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446发布日期:2019-10-15 17:3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式臭氧发生器中的地电极散热方式通常通过散热片散热和水冷方式散热。水冷方式散热的地电极材质通常为不锈钢材质,单位体积相比镁铝合金重,不利于安装和拆卸,同时传统的地电极与导热板只能一比一对接,在组合过程中,一片导热片需要两片地电极才可组成一个单元,耗材多的同时也增加了占地面积,且板式臭氧发生器投资较高,也成为了板式臭氧发生器推广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导热片,该导热片能进一步增加产生臭氧的工作面积,增加供氧效率,在提升臭氧产生效率的基础上,也降低了臭氧发生器单元堆叠的数量,使投入产出比大大增加。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包括板体、板体表面开凿有至少一条条形的凹槽、凹槽四周有贯穿板体的通孔、板体侧壁开设有贯通相对侧的至少一道的冷却水过流通孔、冷却水过流通孔之间按顺序首尾连通,第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进水口,最后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出水口,上一个地电极的出水口为下一个地电极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材质为镁铝合金,板体两面表面构造相同。在提高导热性能、抗腐蚀性、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满足一块地电极同时与两块导热片工作,降低成本,采用镁铝合金同等产气量的臭氧发生器占地面积是普通传统臭氧发生器的 1/4,镁铝合金材质长期使用后无臭氧衰减,而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衰减率在 3%以上。

进一步的,厚度范围为25mm-30mm。厚度增加,冷却水过流通孔的截面积也相应增加,提高了冷却水的过流量,冷却面积达到1360㎡,是常规板式地电极总接触面积(750㎡)的 1.8 倍。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过流通孔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冷却水过流通孔数量为10条。增加冷却水与地电极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冷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范围为3mm-8mm,凹槽深度范围为0.3mm-0.6mm。凹槽用于固定陶瓷介电体,凹槽面积越大,固定在凹槽上的陶瓷介电体面积越大,臭氧产生效率越高。

进一步的,冷却水过流通孔两两之间有固定冷却水管的椭圆形沉孔。用于固定冷却水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观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板体两面构造相同且对称。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满足一块地电极两面均可同时与两块导热片工作,降低成本。

2、通过增加矩形冷却水过流通孔,加强冷却效率。

3、镁铝合金的材质加强了其硬度导热性能、抗腐蚀性及机械强度,减轻重量,同时相比同等规模产气量的臭氧发生器,占地面积大约是普通传统臭氧发生器的 1/4,镁铝合金材质长期使用后基本无臭氧衰减,而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衰减率在 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主视图。

图2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俯视图。

图3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分别是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主视图和俯视图。包括板体1、板体表面开凿有至少一条条形的凹槽3、凹槽四周有贯穿板体的通孔2、板体侧壁开设有贯通相对侧的至少一道的冷却水过流通孔5、冷却水过流通孔5之间按顺序首尾连通,冷却水过流通孔5两两之间有固定冷却水管的椭圆形沉孔6,第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5为冷却水的进水口,最后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5为冷却水的出水口,上一个地电极的出水口为下一个地电极的进水口,板体1一侧的上下两面分别开有用来连接陶瓷介电体的连接线口4,所述板体1材质为镁铝合金,板体两面构造相同且对称,两面各配合一块导热片后双面可同时进行臭氧的制造,提升了单位体积内臭氧发生器的工作面积,同时镁铝合金材质加强了其硬度导热性能、抗腐蚀性及机械强度,降低了密度,最终实现了产品整机质量的减轻,有利于人工搬运及运输,为提升臭氧产生的效率和浓度打好基础。

凹槽3上固定有陶瓷介电体,与导热片贴合,冷却水管以串联的方式把冷却水过流通孔4连接起来,加强了冷却效率,使臭氧发生器温度控制在 40℃以下,防止臭氧会因高温分解,保持了臭氧的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