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基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8728727发布日期:2022-01-29 16: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基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预处理:将干的秸秆裁断成1~3cm的小段,除去杂质,烘干除菌;在秸秆上喷洒氮源溶液调节碳氮比后秸秆含水量为40~70%;(2)微生物处理:将微生物菌剂洒在步骤(1)得到的秸秆上,混合均匀,在28~37℃下,发酵2~6天,获得腐熟的秸秆;(3)化学处理:将所述腐熟的秸秆浸没在0.5~2.0mol/l无机溶液中40~70℃保温1~5h,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15~60min;清洗后烘干;(4)炭化:将所述步骤(3)烘干后的秸秆在微氧或氮保护条件下保持温度400~700℃碳化30min~12h,冷却获得所述秸秆基生物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秸秆调节后的碳氮比为16:1~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氮源溶液的溶质为尿素、铵盐、硝酸盐、有机氨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秸秆颜色为黄褐色,无臭味,温度变为常温时结束发酵获得腐熟的秸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剂为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固体制剂,所述微生物菌剂用量为每kg干的秸秆0.5~2.0g微生物菌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括绿色木霉、黑曲霉、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白腐真菌、米曲霉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无机溶液为双氧水、高锰酸钾、硫酸、磷酸、柠檬酸、酒石酸、氢氧化钾其中之一的水溶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70~9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粉碎后在90~110℃下烘干1小时以除去杂菌。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秸秆基生物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基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秸秆预处理、微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炭化步骤,本发明中将秸秆处理成大小合适的秸秆,利于后期制备的复合材料回收,并调整至适宜的碳氮比为16:1~30:1,通过控制含水量,能够为微生物的繁殖和秸秆腐熟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微生物进行有氧发酵,腐熟的秸秆经过不同的无机溶液处理不仅能够继续降解秸秆,而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发酵秸秆孔隙中的形成的降解物质,经过微生物发酵和无机溶液处理,此时秸秆的降解率可达5%-10%,然后使用超声波进一步地清理原料中的杂质及微生物处理、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使制备的材料孔隙更多,比表面积更大。比表面积更大。比表面积更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征 王建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靖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