,形成类水滑石(ldh),ldh为层状结构,可以固化河道淤泥so42-、co32-和cl-等阴离子;蒙脱土也为层状结构,对重金属阳离子有固化作用;此外,生成的c-s-h或沸石对重金属也有较好的固化作用。河道淤泥还可能含有有机农药(滴滴涕、毒杀芬等)、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硝基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苯、三氯乙烯等),采用碱激发技术对这些均有较好的固化作用;

(4)花岗岩石粉和石灰石粉需水量少,在河道淤泥免烧砖主要起到减粘和填充作用;

(5)掺入高效减水剂可降低水胶比,提高了砖的抗压强度;气温较低时,掺入早强剂和防冻剂,可提高砖的早期强度;气温较高时,掺入缓凝剂,可延长制砖的开放时间;

(6)河砂、天然石子、再生骨料、废陶瓷粒等骨料有较好的体积稳定性,能减少河道淤泥免烧砖收缩和开裂情况。

与现有淤泥处理方式跟制砖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免烧技术,节约能耗,无温室气体、so2等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环保作用明显;

2)淤泥用量大,有利于淤泥规模化处理,有效解决淤泥污染环境且清淤后大量占用土地的问题;

3)采用的碱激发技术使得成品砖各方面性能提升,使其使用寿命长;

4)采用了碱激发技术,能够在水化产物c-s-h或沸石等中固化淤泥中的重金属,避免对土壤水源造成二次污染;

5)技术方案简单,生产周期短,可操作性强,投资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河道淤泥免烧砖:由以下按质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碱激发水泥15%~35%、河道淤泥40%~75%、骨料0%~40%、水0%~25%和外加剂0%~3%,各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进一步,所述的碱激发水泥由激发剂和硅铝酸盐类物质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激发剂占2%~10%,硅铝酸盐类物质占90%~98%。激发剂包括水玻璃、naoh、na2co3、cao和mgo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硅铝酸盐类物质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偏高岭土、蒙脱土、粉煤灰、硅灰、花岗岩石粉和石灰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的河道淤泥是指河道清淤过程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为20wt%~70wt%。所述的骨料包括河砂、天然石子、再生骨料、废陶瓷粒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防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其制备过程为:

1)去除河道淤泥中的塑料和金属杂质;

2)先将碱激发水泥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2~3分钟;

3)再将骨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3分钟;

4)再将河道淤泥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3分钟;

5)最后将外加剂和水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6)将步骤5)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即得到河道淤泥免烧砖成品。

实施例1

河道淤泥免烧砖,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碱激发水泥18%、河道淤泥65%、天然石子10%、水5%、高效减水剂2%,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淤泥不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含水率为55wt%。所述碱激发水泥由激发剂和硅铝酸盐类物质组成,激发剂是模数为1.5、固体含量为30wt%的水玻璃。水玻璃的固体部分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5%,硅铝酸盐类物质为p.o42.5硅酸盐水泥(45%)、矿渣(40%)和硅灰(10%)的混合物,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95%。

河道淤泥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准备:去除河道淤泥中的塑料和金属等杂质;取河道淤泥备用;

2)搅拌:先将碱激发水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再将天然石子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分钟;然后将河道淤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最后将高效减水剂和水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得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

3)压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型;

4)养护:将步骤3)中得到的砖用塑料薄膜覆盖,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得到河道淤泥免烧砖成品。

对所得28d免烧砖进行强度检测,其抗压强度为19mpa,且满足《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的要求。

实施例2

河道淤泥免烧砖,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碱激发水泥15%、河道淤泥60%、再生骨料10%、水12%、早强剂2%和防冻剂1%,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淤泥不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含水率为50wt%。所述碱激发水泥由激发剂和硅铝酸盐类物质组成,激发剂为naoh(5%)和mgo(2%),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7%,硅铝酸盐类物质为p.o42.5硅酸盐水泥(30%)、矿渣(30%)、偏高岭土(30%)和石灰石粉(13%),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93%。

河道淤泥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准备:去除河道淤泥中的塑料和金属等杂质;取河道淤泥备用;

2)搅拌:先将碱激发水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再将再生骨料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然后将河道淤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最后将早强剂、防冻剂和水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2分钟,得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

3)压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型;

4)养护:将步骤3)中得到的砖用塑料薄膜覆盖,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得到河道淤泥免烧砖成品。

对所得28d免烧砖进行强度检测,其抗压强度为16mpa,且满足《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的要求。

实施例3

河道淤泥免烧砖,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碱激发水泥20%、河道淤泥55%、废陶瓷粒8%、水15%、缓凝剂2%,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淤泥不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含水率为30wt%。所述碱激发水泥由激发剂和硅铝酸盐类物质组成,激发剂为cao(7%)和na2co3(3%),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10%,硅铝酸盐类物质为p.o42.5硅酸盐水泥(40%)、矿渣(40%)、和蒙脱土(10%),占碱激发水泥质量百分比为90%。

河道淤泥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准备:去除河道淤泥中的塑料和金属等杂质;取河道淤泥备用;

2)搅拌:将碱激发水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分钟;将废陶瓷粒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分钟;将河道淤泥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分钟;将缓凝剂和水倒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分钟,得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

3)压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型;

4)养护:将步骤3)中得到的砖用塑料薄膜覆盖,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得到河道淤泥免烧砖成品。

对所得28d免烧砖进行强度检测,其抗压强度为15mpa,且满足《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