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及玻璃锡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2201发布日期:2020-10-17 00:3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及玻璃锡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及玻璃锡槽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出现板摆、脱边、拉边机故障、停电等生产事故,这些事故的共同点是锡槽内玻璃带会变宽很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则会进一步造成卡阻,而后引发断板、沾边、满槽等重大生产事故。锡槽内的玻璃带过宽不能正常通过收缩段,造成玻璃带在收缩段卡阻,这时就需要对不能通过收缩段的玻璃带进行叠板处理,玻璃带在锡槽内摆动大时需要人工拿铁钩子在收缩段处进行干预,防止玻璃带偏向一边而造成生产事故,在生产厚玻璃时速度慢,锡槽内监控的角度缺陷不能准确判断板宽的大小,延长了改板的时间,在实际生产中人工处理限制较多,影响较大。具体而言,现有的人工叠板处理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人工叠板是用大铲或铁钩处理,使用的工具笨重,对人员体力消耗很大,并且需要不断更换大铲避免因温度过高变形以及和玻璃带粘连;(2)人工叠板的空间和视野有限,可能会造成锡槽电加热元件损坏,锡槽电加热损坏无法在生产时更换,进一步对生产造成损失;(3)人工叠板要在锡槽两侧多处打开边封,工艺受到严重破坏,锡液氧化,槽压变低,温度流失快,收缩段后玻璃带温度低,使用大铲叠板易碎,达到效果不佳;(4)人工叠板在操作时动作幅度大,温度高,容易发生人员伤害,并且对锡槽壳体造成破坏,大铲在插入玻璃带下方时易碰撞槽底砖并造成破坏;(5)玻璃带在锡槽内跑偏需要人工处理时有个时间过程,要戴好劳保用品,开边封或观察窗,拿工具进行操作,错过最佳处理时间;(6)人工干预玻璃带跑偏不及时造成玻璃在收缩段卡阻,不能正常运行,形成沾边、断板、满槽重大生产事故,恢复时间长,对过渡辊造成损坏,引起擦伤、硌伤;(7)人工干预玻璃带跑偏是将铁钩定在收缩段处,打开观察窗严重影响锡槽内气氛的稳定性,氧气进入锡槽,锡灰变多,在锡槽出口集聚会产生印迹;打开观察窗直接造成锡槽体震动,槽内氧化物易掉落在玻璃带上表面造成微观缺陷,严重影响质量;(8)在改换生产厚玻璃时,拉引速度慢,在锡槽无法准确判断板宽的大小,改换的玻璃带要运行至冷端才能测量出实际板宽,延长了调整的时间,产量得不到提升。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玻璃锡槽叠板工具,其呈“z”字型,包括用于承托玻璃板的托板、用于对玻璃边沿进行限位的挡边杆和用于操作整个所述玻璃锡槽叠板工具的操作杆,所述托板、所述挡边杆和所述操作杆依次弯折相连。其通过z型结构的设计控制玻璃板的边部,通过在叠合玻璃板的同时将玻璃板抬起往锡槽出口端划拨,以提高玻璃锡槽叠板工具的操作效率。然而该专利文献中所述的玻璃锡槽叠板工具,在叠板操作的同时,还是需要操作人员在操作杆上握持和施力,从而才能将玻璃板抬起往锡槽出口端划拨,需要人工操作,并非完全自动化操作,因此不利于提高玻璃生产线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cn207793041u公告文本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在玻璃带发生摆动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调整,防止玻璃带在收缩段卡阻,避免进一步造成断板、沾边、满槽等重大生产事故,提高玻璃生产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玻璃锡槽系统。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杆、压板工具、卷边器、横梁和转动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压板工具和所述卷边器,所述固定杆上方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所述转动装置,所述卷边器包括固定部和凹槽部,所述固定部为长方体,其包括顶面、底面、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压板工具,所述凹槽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中,所述压板工具为簸箕形腔体,所述腔体由第一侧面、相互平行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相互平行的两个第四侧面组成,所述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固定部的顶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为矩形,所述第四侧面为近似直角梯形,所述第二侧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三侧面面积,所述第二侧面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个侧面,所述腔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包括凹面和与所述凹面相对的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固定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中,所述第四侧面中,所述近似直角梯形斜边所在直线与所述近似直角梯形底边所在直线的锐角夹角为45°~75°。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标尺,所述标尺包括进退指针。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中,所述固定杆内安装有冷却循环管路,所述冷却循环管路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如前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玻璃锡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位于所述锡槽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锡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锡槽外,所述卷边器和所述压板工具位于所述锡槽内,所述横梁、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标尺位于所述锡槽外,所述凹面与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玻璃带接触,所述卷边器与所述压板工具沿玻璃带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且所述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对称地安装在所述锡槽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系统中,所述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安装在所述锡槽两侧的收缩段处。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系统中,所述压板工具与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面之间的距离为15~30mm。优选地,所述的玻璃锡槽系统中,所述卷边器在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里浸没的深度为15~25mm。实用新型的效果在玻璃锡槽系统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1)可以自动对锡槽内过宽的玻璃带进行持续叠板处理,在玻璃带发生摆动时自动调整,防止玻璃带在收缩段卡阻,避免进一步造成断板、沾边、满槽等重大生产事故;(2)在自动叠板处理时不需要打开锡槽边封,对锡槽工艺制度有很好的保障;(3)该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可以长期使用,不会高温变形,不与锡液反应,耐侵蚀;(4)不会因人为原因造成锡槽电加热和锡槽体的损坏;(5)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避免人工处理的不及时影响生产的进行;(6)在生产厚玻璃时可提前了解玻璃的宽度,节约改板的时间,提高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锡槽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固定杆、卷边器和压板工具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近似直角梯形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卷边器2压板工具3固定杆4转动装置5摄像装置6玻璃带7出水管8进水管9进退指针10标尺11锡槽12横梁101凹槽部102固定部111凹面201第一侧面203第三侧面204第四侧面cd近似直角梯形底边ab近似直角梯形斜边α锐角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以详细说明,其中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特征。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术语“上”、“下”、“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和“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用新型中的术语本文中的“玻璃成型”工艺是指,玻璃液从锡槽的进口端流入,通过拉边机成型及牵引辊的牵引力从锡槽出口端送入退火窑。本文中的“收缩段”是指,锡槽形状都为前宽后窄,如图1和2所示,以锡槽中锡液流动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锡槽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锡槽沿x轴正方向上依次分为宽段、收缩段以及窄段,在y轴方向上所述宽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段的宽度,沿x轴正方向上所述收缩段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本文中的“叠板”是指,将玻璃带边部叠起以使玻璃带变窄而能通过锡槽窄段的操作。叠板不是常规操作,仅仅在“满槽”、出口断板、拉边器故障、退火窑主传动故障或其它一些锡槽事故时才进行。本文中的“板摆”是指,玻璃带从锡槽一侧向另一侧摆动,总是由温度不均造成的。板摆会引起冷端切割困难。本文中的“边封”是指,活动的或焊接固定的钢制保温箱子,锡槽密封顶罩和底壳之间的空间。边封可以单独移走,便于在锡槽内的操作。本文中的“胸墙”是指,锡槽顶罩侧面的空间墙。本文中的“进退指针”是指,与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固定连接的指针,其作用为在标尺上显示出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在锡槽内沿宽度方向移动的距离。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锡槽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固定杆、卷边器和压板工具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锡槽11的宽度方向与固定杆3的长度方向平行,锡槽11中锡液流动方向与玻璃带6流动方向平行,锡槽11的高度方向与固定杆3的高度方向平行。玻璃锡槽系统包括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包括固定杆3、压板工具2、卷边器1、横梁12和转动装置4,其中,所述固定杆3的一侧安装有压板工具2和卷边器1,固定杆3上方连接横梁12,横梁12上安装有转动装置4,所述卷边器1包括固定部102和凹槽部101,所述固定部102为长方体,其包括顶面、底面、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所述固定部102用于固定所述压板工具2,所述凹槽部101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02的底面。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横梁12上的标尺10,以及位于标尺10上的进退指针9,标尺10用于确认卷边器1在伸入锡槽11后的位置,进退指针9起到明确移动距离的作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装置4为转动电机,卷边器1为采用石墨制成的石墨卷边器。转动电机用来带动固定杆3在横梁12上运行,转动电机的运行按钮设置在中控室操作台上,方便操作人员第一时间启用;采用石墨制作的卷边器1具有耐高温、耐侵蚀、高温不与玻璃带6粘连等优点。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固定杆3内安装有冷却循环管路,所述冷却循环管路包括出水管7和进水管8,出水管口和进水管口位于锡槽11外侧。冷却循环管路可防止高温钢管不变形,可长期使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杆3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为耐热的不锈钢成型的不锈钢钢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杆3的一端是封闭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3的横截面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固定杆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时,如图2所示,压板工具2和卷边器1安装于固定杆3封闭的一端的横截面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板工具2和卷边器1也可安装于固定杆3一侧的底面上。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部101为由六个面构成的封闭几何体,所述六个面为:凹面111、与凹面111相对的平面(图2中不可见),平行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垂直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所述平面与固定杆3一端的横截面连接。其中,所述凹面111可为光滑的圆弧面,也可如图2所示,所述凹面111由多个平面构成。所述凹面111包括两条曲线,所述两条曲线为垂直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与所述凹面111的两条交线。所述压板工具2为簸箕形腔体,所述腔体由第一侧面201、相互平行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203、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同的第四侧面204组成,所述第一侧面201平行于所述固定部102的顶面,所述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第三侧面203为矩形,所述第四侧面204为近似直角梯形,所述第二侧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三侧面203面积,所述第二侧面(图2中不可见)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02的一个侧面(图2中不可见),所述腔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凹槽部101。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近似直角梯形可为直角梯形(如图3所示),也可为以直角梯形底边作为一个边长的矩形与所述直角梯形所共同构成的平面图形(如图2所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即为近似直角梯形斜边ab。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工具2材质为不锈钢钢板。具体地,簸箕形的压板工具2可为数片不锈钢钢板接合而成,也可为模具一体成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侧面204中,所述近似直角梯形斜边ab所在直线与所述近似直角梯形底边cd所在直线的锐角夹角α为45°~75°,优选为50°~70°,进一步优选为55°~65°,例如可为56°、57°、58°、59°、60°、61°、62°、63°、64°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其还包括摄像装置5,摄像装置5为高清摄像头,操作人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锡槽11内玻璃运行情况,所述摄像装置5位于所述锡槽11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杆3上方,固定杆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锡槽11内,固定杆3的另一部分位于锡槽11外,卷边器1和压板工具2位于所述锡槽11内,横梁12、转动装置4、标尺10和进退指针9位于锡槽11外,所述凹面111与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玻璃带6接触,所述卷边器1与所述压板工具2沿玻璃带6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即卷边器1到压板工具2的方向与玻璃带6正常流动的方向或锡液流动的方向一致。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安装在锡槽11的两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其包括两个以上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且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对称地安装在所述锡槽11两侧的收缩段处,对称地安装在所述锡槽11两侧的两个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可称为一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收缩段前后可安装多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例如,可为2对、3对、4对、5对、6对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压板工具2与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面之间的距离为15~30mm,该距离由生产的玻璃厚度决定;所述卷边器1在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里浸没的深度为15~25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压板工具2的与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面之间的距离为20~25mm,具体可为20mm、21mm、22mm、23mm、24mm、25mm等,所述卷边器1在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里浸没的深度为18~22mm,具体可为18mm、19mm、20mm、21mm、22mm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在操作时,操作人员根据肉眼观察,当观察到玻璃带6过宽时,玻璃带6在卷边器1阻挡下进行卷边,并在压板工具2的作用下自动下压,实现自动叠板。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锡槽系统在操作时,中控室人员根据摄像装置5观察锡槽11内玻璃带6的运行情况,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行,以进退指针9为标记,带动固定杆3沿锡槽11宽度方向移动,靠近两侧玻璃带6时读取标尺10的读数,两侧标尺10读数相加即为玻璃带6的宽度,当玻璃带6过宽时,玻璃带6在卷边器1阻挡下进行卷边,并在压板工具2的作用下自动下压,实现自动叠板,在玻璃带6发生摆动时,通过卷边器1的阻挡不会在收缩段发生卡阻,本实用新型专利可以用于测量板宽,调整板摆,玻璃带过宽时自动叠板,避免人工处理的不及时造成大的生产事故,减少了锡液的氧化污染,稳定了锡槽11的工艺制度,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锡槽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固定杆、卷边器和压板工具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锡槽系统,其包括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锡槽11和高清摄像头,其中,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包括固定杆3、压板工具2、卷边器1、横梁12、转动装置4和标尺10;固定杆3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管,压板工具为数片不锈钢钢板接合而成,卷边器1为石墨制成的石墨卷边器,横梁12为横梁导轨,转动装置4为转动电机;固定杆3内安装有冷却循环管路,所述冷却循环管路包括出水管7和进水管8,出水管口和进水管口位于锡槽11外侧,固定杆3具有封闭的一端,该端的横截面上安装有压板工具2和卷边器1,固定杆3上方连接横梁12,横梁12上安装有转动装置4和标尺10,标尺10上安装有进退指针9;卷边器1包括固定部102和凹槽部101,固定部102为长方体,其包括顶面、底面、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固定部102用于固定压板工具2,凹槽部101连接于固定部102的底面;所述凹槽部101为由六个面构成的封闭几何体,所述六个面为:凹面111、与凹面111相对的平面(图2中不可见),平行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垂直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所述平面与固定杆3一端的横截面连接,所述凹面111由多个平面构成,凹面111包括两条曲线,所述两条曲线为垂直于固定部102底面的两个相对面与所述凹面111的两条交线。所述压板工具2为簸箕形腔体,所述腔体由第一侧面201、相互平行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203、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同的第四侧面204组成,所述第一侧面201平行于所述固定部102的顶面,所述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第三侧面203为矩形,所述第四侧面204为近似直角梯形,即为以一直角梯形底边作为一个边长的矩形与所述直角梯形所共同构成的平面图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即为近似直角梯形斜边ab,所述近似直角梯形斜边ab所在直线与所述近似直角梯形底边cd所在直线的锐角夹角α为60°,所述第二侧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三侧面203面积,所述第二侧面(图2中不可见)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02的一个侧面(图2中不可见),所述腔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凹槽部101。所述高清摄像头位于所述锡槽11内且位于固定杆3上方,固定杆3的一部分位于锡槽11内,固定杆3的另一部分位于锡槽11外,卷边器1和压板工具2位于所述锡槽11内,横梁12、转动装置4和标尺10位于锡槽11外,所述凹面111与玻璃锡槽系统的玻璃带6接触,卷边器1与压板工具2沿玻璃带6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即卷边器1到压板工具2的方向与玻璃带6正常流动的方向或锡液流动的方向一致。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对称安装在锡槽11两侧的收缩段处。压板工具2与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面之间的距离为23mm,该距离由生产玻璃的厚度决定;所述卷边器1在所述玻璃锡槽系统的锡液里浸没的深度为20mm。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的尺寸视产线的日产量及主要生产厚度决定,各组件根据卷边器1的尺寸配套。生产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1、操作人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发现玻璃带6变宽过多或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2、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转动电机的控制按钮来实现固定杆3沿锡槽11宽度方向的移动,处理板偏及测量板宽,节约改板的时间;3、对过宽的玻璃带6时,将固定杆3往锡槽11胸墙边部退,将卷边器1退至安全生产的极限位置(小于锡槽窄段及退火窑内宽100-200mm),确保生产安全。采用人工叠板处理作为对比例,人工叠板具体操作为: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发现玻璃带在锡槽内变宽,首先要戴好劳保用品,开边封或观察窗,拿大铲或铁钩进行操作,将铁钩定在收缩段处,将玻璃带顺牵引方向往后划拨,阻止玻璃带在锡槽内聚集。在改换生产厚玻璃时,由于牵引速度操作和拉边机参数调整的不匹配,无法保证和正常生产时的板宽一致,在锡槽无法准确判断板宽的大小,改换的玻璃带要运行至冷端才能测量出实际板宽。采用本实施例的一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进行叠板处理与采用人工叠板处理的具体操作时间即所需人员数量如表1所示。表1序号项目实施例对比例1处理前准备用时1分钟10分钟2处理过程用时10分钟18小时3人员3个人17个人4密封及现场清理用时5分钟1小时5准确测量板宽用时5分钟30分钟6改板时间1.5小时3.5小时采用本实施例的一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进行叠板处理与采用人工叠板处理的锡槽工艺制度影响恢复时间如表2所示。表2序号项目实施例对比例1锡槽温度制度影响恢复1小时5小时2锡槽压力波动恢复0.5小时6小时3成型工艺影响恢复1.5小时7小时采用本实施例的一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进行叠板处理与采用人工叠板处理的渣箱工艺制度影响恢复时间和所需人员数量如表3所示。表3生产同一厚度规格玻璃时,发生同种生产事故采用本实施例的一对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进行叠板处理及人工叠板处理的玻璃表观质量对比,采用本实施例的玻璃锡槽自动叠板装置进行叠板处理的玻璃为实验例1~4,相对的采用人工叠板处理的玻璃为对比实验例1~4,实验例和对比实验例的玻璃表观质量如表4所示。表4玻璃擦伤等级是根据玻璃在射灯和台灯下的能见度判定的,射灯灯光较亮,台灯灯光较弱,具体判定依据为:如果射灯下可见擦伤,确定擦伤位置后,该确定的擦伤位置在台灯下不可见,则为二级擦伤;如果射灯下可见擦伤,确定擦伤位置后,该确定的擦伤位置在台灯下可见,则为三级擦伤;不需要在射灯下确定擦伤位置,而直接在台灯下观察玻璃,若擦伤可见,则为四级擦伤。擦伤级别越高,说明擦伤尺寸越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