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37742发布日期:2020-01-07 12:1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硅(si3n4)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质并广泛应用材料。其具有很好的强度、模量、抗热冲击、耐磨损和抗化学腐蚀的性能,在高温结构领域、光电子领域、机械制造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中都有很好的应用。

氮化硅(si3n4)还是一种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在其四面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中,硅原子位于基本结构单元的中心位置,而氮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同时每三个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氮原子,这样使得其具有了稳定的化学结构,从而带来了一系列优异的性能。通常而言,氮化硅有两种晶型,即α-si3n4和β-si3n4,由于其晶胞堆积方式不同,使得其基本性能存在一定的区别。如α-si3n4的晶格常数(c轴)为0.521-0.570nm,而β-si3n4则为0.271-0.292nm。

目前制备氮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已经发展了一些,如碳热还原法、直接氮化法、激光烧蚀法以及模板法等等。具体如中国专利cn107337186a公开了一种低维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使用氧化硅和碳材料为反应原料,将其分别放置在石墨坩埚的底部和中部,从而在烧结炉中进行高温氮化烧结,制备出了尺寸形貌可控的si3n4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管和纳米片等低维纳米材料。还比如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发表的题为“preparationofsiliconnitridenanowiresanddielectricproperties”文章中,提出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对其进行酸化提纯,然后以sio2和si粉为原料,将其混合后在氧化铝坩埚中于1500k下的管式炉中保温1h,并通入氨气为氮源,反应结束后即可制得氮化硅纳米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具有形貌均匀,尺寸可控以及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如下详细描述。

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sio粉末和石墨烯粉末在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均匀;

s2、取出s1中的混合粉末,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氨,使用研钵研磨后待用;

s3、将s2中混合有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平铺在石墨坩埚中,控制其厚度,然后盖上坩埚盖;

s4、将s3中的坩埚放置在烧结炉中,依次经过抽气和充气的过程后,开始程序升温,升温至反应温度后,保温2-3h后反应完成即可得到最终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包括,步骤s1中,球磨机的转速为200-300rpm,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包括,步骤s2中,碳酸氢氨的加入量为sio粉末和石墨烯粉末总质量的10-20%。

本发明进一步的包括,步骤s3中,使用震动台进行混合粉末的平铺,并控制其厚度在1-3mm。

本发明进一步的包括,步骤s4中,抽气后控制烧结炉的气压在0.1-0.01pa,使用氮气进行充气,氮气的含量大于99.999%,且充气后烧结炉的气压在0.1-0.2mpa。

本发明进一步的包括,步骤s4中,所述的程序升温是指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3h。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研磨和离心洗涤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进行性能测试。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测试其介电损耗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反应物质中引入了碳酸氢氨,使得其在第一步升温过程中进行分解,产生的气体一方面可以作为反应原料的疏松剂,避免了在抽气和充气过程中对反应原料的积压,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氮源和碳源,促使反应的进行。

2)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升温程序的调控,实现了对反应产物的精确控制。

3)本发明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具有形貌均一、介电损耗小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的tem照片;

图2本发明制备的氮化硅纳米片的介电损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中。

一种氮化硅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sio粉末和石墨烯粉末在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均匀;

s2、取出s1中的混合粉末,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氨,使用研钵研磨后待用;

s3、将s2中混合有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平铺在石墨坩埚中,控制其厚度,然后盖上坩埚盖;

s4、将s3中的坩埚放置在烧结炉中,依次经过抽气和充气的过程后,开始程序升温,升温至反应温度后,保温2-3h后反应完成即可得到最终产物。

实施例1

称取适量的sio和石墨烯粉末,将其混合后置于球磨罐中,以200rpm的转速球磨混合1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占前述粉末总质量10%的碳酸氢氨,使用玛瑙研钵进行研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粉末防止在石墨坩埚中,置于震动机上后,使用震动机进行粉末的均匀铺展,并控制粉末层的厚度在2mm。之后,该上石墨坩埚盖,将其转移到烧结炉中,先抽气至气压为0.01pa,再用高纯氮气充气至气压为0.1mpa,然后开启升温程序,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h。待自然冷却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研磨并离心洗涤即可。

实施例2

称取适量的sio和石墨烯粉末,将其混合后置于球磨罐中,以200rpm的转速球磨混合1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占前述粉末总质量15%的碳酸氢氨,使用玛瑙研钵进行研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粉末防止在石墨坩埚中,置于震动机上后,使用震动机进行粉末的均匀铺展,并控制粉末层的厚度在2mm。之后,该上石墨坩埚盖,将其转移到烧结炉中,先抽气至气压为0.01pa,再用高纯氮气充气至气压为0.2mpa,然后开启升温程序,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h。待自然冷却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研磨并离心洗涤即可。

实施例3

称取适量的sio和石墨烯粉末,将其混合后置于球磨罐中,以300rpm的转速球磨混合5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占前述粉末总质量10%的碳酸氢氨,使用玛瑙研钵进行研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粉末防止在石墨坩埚中,置于震动机上后,使用震动机进行粉末的均匀铺展,并控制粉末层的厚度在1.5mm。之后,该上石墨坩埚盖,将其转移到烧结炉中,先抽气至气压为0.05pa,再用高纯氮气充气至气压为0.1mpa,然后开启升温程序,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h。待自然冷却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研磨并离心洗涤即可。

实施例4

称取适量的sio和石墨烯粉末,将其混合后置于球磨罐中,以200rpm的转速球磨混合1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占前述粉末总质量15%的碳酸氢氨,使用玛瑙研钵进行研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粉末防止在石墨坩埚中,置于震动机上后,使用震动机进行粉末的均匀铺展,并控制粉末层的厚度在3mm。之后,该上石墨坩埚盖,将其转移到烧结炉中,先抽气至气压为0.1pa,再用高纯氮气充气至气压为0.15mpa,然后开启升温程序,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h。待自然冷却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研磨并离心洗涤即可。

实施例5

称取适量的sio和石墨烯粉末,将其混合后置于球磨罐中,以250rpm的转速球磨混合1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占前述粉末总质量10%的碳酸氢氨,使用玛瑙研钵进行研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粉末防止在石墨坩埚中,置于震动机上后,使用震动机进行粉末的均匀铺展,并控制粉末层的厚度在3mm。之后,该上石墨坩埚盖,将其转移到烧结炉中,先抽气至气压为0.01pa,再用高纯氮气充气至气压为0.2mpa,然后开启升温程序,从室温开始在60min内升温至300℃后并保温30min,然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900℃并保温20min,最后再在30min内升温至1500℃并保温2h。待自然冷却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研磨并离心洗涤即可。

对比例1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未使用碳酸氢氨,从最终的产物结构分析来看,其制备的产物中不但含有氮化硅纳米片,且还含有纳米线、纳米棒等杂质,形貌较为复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