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5154发布日期:2021-04-02 09:3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国内的臭氧技术逐渐的成熟,臭氧也慢慢被人们所熟知,由于它的消毒能力极强从而代替了常规消毒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目前的臭氧发生器基本上都是单供气系统,每次只能为一个待处理设备服务,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的集成度较低,不利于搬运,且易造成连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机架、臭氧发生器本体、供气组件和电气控制柜;所述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所述电气控制柜设置于底框架上,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上,所述立式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供气组件设置于横杆上,所述电气控制柜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电连接,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和一个三通接口,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出气管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连通,每个出气管上均配置一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三通接口和进气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的,每个出气管上还配置一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所述流量计位于调节阀与三通接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配置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最大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供气组件包括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和一个三通接口,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出气管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连通,形成两条供气通路,即为双供气系统,并且每个出气管上均配置一调节阀,可以控制单通路或双通路工作,能够提升更好的支持。同时,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电气控制柜设置于底框架上,臭氧发生器本体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上,立式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供气组件设置于横杆上,通过机架的具体结构以及各部件与机架的配合,实现各部分形成一体化结构,集成度得以提升,并且利于搬运,也不容易造成连接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

1、机架;11、底框架;12、立式支架;121、横杆;2、臭氧发生器本体;3、供气组件;31、进气管;32、出气管;33、三通接口;34、调节阀;35、流量计;4、电气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机架、臭氧发生器本体、供气组件和电气控制柜;所述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所述电气控制柜设置于底框架上,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上,所述立式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供气组件设置于横杆上,所述电气控制柜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电连接,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和一个三通接口,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出气管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连通,每个出气管上均配置一调节阀。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供气组件包括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和一个三通接口,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出气管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连通,形成两条供气通路,即为双供气系统,并且每个出气管上均配置一调节阀,可以控制单通路或双通路工作,能够提升更好的支持。同时,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电气控制柜设置于底框架上,臭氧发生器本体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上,立式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供气组件设置于横杆上,通过机架的具体结构以及各部件与机架的配合,实现各部分形成一体化结构,集成度得以提升,并且利于搬运,也不容易造成连接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三通接口和进气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可提升臭氧供气均衡以及单位面积内的臭氧含量。

进一步的,每个出气管上还配置一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所述流量计位于调节阀与三通接口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流量计,实现智能化控制。流量计将检测到的途径此出气管的流量数据发送至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根据流量数据进行分析或者转发至服务器供用户远程查询。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配置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压力表,可以直观了解内部的压力参数,同时压力表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实现压力参数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可通过联动机制,实现停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最大水平高度。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机架1、臭氧发生器本体2、供气组件3和电气控制柜4;所述机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11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12,所述电气控制柜4设置于底框架11上,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2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12上,所述立式支架1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21,所述供气组件3设置于横杆121上,所述电气控制柜4与臭氧发生器本体2电连接,所述供气组件3包括一个进气管31、两个出气管32和一个三通接口33,所述进气管31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2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31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33分别与两个出气管32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32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图中未画出)连通,每个出气管32上均配置一调节阀34。

当客户现场需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点进行处理时,为了降低设备造价和减小设备占地面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仅需一台设备即可同时处理两个以上处理点(常规方式是一台设备对应一个处理点,设备造价更高,占地面积也更大),同时单台设备控制和调节也更加方便和简单。当然,本方案中提供的供气组件里只有两个出气管,因而是针对两个处理点的,同理,可以配置多个出气管,以达到同时处理多个处理点的效果。其中所采用的技术构思是相同的。

所述调节阀34可以是手动式,也可以是自动式,在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式的调节阀。三通接口由一短管和一u型管组成,短管与u型管的底部连通,为提升该部件的气密性,三通接口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得。u型管与两个出气管的连接处均配置卡箍以提升其气密性。每个出气管与调节阀的连接处也均配置卡箍以提升其气密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32、三通接口33和进气管3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可提升臭氧供气均衡以及单位面积内的臭氧含量。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最大水平高度。

每个出气管32上还配置一流量计35,所述流量计35与电气控制柜4电连接,所述流量计位于调节阀与三通接口之间。通过设置流量计,实现智能化控制。流量计将检测到的途径此出气管的流量数据发送至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根据流量数据进行分析或者转发至服务器供用户远程查询。所述进气管上配置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通过设置压力表,可以直观了解内部的压力参数,同时压力表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实现压力参数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可通过联动机制,实现停机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供气系统的臭氧发生器,供气组件包括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和一个三通接口,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的臭氧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出气管一端连通,两个出气管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外置的两个待处理设备连通,形成两条供气通路,即为双供气系统,并且每个出气管上均配置一调节阀,可以控制单通路或双通路工作,能够提升更好的支持。同时,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架和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立式支架,电气控制柜设置于底框架上,臭氧发生器本体水平设置在立式支架上,立式支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供气组件设置于横杆上,通过机架的具体结构以及各部件与机架的配合,实现各部分形成一体化结构,集成度得以提升,并且利于搬运,也不容易造成连接不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