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砂段泥器的陶瓷酒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2592发布日期:2019-03-19 23:3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陶瓷酒瓶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砂段泥器的陶瓷酒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紫砂器以泥质细腻、呈色丰富、行质新颖和纹饰多样而形成特色,所用陶土要经过窖藏、淘洗等工序。成品颜色呈现多种色调,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温度产生不同的颜色,主要有红、紫、黑、白、黄五种颜色,故紫砂泥又称“五色土”,其中段泥器就是其中一种。因紫砂泥的特色和紫砂原料的稀有性和不能量产化,与陶瓷酒瓶装饰特性截然不同。基于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替代紫砂原料的配方、釉浆、烧成工艺的设计,掌握该工艺并形成批量生产,同时满足质量和检验的要求,填补市场空白,满足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紫砂段泥器的陶瓷酒瓶及其加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砂段泥器的陶瓷酒瓶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紫砂段泥器应用在陶瓷酒瓶上的方法在于:在陶瓷酒瓶上釉过程中,采取两次施釉的方法,且在施釉过程中,加入颗粒材料,且所述颗粒材料的配料及各配料的质量占比如下:sio2:71.22%,fe2o3:0.76%,al2o3:24.34%,cao:0.68%,mgo:0.44%,k2o:1.67%,na2o:0.89%。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酒瓶的瓶坯配料及各配料的质量占比如下:sio2:73.35%,fe2o3:2.36%,al2o3:16.56%,cao:2.12%,mgo:1.61%,k2o:2.6%,na2o:1.4%。

进一步的,所述釉浆的配料及各配料的质量占比如下:sio2:74.56%,fe2o3:2.24%,al2o3:15.32%,cao:1.76%,mgo:1.82%,k2o:2.8%,na2o1.5%。

进一步的,在两次施釉过程中,第一次施釉浓度为35~38be°第二次施釉浓度为64~68be°。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中如下:制备瓶坯配料→球磨→过筛除铁→压滤→陈腐→真空练泥→液压成型→旋转切削→装箱保湿待用→第一次烧制→配制釉浆→配制颗粒材料→混合→第一次施釉→第二次烧制→第二次施釉→第三次烧制。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酒瓶在加工烧制过程中,分三次烧成,第一次烧制温度为750℃,第二次烧制温度为1200℃,第三次烧制温度为11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发明进行陶瓷酒瓶的生产,一方面大大减少紫砂原矿的大批量开采,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在不影响紫砂段泥器效果的前提下适合了陶瓷酒瓶的生产要求;还有在段泥料中加入适量的颗粒材料,烧成后紫砂器表面光滑,但泥色中裹有呈星星白砂的效果,十分美观。能够进一步的弥补市场上的空白,提高了市场上酒瓶的选择的多样性。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实施例

s001:预先称取73.35%质量份的sio2、2.36%质量份的fe2o3、16.56%质量份的al2o3、2.12%质量份的cao、1.61%质量份的mgo、2.6%质量份的k2o、1.4%质量份的na2o作为瓶坯原料;

s002:再将称取后的原料加入到球磨机内,利用球磨机对原料进行研磨,在将研磨后的原料逐一通过10x10的目筛,未通过筛选的原料继续加入到球磨机内,直到所有原料全部通过目筛后即止;

s003:将研磨后的原料加入浮选机内,通过浮选机的作用,将原料粉末内的铁杂质去除,在通过浮选机将混入的其它杂质过滤;

s004: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到地窖内,存储10-15天取出;

s005:将取出的原料加入到真空练泥机内,使得组份之间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加工超过30-45分钟后即止,再将真空练泥机内的原料取出,加入到液压机内,通过液压机,将原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原料胚型;

s006:在通过旋切机,对胚料进行旋切加工,精加工成瓶坯;

s007:在将精加工成型后的瓶坯保湿,进行封箱保存;

s008:将保存于封箱内的瓶坯取出,放入到辊道窑内进行第一次烧制,烧制温度设定为750℃,烧制完成后自然冷却;

s009:逐一称取74.56%质量份的sio2、2.24%质量份的fe2o3、15.32%质量份的al2o3、1.76%质量份的cao、1.82%质量份的mgo、2.8%质量份的k2o、1.5%质量份的na2o,将其加入到球磨机内进行粉碎,粉碎成末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粘稠状的釉浆,备用;

s010:逐一称取71.22%质量份的sio2、0.76%质量份的fe2o3、24.34%质量份的al2o3、0.68%质量份的cao、0.44%质量份的mgo、1.67%质量份的k2o、0.89%质量份的na2o,将其加入到球磨机内进行粉碎,粉碎成末后,再加入混料机内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步骤s009制备的釉浆中混合均匀,调制成混合釉浆,备用;

s011:再逐一称取74.56%质量份的sio2、2.24%质量份的fe2o3、15.32%质量份的al2o3、1.76%质量份的cao、1.82%质量份的mgo、2.8%质量份的k2o、1.5%质量份的na2o,将其加入到球磨机内进行粉碎,粉碎成末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粘稠状的釉浆,备用;

s012:将步骤s010制得的混合釉浆均匀施加在经步骤s008第一次烧制冷却后的瓶胚表面,进行第一次施釉,且控制其施釉浓度在35~38be°之间;

s013:将步骤s012中第一次施釉后的瓶坯放入辊道窑进行第二次烧制,烧制温度设定为1200℃,烧制完成后自然冷却;

s014:将步骤s011制得的釉浆再均匀施加在经s013步骤第二次烧制冷却的瓶坯上,进行第二次施釉,且控制其施釉浓度在64~68be°之间;

s015:将步骤s014中第二次施釉后的瓶坯放入辊道窑进行第三次烧制,烧制温度设定为1170℃,烧制完成后即得到所述陶瓷酒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砂段泥器的陶瓷酒瓶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紫砂段泥器应用在陶瓷酒瓶上的方法在于:在陶瓷酒瓶上釉过程中,采取两次施釉的方法,且在第一次施釉过程中,加入颗粒材料,且所述颗粒材料的配料及各配料的质量占比如下:SiO2:69.12%,Fe2O3:0.76%,Al2O3:24.34%,CaO:0.68%,MgO:0.44%,K2O:1.67%,Na2O:0.89%。本本发明进行陶瓷酒瓶的生产,一方面大大减少紫砂原矿的大批量开采,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在不影响紫砂段泥器效果的前提下适合了陶瓷酒瓶的生产要求;还有在段泥料中加入适量的颗粒材料,烧成后紫砂器表面光滑,但泥色中裹有呈星星白砂的效果,十分美观。能够进一步的弥补市场上的空白,提高了市场上酒瓶的选择的多样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春恒;马协初;王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2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