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4467发布日期:2020-02-14 15:2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属于拉丝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自动换筒拉丝机换筒机构主要由两对与转盘相切的轴承或者滚轮支撑转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造成转盘轨道面起坑,影响拉丝机换筒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包括转盘、贴塑导轨、支承座、带有润滑接口的防尘罩,所述转盘设置有圆弧轨道面,所述转盘安装在支承座上,且通过贴塑轨道与支承座滑动配合,所述支承座设置有与贴塑轨道配合的圆弧轨道面,所述贴塑轨道设置在支承座的圆弧轨道面上,且其密切贴合在支承座圆弧轨道面上,所述贴塑导轨与支承座采用粘黏连接的方式,所述转盘和支承座的外侧设置有带有防尘罩润滑接口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润滑接口一端指向转盘的圆弧轨道面。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上的弧形缺口的直径小于支承座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下端两侧的宽度等于支承座的宽度,所述防尘罩下端两侧分别位于支承座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与底座组成倒置的t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上的弧形缺口的深度小于支承座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与底座的材质为铁。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支承座与转盘滚动配合,增大了与转盘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转盘转动更加稳定,保证拉丝机换筒的灵活性,防尘罩下端将支承座的上端面覆盖,防尘罩下端与支承座采用粘黏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更换贴塑导轨,且不需要其它物品固定,不干扰转盘的转动,润滑口用于加润滑油,润滑管道向防尘罩下端与转盘的接触面处加润滑油,可以使转盘与防尘罩下端接触更加顺滑,防护罩一方面防止灰尘等异物附着在贴塑导轨上,另一方面防止润滑油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盘;2、支承座;3、贴塑导轨;4、防尘罩;5、防尘罩润滑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换筒玻璃纤维拉丝机换筒转盘支撑机构,包括转盘1、贴塑导轨3、支承座2、带有润滑接口的防尘罩4,所述转盘1设置有圆弧轨道面,所述转盘1安装在支承座2上,且通过贴塑导轨3与支承座2滑动配合,所述支承座2设置有与贴塑导轨3配合的圆弧轨道面,所述贴塑导轨3设置在支承座2的圆弧轨道面上,且其密切贴合在支承座2圆弧轨道面上,所述贴塑导轨3与支承座2采用粘黏连接的方式,所述转盘1和支承座2的外侧设置有带有防尘罩润滑接口5的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润滑接口5一端指向转盘1的圆弧轨道面。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2上的弧形缺口的直径小于支承座2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4下端两侧的宽度等于支承座2的宽度,所述防尘罩4下端两侧分别位于支承座2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2与底座组成倒置的t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2上的弧形缺口的深度小于支承座2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2与底座的材质为铁。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矩形。

支承座4与转盘1滚动配合,增大了与转盘1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转盘1转动更加稳定,保证拉丝机换筒的灵活性,贴塑导轨3将支承座4的上端面覆盖,贴塑导轨3与支承座4采用粘黏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更换贴塑导轨3,且不需要其它物品固定,不干扰转盘1的转动,润滑口9用于加润滑油,润滑管道向贴塑导轨与转盘的接触面处加润滑油,可以使转盘1与贴塑导轨3接触更加顺滑,防护罩一方面防止灰尘等异物附着在贴塑导轨3上,另一方面防止润滑油飞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