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1528发布日期:2019-05-03 20:58阅读:39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益菌又称有益微生物,土壤有益微生物在维护土壤健康方面的作用第一: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维护土壤物理性状。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达到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土壤有机质被分解成腐殖质,形成大量的团粒结构。同时,有益微生物能产生各种氨基酸、糖类物质,使矿物质和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提高团粒结构的功能,使得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矿质涵养能力都达到最佳。第二: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维护土壤化学性状。

因此土壤中有益菌的生存是十分必要的,而现有的土壤中有益菌在生存过程中,由于土壤环境的中营养的逐渐减少和肥料的施肥过程中,肥效不稳定,导致有益菌存活率低,从而影响了土壤的物理环境,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用于提高有益菌存活率的高营养复合肥,所述高营养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脲甲醛5-10份、尿素30-40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磷酸钙15-20份、硫酸镁10-15份、蛋白质粉液10-20份、玉米淀粉3-8份、酶蛋白20-25份、葡萄糖液15-25份及余量的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各原料组成:脲甲醛8份、尿素35份、磷酸二氢钾25份、磷酸钙17份、硫酸镁13份、蛋白质粉液15份、玉米淀粉6份、酶蛋白23份、葡萄糖液20份及余量的水。

优选的,所述蛋白质粉液为蛋白粉和水混合后的产物,其质量浓度为5-10%。

优选的,所述酶蛋白内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肥a,然后向混合肥a中加入与总重量比例为1:3-5的水,使混合肥溶解,加热,并向混合粉内加入有份蛋白质粉液,并在加入过程中缓慢搅拌,直至全部加入,之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颗粒肥料b;

s2、将s1得到的颗粒肥料b加入到搅拌桶内,在搅拌过程中再次加入蛋白质粉液,使蛋白质粉液全部覆盖在颗粒肥料b外表面,得到颗粒肥料c;

s3、将脲甲醛和酶蛋白混合搅拌后,然后喷洒在s2最终得到的颗粒肥料c上,使脲甲醛和酶蛋白覆盖在颗粒肥料c上,得到颗粒肥料d;

s4,将s3得到的颗粒肥料d放入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的混合溶液中,使葡萄糖和玉米淀粉覆盖在颗粒肥料d的外表面上,并在覆盖完成后高温保温。

优选的,步骤s1中,加热的温度为40-50℃,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步骤s4中,保温的温度设置在120℃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通过制成的颗粒肥料在施肥过程中,与土壤中的水分相结合,从而使表面的葡萄糖和玉米淀粉开始溶解为土壤中的有益菌提供营养成分,确保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设置在颗粒肥料上覆盖有酶蛋白和脲甲醛,酶蛋白内富含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够为土壤中的有益菌进行补充,确保有益菌的正常繁殖,维护土壤的化学特性,且脲甲醛还能够做营养能量为酶蛋白内的微生物进行供能,避免了能量不足,且颗粒肥料的最里端还设置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钙,还能改善土壤的质量,保证土壤内的生存环境,长期提高有益菌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的内容。基于本发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内容,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用于提高有益菌存活率的高营养复合肥,所述高营养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脲甲醛5份、尿素30份、磷酸二氢钾20份、磷酸钙15份、硫酸镁10份、蛋白质粉液10份、玉米淀粉3份、酶蛋白20份、葡萄糖液15份及余量的水。

具体的,所述蛋白质粉液为蛋白粉和水混合后的产物,其质量浓度为5-10%。

具体的,所述酶蛋白内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肥a,然后向混合肥a中加入与总重量比例为1:3的水,使混合肥溶解,加热,并向混合粉内加入有份蛋白质粉液,并在加入过程中缓慢搅拌,直至全部加入,之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颗粒肥料b;

s2、将s1得到的颗粒肥料b加入到搅拌桶内,在搅拌过程中再次加入蛋白质粉液,使蛋白质粉液全部覆盖在颗粒肥料b外表面,得到颗粒肥料c;

s3、将脲甲醛和酶蛋白混合搅拌后,然后喷洒在s2最终得到的颗粒肥料c上,使脲甲醛和酶蛋白覆盖在颗粒肥料c上,得到颗粒肥料d;

s4,将s3得到的颗粒肥料d放入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的混合溶液中,使葡萄糖和玉米淀粉覆盖在颗粒肥料d的外表面上,并在覆盖完成后高温保温。

具体的,步骤s1中,加热的温度为40℃,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小时。

具体的,步骤s4中,保温的温度设置在120℃以下。

实施例2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用于提高有益菌存活率的高营养复合肥,所述高营养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脲甲醛8份、尿素35份、磷酸二氢钾25份、磷酸钙17份、硫酸镁13份、蛋白质粉液15份、玉米淀粉6份、酶蛋白23份、葡萄糖液20份及余量的水。

具体的,所述蛋白质粉液为蛋白粉和水混合后的产物,其质量浓度为5-10%。

具体的,所述酶蛋白内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肥a,然后向混合肥a中加入与总重量比例为1:4的水,使混合肥溶解,加热,并向混合粉内加入有份蛋白质粉液,并在加入过程中缓慢搅拌,直至全部加入,之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颗粒肥料b;

s2、将s1得到的颗粒肥料b加入到搅拌桶内,在搅拌过程中再次加入蛋白质粉液,使蛋白质粉液全部覆盖在颗粒肥料b外表面,得到颗粒肥料c;

s3、将脲甲醛和酶蛋白混合搅拌后,然后喷洒在s2最终得到的颗粒肥料c上,使脲甲醛和酶蛋白覆盖在颗粒肥料c上,得到颗粒肥料d;

s4,将s3得到的颗粒肥料d放入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的混合溶液中,使葡萄糖和玉米淀粉覆盖在颗粒肥料d的外表面上,并在覆盖完成后高温保温。

具体的,步骤s1中,加热的温度为45℃,混合搅拌的时间为1.5小时。

具体的,步骤s4中,保温的温度设置在120℃以下。

实施例3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用于提高有益菌存活率的高营养复合肥,所述高营养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脲甲醛10份、尿素40份、磷酸二氢钾30份、磷酸钙20份、硫酸镁15份、蛋白质粉液20份、玉米淀粉8份、酶蛋白25份、葡萄糖液25份及余量的水。

具体的,所述蛋白质粉液为蛋白粉和水混合后的产物,其质量浓度为5-10%。

具体的,所述酶蛋白内主要含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一种提高有益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肥a,然后向混合肥a中加入与总重量比例为1:5的水,使混合肥溶解,加热,并向混合粉内加入有份蛋白质粉液,并在加入过程中缓慢搅拌,直至全部加入,之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颗粒肥料b;

s2、将s1得到的颗粒肥料b加入到搅拌桶内,在搅拌过程中再次加入蛋白质粉液,使蛋白质粉液全部覆盖在颗粒肥料b外表面,得到颗粒肥料c;

s3、将脲甲醛和酶蛋白混合搅拌后,然后喷洒在s2最终得到的颗粒肥料c上,使脲甲醛和酶蛋白覆盖在颗粒肥料c上,得到颗粒肥料d;

s4,将s3得到的颗粒肥料d放入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的混合溶液中,使葡萄糖和玉米淀粉覆盖在颗粒肥料d的外表面上,并在覆盖完成后高温保温。

具体的,步骤s1中,加热的温度为50℃,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小时。

具体的,步骤s4中,保温的温度设置在120℃以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