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7537发布日期:2019-05-07 19:4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效增产的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茶籽,按照其生长情况又分为油茶树的种子和茶树的种子,即油茶籽和茶叶籽,两者均可榨油供食用。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相媲美,甚至更高一些,是高级食用油。由于是我国特有物种,故也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籽含油30%以上,茶叶籽含油17~20%。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茶籽榨出的茶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油的脂肪酸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油酸、豆蔻酸等,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茶籽所榨茶油还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而亚油酸、亚麻油酸是维持人体皮肤、毛发的生长所不可缺少的,能够预防动脉硬化。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超过90%以上,碘值为112,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茶籽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茶油是用山茶的籽实榨制而成的油,含油率一般为25~30%。

制作方法1.将采收后的茶籽进行曝晒,或用小火慢烘,待其壳脱落后,取圆形或扁圆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因茶籽粉粘性小,要注意磨得越细越好。

2.用蒸笼隔水蒸熟,取热的碾粒(蒸坯料),趁热快速踩饼,如果冷了,搞不成饼,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

3.将饼放入土榨中压榨,压榨时,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4.精炼:榨出的油经经过精炼,以除去杂质。可用20%的稀硫酸与油混合,在45℃温度下静放一昼夜,使褐色的杂物沉积下来。或者每100千克油用酸性白矾土粉2千克,混合拌匀,静放一昼夜,也可将杂质分离出来,使油色澄清。

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成熟果实有如下特征: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茶果成熟即应及时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应先熟先采,后熟后采,随熟随采;同一品种的成熟茶果,也应在近7天内采完。采回的茶果应放在室内堆沤6—7天,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然后抓紧晴天,摊开翻晒,晒3—4天后,茶果自然开裂,多数果的茶籽能分离,未分离的用人工剥离,然后过筛扬净,断续晒干,一般要晒12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为油脂。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好,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油质量。如遇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应将茶籽铺在干燥通风的楼板上,厚约20厘米,每天翻动1—2次,防止发热霉烂或发芽,一遇晴天就及时翻晒。油茶籽晒干后和果壳之重量比是1:2,晒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经过1—2个月后茶籽含油率达到最高时,复晒1—2天,这样出油率高,油质也好。

榨油

从茶籽中提取茶油,基本上是采用压榨法。中国农村传统的榨油工具为木榨机,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它将逐渐被液压机和螺旋机所代替。

压榨前需经粉碎和蒸炒处理:

①粉碎:将油茶籽去壳,为避免脱壳困难与种仁破碎过多,必须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内,脱壳后通过粉碎机加工成粉状。若是采用石碾,必须在碾轧过程中过筛若干次,才能轧得细匀,无粗粒,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②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变成熟料,使料坯颜色加深,处于最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是压榨前一道关键性的工序。传统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铁锅炒。生料先经蒸汽或喷水湿润后再炒,叫“湿蒸炒”;不经湿润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湿蒸炒”为好。蒸炒时的水分和温度,因使用的机械类型不同而不同。用液压机和木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110—12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7%—8%。用螺旋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130—14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3%—4%。

我国的油茶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南方的丘陵地带,这些地带土壤退化速度较快,因此现有的化学肥料虽然能够起到增产的效果,但是对于土壤肥力损伤较大,土壤破坏速度较快,微生物体系失衡,病原微生物增加,增加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修复土壤,调节微生物体系,降低病虫害的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0-15份、玉米蛋白粉20-30份、沸石粉10-15份、膨胀珍珠岩粉10-12份、秸秆30-50份、草炭8-12份、锯末10-20份、硝化抑制剂1-2份、茶皂素0.3-0.5份、聚天冬门氨酸6-8份、海藻粉16-20份、尿素14-16份、氯化钾5-8份、硫酸锌1-2份、钼酸铵2-5份、玻璃微珠0.6-0.9份、硫酸亚铁3-7份、硫酸铜0.2-0.6份、硼砂1-3份、硫酸锰0.7-1.2份、微生物菌剂1-2份、em原露1-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生物菌剂由解淀粉芽孢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固氮菌、酵母菌按3:4:6:2比例混匀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硝化抑制剂采用cp或dcd或dmpp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0份、玉米蛋白粉20份、沸石粉10份、膨胀珍珠岩粉10份、秸秆30份、草炭8份、锯末10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3份、聚天冬门氨酸6份、海藻粉16份、尿素14份、氯化钾5份、硫酸锌1份、钼酸铵2份、玻璃微珠0.6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0.2份、硼砂1份、硫酸锰0.7份、微生物菌剂1份、em原露1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0份、玉米蛋白粉20份、沸石粉10份、膨胀珍珠岩粉10份、秸秆40份、草炭10份、锯末10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3份、聚天冬门氨酸6份、海藻粉16份、尿素14份、氯化钾5份、硫酸锌1份、钼酸铵2份、玻璃微珠0.6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0.2份、硼砂1份、硫酸锰0.7份、微生物菌剂1份、em原露1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4份、玉米蛋白粉28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40份、草炭10份、锯末18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1.5份、硫酸锰0.8份、微生物菌剂1.5份、em原露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3份、玉米蛋白粉25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35份、草炭10份、锯末15份、硝化抑制剂1.5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1.5份、硫酸锰0.8份、微生物菌剂1.5份、em原露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腐殖酸13份、玉米蛋白粉25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35份、草炭10份、锯末15份、硝化抑制剂1.5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3份、硫酸锰1.2份、微生物菌剂2份、em原露2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zhongzh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的改性,制成一种多孔型稳定存在的颗粒状态,无论是在发酵过程中还是进入土壤,都不易流失,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微生物载体;

本发明通过蛋白粉发酵获得微生物菌群、通过混合粉料的em原露形成em菌活性剂,em菌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由于em菌在土壤中极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作物的侵袭;

本发明制备的肥料施用于油茶树,肥效高,成本低廉,效果突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0份、玉米蛋白粉20份、沸石粉10份、膨胀珍珠岩粉10份、秸秆30份、草炭8份、锯末10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3份、聚天冬门氨酸6份、海藻粉16份、尿素14份、氯化钾5份、硫酸锌1份、钼酸铵2份、玻璃微珠0.6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0.2份、硼砂1份、硫酸锰0.7份、微生物菌剂1份、em原露1份。

所述微生物菌剂由解淀粉芽孢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固氮菌、酵母菌按3:4:6:2比例混匀而成。

硝化抑制剂采用cp或dcd或dmpp的任意一种。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二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0份、玉米蛋白粉20份、沸石粉10份、膨胀珍珠岩粉10份、秸秆40份、草炭10份、锯末10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3份、聚天冬门氨酸6份、海藻粉16份、尿素14份、氯化钾5份、硫酸锌1份、钼酸铵2份、玻璃微珠0.6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0.2份、硼砂1份、硫酸锰0.7份、微生物菌剂1份、em原露1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三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4份、玉米蛋白粉28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40份、草炭10份、锯末18份、硝化抑制剂1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1.5份、硫酸锰0.8份、微生物菌剂1.5份、em原露1.5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四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3份、玉米蛋白粉25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35份、草炭10份、锯末15份、硝化抑制剂1.5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1.5份、硫酸锰0.8份、微生物菌剂1.5份、em原露1.5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五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3份、玉米蛋白粉25份、沸石粉13份、膨胀珍珠岩粉11份、秸秆35份、草炭10份、锯末15份、硝化抑制剂1.5份、茶皂素0.4份、聚天冬门氨酸7份、海藻粉18份、尿素15份、氯化钾6份、硫酸锌1.5份、钼酸铵3份、玻璃微珠0.7份、硫酸亚铁6份、硫酸铜0.4份、硼砂3份、硫酸锰1.2份、微生物菌剂2份、em原露2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六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殖酸15份、玉米蛋白粉30份、沸石粉15份、膨胀珍珠岩粉12份、秸秆50份、草炭12份、锯末20份、硝化抑制剂2份、茶皂素0.5份、聚天冬门氨酸8份、海藻粉20份、尿素16份、氯化钾8份、硫酸锌2份、钼酸铵5份、玻璃微珠0.9份、硫酸亚铁7份、硫酸铜0.6份、硼砂3份、硫酸锰1.2份、微生物菌剂2份、em原露2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实施例七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烂果30份、半纤维素酶1份、酒糟5份、腐殖酸15份、玉米蛋白粉30份、沸石粉15份、膨胀珍珠岩粉12份、秸秆50份、草炭12份、锯末20份、硝化抑制剂2份、茶皂素0.5份、聚天冬门氨酸8份、海藻粉20份、尿素16份、氯化钾8份、硫酸锌2份、钼酸铵5份、玻璃微珠0.9份、硫酸亚铁7份、硫酸铜0.6份、硼砂3份、硫酸锰1.2份、微生物菌剂2份、em原露2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将烂果和水混合后粉碎,成烂果浆料,烂果浆料中加入红糖、半纤维素酶、酒糟,在27℃的温度下密封处理10天,得到烂果发酵浆液。

九、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步骤八中烂果、水、红糖的比例为100:30:5。

实施例八

一种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烂果40份、半纤维素酶1.5份、酒糟8份、腐殖酸15份、玉米蛋白粉30份、沸石粉15份、膨胀珍珠岩粉12份、秸秆50份、草炭12份、锯末20份、硝化抑制剂2份、茶皂素0.5份、聚天冬门氨酸8份、海藻粉20份、尿素16份、氯化钾8份、硫酸锌2份、钼酸铵5份、玻璃微珠0.9份、硫酸亚铁7份、硫酸铜0.6份、硼砂3份、硫酸锰1.2份、微生物菌剂2份、em原露2份。

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称取沸石粉和膨胀珍珠岩粉进行精细研磨,过80-100目筛,加入玻璃微珠和海藻粉混合均匀,适量加水搅拌成糊料,然后制成饼状放入恒温干燥箱,调整温度100-110℃烘干,再次粉碎后,获得混和颗粒;

二、将混和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450-480℃高温下焙烧50-60min,自然冷却后放入4%盐酸溶液中浸泡16-20h,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获得改性颗粒;

三、称取玉米蛋白粉,加入8-10倍量的水,球磨成匀浆,接种微生物菌剂,然后控制温度在25-30℃,摇床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发酵38-45h,获得发酵液;

四、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下层的沉淀和上层的澄清液;

五、称取秸秆、草炭和锯末粉碎制成混合粉料,取8~10%的混合粉料制作发酵引物,加入红糖、水和em原露,em原露、红糖、水、混合粉料按1:5:3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实,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待有酸醇香味后再将该发酵引物与剩余的混合粉料搅拌均匀后压实堆垛,加入混合粉料1倍量的水,密闭发酵8~10天获得发酵产物;

六、步骤四中获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混和颗粒搅拌后静置,去除表层清液,获得絮凝的胶状沉淀物;

七、步骤四中获得的沉淀加入步骤五中获得的发酵产物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产物;

八、将烂果和水混合后粉碎,成烂果浆料,烂果浆料中加入红糖、半纤维素酶、酒糟,在27℃的温度下密封处理10天,得到烂果发酵浆液。

九、称取尿素、氯化钾、硫酸锌、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硼砂和硫酸锰,加入至步骤六中获得的胶状沉淀物内,搅拌混合成糊状,称取并加入腐殖酸、聚天冬门氨酸、茶皂素和硝化抑制剂,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与步骤七中获得的混合产物混合后造粒制成肥料产品。

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地选为广西桂县,选取九十亩实验地(植株密度较为均匀,且土地条件基本一致),分为九组,一组为对照组,另外八组分别加施实施例一至八的配方的山地油茶树专用肥料,分别为实验组1-8,统计当年产量如下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