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1453发布日期:2019-05-03 20: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活”的肥料。微生物肥料因具有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植物抗病性及抗逆性、减少化肥用量等功效已被广泛使用。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在施用时,都需要与作物根系进行隔离,避免对植物根系产生肥害,导致作物最终死亡,或者后期产生烧苗现象。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该微生物肥料将特定种类的有益菌与载体以特定的比例合理搭配,解决了肥料不能施加于根部的问题,该肥料可以与种子或者作物根系直接接触,不烧根、不烧苗,对作物根系具有促进、养护作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不涉及复杂工序。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肥料的用途,其用途广泛,可用于任意农作物的任意生长阶段,尤其用于农作物的种子萌发时具有突出优势,实现种子萌发快,根系发达,根深叶茂,植株健壮的目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肥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微生物菌剂1%~3%,载体80%~90%,余量水;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所含的功能微生物能够作为土壤微生物体系中的一部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本发明通过筛选功能型菌种,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且功能菌能够固氮、溶磷、解钾,并产生植物刺激素,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此外,它们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包括干旱、高盐、重金属和农药。微生物肥料还具有生物防控性,微生物菌剂产生的物质能抑制其他微生物,通过抑制病原菌或通过改变宿主植物的代谢,以增强其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功能性菌种复配促根型载体,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被根茎叶吸收、增加土壤速效养分,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减少土壤养分损失,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提高肥效。此外还具有改良耕作和使作物根系发达。施用肥料后,种子萌发快,根系发达,根深叶茂,植株健壮。综上,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植物抗病性/抗逆性、减少化肥用量等有益功效,最重要的是可以与种子或者作物根系直接接触,不烧根、不烧苗,对作物根系具有促进、养护作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各种菌均可以在农业部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购得,或通过其它商业途径获得;通过本领域常规的培育方法,经转接提纯后使用。本发明中的微生物菌剂可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将多种组合,组合的方式是任意的。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或者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或者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或者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或者其他组合方式。本发明中,微生物菌剂和载体的含量是达到根部施肥不烧根、不烧苗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菌剂的含量是1%~3%范围内的任意比例,例如1%、1.3%、1.5%、1.7%、2.0%、2.3%、2.5%、2.7%或3.0%等。载体的含量是80%~90%范围内的任意比例,例如81%、82%、83%、84%、85%、86%、87%、88%、89%或90%等,优选的范围为80%~83%。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中微生物肥料、载体种类的选用以及含量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具体如下。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优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复配后具有协同效果,能够显著促进种子萌发,提前出苗2~3天。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3:1~3,更优选1~3:2~3。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微生物肥料的含水量为7wt%~20wt%,优选15wt%~20wt%。更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微生物菌剂2%~3%,载体80%~83%,余量水。优选地,所述载体为堆肥、秸秆、草炭和腐殖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优选草炭和腐殖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优选腐殖酸和草炭,二者的重量比优选为40~60:1,更优选50~60:1。腐殖酸和草炭的比例影响微生物菌剂的生命活力,优选40~60:1范围内的任意比例,例如45:1、50:1、55:1或60:1等。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只要满足混匀即可,常温下混合即可,对于混合的顺序没有严格要求,为了使微生物吸收养分更均匀,可以先将微生物菌剂与载体混合,再加入余量的水。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肥料可用于任意类型农作物(例如油菜等叶菜类蔬菜)的生长发育或者生长发育的任意阶段,当用于种子的萌发时相比现有产品具有突出优势。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用于叶菜类蔬菜的生长发育时,施加量为80-120kg/亩。为促进营养快速吸收,所述微生物肥料优选施加于农作物的根部。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合理搭配微生物菌剂和载体类型及配比去除了微生物肥料与根部不能直接接触的障碍,同时还能达到比现有肥料更优异的促根、护根效果,尤其能促进种子萌发,施肥后达到根系发达,根深叶茂,植株健壮的效果;(2)筛选了载体的组成及其在肥料中的占比,进一步改善了促根、护根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文实施例中的比例及百分比均指重量比。实施例1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腐植酸、草炭,按照6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c:将微生物菌剂、载体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2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的组成不同,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a:将腐植酸、草炭,按照6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b:将枯草芽孢杆菌、载体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3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的组成不同,仅含有胶冻样芽孢杆菌。a:将腐植酸、草炭,按照6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b:将胶冻样芽孢杆菌、载体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4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含腐殖酸。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微生物菌剂、草炭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5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草炭与腐殖酸的混合比例不同。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腐植酸、草炭,按照4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c:将微生物菌剂、载体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6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草炭与腐殖酸的混合比例不同。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腐植酸、草炭,按照5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c:将微生物菌剂、载体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7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与载体的混合比例不同。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腐植酸、草炭,按照6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c:将微生物菌剂、载体、水按照2%、90%、8%的比例混合均匀,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实施例8制备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与载体的混合比例不同。a:将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微生物菌剂。b:将腐植酸、草炭,按照60:1的比例混合均匀,低温烘干,制备载体。c:将微生物菌剂、载体按照1:40的比例混合均匀,测定水分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水分含量调整至15%左右,即为制备的促根、护根型微生物肥料,经过测定每克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量为2亿。以上微生物肥料的促根效果如表1所示。表1平均发芽率平均株高实施例192%4.1厘米实施例283%3.9厘米实施例385%3.9厘米实施例475%3.2厘米实施例588%3.9厘米实施例697%4.4厘米实施例793%4.2厘米实施例889%4.0厘米对照组62%3.2厘米测试方法:选取20×12×10cm的透气透明塑料容器,每盆土壤栽种小油菜种子100粒,对照组不施加肥料,实验组在根部分别施加实施例1至10的肥料,每个组有3个重复,萌发3天后,观察发芽率,以及平均株高。试验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可直接与种子接触,安全可靠,不烧苗不烧根,发芽率高,并且发芽率、根的发育程度与菌的选用、菌剂与载体的混配比、载体的组成等因素均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育苗中,本发明可提前使种子发芽,促根根系生长,并且实验组的根系条数和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