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7612发布日期:2019-05-31 19:38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型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窑变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窑变釉是雍正朝仿钧窑时创新的品种,以雍、乾二朝制品为佳,釉色以红为主,交融流淌着天蓝、月白、绿、褐等杂色,犹如火焰般万紫千红,其中偏红的称“火焰红”、偏蓝的称“火焰青”。

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

通常窑釉变按照施釉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釉料施在坯体上烧成,由于釉料本身的属性和烧成气氛的扰动等变化,从而产生绚烂多彩的釉面。另一种就是底釉加面釉,甚至多种面釉重叠在一起烧成而产生水乳交融的效果。若按窑变釉的着色金属氧化物来分,则主要分为铜系窑变釉和铁系窑变釉两大类。一般认为铜系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制,而铁系列窑变釉则可在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下烧成。

氧化铜在石灰釉里,氧化气氛下多是呈绿色,但在碱性强的釉中会变成蓝色,若加入的量非常大也会变成黑色金属釉,而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红色。

众所周知,瓷器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尤其是要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受到配方、工艺等的影响较大,因此,窑变釉的制作难度高、窑变效果差,对窑变釉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窑变釉制作难度高以及窑变效果差的问题,制备得到的窑变釉性能优良,产品的热稳定性、吸水率和铅、镉的溶出量都能符合日用陶瓷产品的相关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5~35份,动物骨灰1.8~2.2份,精制石英12~18份,石灰9~11份,滑石4~6份,精制堇青石4~6份,碳酸硅8~12份,氧化铜1.5~2.5份,氧化锡4~6份,氧化锌4~6份,氧化铝5~8份,碳酸钡12~18份,硼15~25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15~25份,精制石英8~12份,滑石4~6份,磷酸锆8~12份,氧化钛4~8份,氧化锡4~6份,熔块35~45份,精制白云石6~10份,氧化锌6~10份,氧化铜1.5~2.5份。

底釉由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组成,其中钾长石和堇青石经过精制后杂质含量少,烧成的底釉中窑变效果好,生产适应性强,烧后成品率高,不会出现常规窑变釉的棕眼、滚釉等缺陷。

添加堇青石、氧化铜以及氧化锌等,可制得多种颜色的窑变釉,使陶瓷窑变釉色彩更加丰富,其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添加堇青石的釉面性能良好,烧成温范围宽广、烧成工艺稳定;堇青石高温分解生成的液相能促进莫来石晶体的形成,釉层中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有利于产生亚光的效果,这种亚光窑变釉釉面细腻,色泽柔和,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优良,使用性能优于其他材质的亚光窑变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8~32份,动物骨灰1.9~2.1份,精制石英14~16份,石灰9~11份,滑石4.5~5.5份,精制堇青石4.5~5.5份,碳酸硅9~11份,氧化铜1.8~2.2份,氧化锡4.5~5.5份,氧化锌4.5~5.5份,氧化铝6~7份,碳酸钡14~16份,硼18~22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18~22份,精制石英9~11份,滑石4.5~5.5份,磷酸锆9~11份,氧化钛5~7份,氧化锡4.5~5.5份,熔块38~42份,精制白云石7~9份,氧化锌7~9份,氧化铜1.8~2.2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00~900℃下煅烧2~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750~800℃下煅烧2~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1000℃下煅烧2~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1000℃下煅烧2~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所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精制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将粉末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粉末过200目筛,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和纯化水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所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精制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精制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将粉末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粉末过200目筛,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和纯化水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20~1.6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00~1.3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即得面釉。

窑变釉的底釉和面釉中均添加有氧化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红色,在温度为1210~1250℃下烧成20~40min,釉面平滑规整,窑变明显,红色釉面白条纹析出明显;在底釉中添加动物骨灰使其釉面光滑,针孔少,提高釉面的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的质量比为1:(0.9~1.1):(1.8~2.2);所述步骤二中面釉原料、纯化水以及球的质量比为1:(0.8~1.0):(1.6~1.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喷釉比重为1.35~1.45g/ml;所述步骤四中喷釉比重为1.20~1.25g/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烧成温度为1210~1250℃,烧成时间为20~40min;所述步骤四中烧成温度为1210~1250℃,烧成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所述步骤四中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底釉由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组成,其中钾长石和堇青石经过精制后杂质含量少,烧成的底釉中窑变效果好,生产适应性强,烧后成品率高,不会出现常规窑变釉的棕眼、滚釉等缺陷;

2.添加堇青石、氧化铜以及氧化锌等,可制得多种颜色的窑变釉,使陶瓷窑变釉色彩更加丰富,其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添加堇青石的釉面性能良好,烧成温范围宽广、烧成工艺稳定;堇青石高温分解生成的液相能促进莫来石晶体的形成,釉层中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有利于产生亚光的效果,这种亚光窑变釉釉面细腻,色泽柔和,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优良,使用性能优于其他材质的亚光窑变釉;

3.窑变釉的底釉和面釉中均添加有氧化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红色,在温度为1210~1250℃下烧成20~40min,釉面平滑规整,窑变明显,红色釉面白条纹析出明显;在底釉中添加动物骨灰使其釉面光滑,针孔少,提高釉面的品质。

4.本发明制得的铜红亚光窑变釉陶瓷制品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热震性,可广泛应用在日用陶瓷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5份,动物骨灰1.8份,精制石英12份,石灰9份,滑石4份,精制堇青石4份,碳酸硅8份,氧化铜1.5份,氧化锡4份,氧化锌4份,氧化铝5份,碳酸钡12份,硼15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15份,精制石英8份,滑石4份,磷酸锆8份,氧化钛4份,氧化锡4份,熔块35份,精制白云石6份,氧化锌6份,氧化铜1.5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0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75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精制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0.9:1.8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精制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精制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与球按照质量比为1:0.8:1.6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2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1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0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1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面釉。

实施例2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35份,动物骨灰2.2份,精制石英18份,石灰11份,滑石6份,精制堇青石6份,碳酸硅12份,氧化铜2.5份,氧化锡6份,氧化锌6份,氧化铝8份,碳酸钡18份,硼25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5份,精制石英12份,滑石6份,磷酸锆12份,氧化钛8份,氧化锡6份,熔块45份,精制白云石10份,氧化锌10份,氧化铜2.5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00℃下煅烧2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1000℃下煅烧2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1000℃下煅烧2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1.1:2.2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与球按照质量比为1:1.0:1.8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6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50℃,烧成时间为2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3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50℃,烧成时间为20~min,即得面釉。

实施例3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8份,动物骨灰1.9份,精制石英14份,石灰9份,滑石4.5份,精制堇青石4.5份,碳酸硅9份,氧化铜1.8份,氧化锡4.5份,氧化锌4.5份,氧化铝6份,碳酸钡14份,硼18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18份,精制石英9份,滑石4.5份,磷酸锆9份,氧化钛5份,氧化锡4.5份,熔块38份,精制白云石7份,氧化锌7份,氧化铜1.8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8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5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5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1.0:2.0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以及球按照质量比为1:0.9:1.7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45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3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25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30min,即得面釉。

实施例4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32份,动物骨灰2.1份,精制石英16份,石灰11份,滑石5.5份,精制堇青石5.5份,碳酸硅11份,氧化铜2.2份,氧化锡5.5份,氧化锌5.5份,氧化铝7份,碳酸钡16份,硼22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2份,精制石英11份,滑石5.5份,磷酸锆11份,氧化钛7份,氧化锡5.5份,熔块42份,精制白云石9份,氧化锌9份,氧化铜2.2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8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1.1:2.0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与球按照质量比为1:0.9:1.8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35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5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2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5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面釉。

实施例5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30份,动物骨灰2.0份,精制石英15份,石灰10份,滑石5份,精制堇青石5份,碳酸硅10份,氧化铜2.0份,氧化锡5份,氧化锌5份,氧化铝6份,碳酸钡15份,硼20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0份,精制石英10份,滑石5份,磷酸锆10份,氧化钛6份,氧化锡5份,熔块40份,精制白云石8份,氧化锌8份,氧化铜2.0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5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0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3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1.0:2.0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与球按照质量比为1:0.9:1.7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40/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2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面釉。

实施例6

一种铜红亚光窑变釉,所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底釉施加在陶瓷坯体上,所述面釉施加在所述底釉上:

所述底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30份,动物骨灰2.0份,精制石英15份,石灰10份,滑石5份,精制堇青石5份,碳酸硅10份,氧化铜2.0份,氧化锡5份,氧化锌5份,氧化铝6份,碳酸钡15份,硼20份;

所述面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精制钾长石20份,精制石英10份,滑石5份,磷酸锆10份,氧化钛6份,氧化锡5份,熔块40份,精制白云石8份,氧化锌8份,氧化铜2.0份;

所述石灰为工业纯煅烧石灰;所述碳酸硅为工业纯碳酸硅;所述氧化铜为工业纯氧化铜;所述氧化锡为工业纯氧化锡;所述氧化锌为工业纯氧化锌;所述氧化铝为工业纯氧化铝;所述碳酸钡为工业纯碳酸钡;所述氧化钛为工业纯氧化钛;

所述精制钾长石的制备过程为:将钾长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钾长石;

所述精制堇青石的制备过程为:将堇青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8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堇青石;

所述精制白云石的制备过程为:将白云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白云石;

所述精制石英的制备过程为:将石英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在温度为900℃下煅烧2.5h,过200目筛,得到精制石英。

上述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底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动物骨灰、石英、石灰、滑石、精制堇青石、碳酸硅、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硼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底釉原料,再将底釉原料、纯化水和球按照质量比为1:1.0:2.0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底釉釉浆,待用;

步骤二、制备面釉釉浆:按照上述重量份的配比将精制钾长石、石英、滑石、磷酸锆、氧化钛、氧化锡、熔块、白云石、氧化锌和氧化铜混合后粉碎至粒径目数≥200目,得到面釉原料,再将面釉原料、纯化水与球按照质量比为1:0.9:1.7进行球磨,出球后釉浆过180目筛,得到面釉釉浆,待用;

步骤三、制备底釉:将步骤一中的底釉釉浆直接喷釉在陶瓷坯体上,喷釉比重为1.40/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底釉;

步骤四、制备面釉:将步骤二中的面釉釉浆直接喷釉在底釉上,喷釉比重为1.20g/ml,喷施三次之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烧成时间为40min,即得面釉。

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分别制作铜红亚光窑变釉陶瓷,其性能如表1所示,根据《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t3298-91),实施例1-实施例6中每组取5件陶瓷产品进行测试,分别计为1#、2#、3#、4#、5#。根据《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3299-1996),实施例1-实施例6中每组取3件陶瓷产品进行测试,分别计为1#、2#、3#。根据《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gb3534-83),实施例1-实施例6中每组取6件陶瓷产品进行测试,分别计为1#、2#、3#、4#、5#、6#。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80℃热交换一次无裂痕,可以认定认定铜红亚光窑变釉的热稳定性合格。吸水率不大于3%,可以认定认定铜红亚光窑变釉的吸水率合格。pb(ppm)溶出量均小于0.1,cd(ppm)溶出量均小于0.01。综上,可以认定铜红亚光窑变釉铅、镉溶出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