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0996发布日期:2019-04-05 23:58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二次蓄电池,由于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及安全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军用设备、调峰储能以及分散式储能等多个领域。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常见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linixcoym1-x-yo2,m为mn或al)。三元材料具有较为平衡的成本、能量密度、循环及安全性能等优势,成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的主要选择,尤其在乘用车领域,三元材料凭借其更高的性价比优势,逐步超越磷酸铁锂和锰酸锂成为主流车企的选择。三元材料的性能和成本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和设备,此外提高前驱体的物化性能对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尤为关键。

一方面,fe在三元前驱体材料中含量过高,因其不同离子价态间的相互转换,会产生较大的自放电现象,造成电池的容量损失;此外,fe单质的存在还会造成电池微短路,引起电池胀气,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爆炸。因此,降低材料中的fe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三元前驱体溶解净化是在加完定量酸后,直接加双氧水至清亮,这种方法的双氧水用量不可控,硫酸消耗大,溶液质量不稳定。因此,仍需一种新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首次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向步骤(2)的溶液中第二次加入双氧水并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依次流经第一陈化槽和第二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优选地,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3~5):1。

优选地,步骤(1)所述硫酸是浓硫酸。

优选地,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进一步优选地,测量ph所用的设备为笔式ph计。

优选地,步骤(2)所述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2~0.5mol/l,设备为计量泵。

优选地,步骤(3)所述第二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02~0.2mol/l。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除铁时依靠液碱调节溶液ph,通常将ph控制在5.0~5.5,步骤(3)采用三元前驱体物料调节ph,将ph控制在4.5~5.0,可以避免ph过高,有利于提高镍和钴的收率。

优选地,步骤(3)所述升温的温度范围是85~95℃。

优选地,步骤(3)所述恒温的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

优选地,步骤(4)中,溶液从第一陈化槽流入第二陈化槽的方式为中高位溢流。

现有技术中,由于产生的铁渣颗粒较细,采用一级或二级过滤,存在穿滤现象,本发明的方法在第一次过滤后,先通过陈化槽进行陈化,有利于铁渣颗粒长大,易于过滤拦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净化方法解决了双氧水用量不可控,硫酸消耗大和溶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有价镍钴的收率,镍和钴的收率可以达到99.5%;

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除铁时依靠液碱调节溶液ph,通常将ph控制在5.0~5.5,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3)采用三元前驱体物料调节ph,将ph控制在4.5~5.0,有效避免了ph过高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由于产生的铁渣颗粒较细,采用一级或二级过滤,存在穿滤现象,本发明的方法在第一次过滤后,先通过陈化槽进行陈化,有利于铁渣颗粒长大,易于过滤拦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首次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向步骤(2)的溶液中第二次加入双氧水并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依次流经第一陈化槽和第二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其中,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4:1,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步骤(2)所述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2mol/l

步骤(3)所述第二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02mol/l升温的温度是85℃。

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步骤(4)中,溶液从第一陈化槽流入第二陈化槽的方式为中高位溢流。

实施例2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首次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向步骤(2)的溶液中第二次加入双氧水并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依次流经第一陈化槽和第二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其中,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4:1,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步骤(2)所述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5mol/l。

步骤(3)所述第二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2mol/l,升温的温度是95℃。

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步骤(4)中,溶液从第一陈化槽流入第二陈化槽的方式为中高位溢流。

实施例3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首次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向步骤(2)的溶液中第二次加入双氧水并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依次流经第一陈化槽和第二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其中,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4:1,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步骤(2)所述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25mol/l。

步骤(3)所述第二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1mol/l,升温的温度是90℃。

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步骤(4)中,溶液从第一陈化槽流入第二陈化槽的方式为中高位溢流。

对比例1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将步骤(2)的溶液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依次流经第一陈化槽和第二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其中,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4:1,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步骤(2)所述一次性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5mol/l,步骤(3)所述升温的温度是90℃。

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步骤(4)中,溶液从第一陈化槽流入第二陈化槽的方式为中高位溢流。

对比例2

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净化铁的方法,步骤包括:

(1)调节物料浆化液固比,搅拌后加入硫酸至ph达标;

(2)向步骤(1)的溶液中首次加入双氧水至溶液清亮;

(3)向步骤(2)的溶液中第二次加入双氧水并升温,加入三元前驱体物料至ph达到4.5~5.0后,恒温;

(4)将步骤(3)处理的溶液经第一次过滤后流经单个陈化槽,再经第二次过滤后即得净化的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

其中,步骤(1)所述液固比为4:1,步骤(1)所述ph达标的范围是4.0~4.5。

步骤(2)所述首次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为从容器底部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25mol/l。

步骤(3)所述第二次加入双氧水的浓度为0.1mol/l,升温的温度是90℃。

步骤(4)所述第一次过滤为板框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为微孔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的孔径≤3μm。

检测例

国家标准gb/t26300-2010《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中对铁元素的要求为fewt%≤0.01,本例检测了相同溶液经过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处理后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中铁的含量,以及最终镍和钴的收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处理后三元前驱体硫酸盐溶液中的铁含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