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32807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佛山石湾艺术陶瓷传统广钧釉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与我国宋代汝、官、哥、定窑共称为五大名瓷之一。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艺术有着古雅纯朴,生动传神,题材广泛,釉色绚烂等特点,有强烈的民族性,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石湾窑自明代以来,善仿宋代各大名窑产品,不但仿其各种器形和纹饰,而且仿其各种釉色,特别在仿制宋钧釉陶器方面独树一帜,世称“广钧”,也使石湾被称为南国陶都。广钧釉釉色凝重厚实,变化丰富,以蓝色为基调,错间白、红、紫诸色,或作垂流状,或似云纹斑,或呈兔毫纹,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色彩绚丽多姿、斑驳雅拙,内涵深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根据釉面的变化情况有三稔花、雨洒蓝、翠毛釉、五彩红、七彩钧、茄皮紫等名称。石湾广钧釉的坯体为陶质,坯体与釉之间的反应烧成时比较激烈,为防止坯体与釉反应激烈引起釉色调极大改变,广钧是施以两层釉,底釉为不流动的铁质釉,阻隔坯体与面釉的反应;面釉为流动性较大乳浊釉。烧成时,由于底釉上部分和面釉相互渗透融合反应,从而窑变产生复杂多变的颜色。钧釉的坯体为瓷质,烧成时坯体与釉之间的反应相对没有那么激烈,只施一层釉,烧成温度较高达1300°C左右。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烧成温度,传统石湾钧釉含氧化铅量较高。据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3期杨兆禧等在“广钧釉的组成与呈色研宄”论文中指出:釉中PbO含量大于12%,PbO是典型的强助熔剂,过高的铅含量使广钧釉成为低温釉,经测定,其烧成温度为1100。。。
[0004]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可见,如果能在广钧釉中取代铅的加入,同时维持较低烧成温度是很有意义的。
[0005]目前的石湾钧釉大多采用桑枝灰、杂柴灰、稻草灰、河泥、玉石粉、玛瑙石、铜矿石、黄石、星硃、石墨和狮山灰等,而这些原料现在已经难以获得,有的已经枯竭。石英、长石、黑泥、牛羊骨灰、烧滑石、石灰石及化工色剂Cu0、Co0、Fe203等原料,是目前陶瓷厂用于生产陶瓷时常用的原料。陶瓷厂包括有建筑陶瓷砖的生产,是采用压砖机的压制法成型;此外,艺术日用陶瓷厂的生产是采用注浆成型或手工成型;建筑陶瓷砖的烧成是在连续窑炉的辊道窑中烧成,而艺术陶瓷是在相对小型的间歇窑如电阻炉或梭式窑中烧成的。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广钧蓝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目前陶瓷厂广泛应用的普通釉用原料一一长石、石英、石灰石、烧滑石、黑泥等无毒的非色料助剂及化工色剂Cu0、Co0、Fe203,烧制出有蓝色乳光效果、色彩多变的广钧釉,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对环境友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000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制备的广钧蓝釉,包含底釉和面釉;
[0010]所述底釉为包括混合料A和占混合料A总质量0.01?0.55%的甲基纤维素及0.2?1.1 %的三聚磷酸钠在内的原料烧制而成,其中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陶瓷厂常用原料组成:45?55%长石、20?30%石英、9?12%石灰石、I?5%烧滑石、
2.0 ?2.5%黑泥、0.05 ?0.50%牛羊骨灰、0.50 ?2.50% ZnO 和 5.0 ?6.5% Fe2O3;
[0011]所述面釉为包括混合料B和占混合料B总质量0.01?0.55%的甲基纤维素及
0.2?1.1 %的三聚磷酸钠在内的原料烧制而成,其中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陶瓷厂常用原料组成:40?50%长石、25?35%石英、14?20%石灰石、3?6%烧滑石、
1.0 ?2.5%黑泥、0.05 ?2.00%牛羊骨灰、1.0 ?2.5% ZnO,0.01 ?0.20% Fe203、0.02 ?
0.20% CuO 和 0.01 ~ 0.10% CoOo
[0012]所述混合料A和混合料B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之和均为100%。
[0013]所述混合料A和混合料B中的石灰石可以由同化学成分矿物的大理石、方解石及类似化学成分的白云石代替。
[0014]上述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I)分别将底釉和面釉的原料充分混合得到底釉混合料和面釉混合料,然后分别将底釉混合料和面釉混合料进行湿法球磨,充分球磨后得到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釉浆比重均调节为1.50?1.70g/cm3;
[0016](2)将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分别均匀地喷、或涂在坯体上,按照先上底釉釉浆、稍干后再上面釉釉浆的顺序,底釉与面釉上的层数不同,呈现的釉色效果各异;干燥后,在氧化性气氛中,1100?1250°C下烧制,保温20?60min后,冷却,得到所述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配制的广钧蓝釉。
[0017]步骤⑵所述的烧制是在间歇的箱式电阻炉或梭式窑等高温热工设备中进行。
[0018]步骤⑵所述的烧制后冷却为随炉冷却。
[0019]本发明所述黑泥为广东中山市或东莞市特有产出,可塑性性能佳;所述牛羊骨灰为各地供陶瓷厂用专门厂家市场收集,烧制,或单独牛骨灰、单独羊骨灰或混合的骨灰。采用骨灰使釉易于窑变产生多变的流纹;底釉加入铁的含量较高,烧成时,底釉对于坯体有遮盖作用,同时底釉与面釉反应产生窑变,色彩多姿;面釉加入铜与钴,其含量及两者的比例,影响釉面的色调;面釉与底釉施釉量在各个部位的比例不同,即反应程度不同使釉的整体流纹,颜色深浅表现不同。所述长石、石英、石灰石、烧滑石均为该原料矿物的名称并经过进一步粉碎或煅烧的加工处理;甲基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水溶液在常温下相当稳定,高温时能凝胶,并且此凝胶能随温度的高低与溶液互相转变。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分散性、粘接性、增稠性、乳化性、保水性和成膜性,本发明采用中粘型的甲基纤维素。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1](I)本发明利用艺术陶瓷厂的现有氧化气氛烧成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配方组成简单,烧成温度范围宽,在自然条件下氧化焰烧成不需控制烧成气氛,烧制得的釉面光滑平整,颜色流变多彩,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广钧釉瓷的重要途径。
[0022](2)本发明利用目前建筑陶瓷厂广泛应用的普通釉用原料,长石、石英、石灰石、烧滑石、黑泥等无毒的非色料助剂及化工色剂CuO、CoO, Fe2O3代替石湾地区艺术陶瓷厂历来传统常用的桑枝灰、杂柴灰、稻草灰、河泥、玉石粉、玛瑙石、铜矿石、黄石、星硃、石墨和狮山灰等处理复杂、或昂贵、或几乎枯竭、或对环境毒性较大含铅的传统原料,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毒性较大的铅元素,不需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易扩大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0023](3)本发明烧成温度为陶器的温度,相对烧成温度低,节能降耗。
[0024](4)本发明通过调配Cu0、Co0、Fe203含量,烧制的广钧釉呈色月白、翠玉、又有青釉带蓝斑纹、灰釉带深蓝斑纹、天蓝等色调,而出现翠毛蓝、雨淋墙、雨洒蓝、粉蓝等广钧蓝釉。本发明得到的广钧釉,配方组成简单,釉面光滑平整,稳定性高,具有广钧釉的色彩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实施例1
[0027]利用陶瓷厂常用原料制备一种广钧蓝釉:
[0028](I)称取烧制底釉的混合料A和占混合料A总质量0.03%的甲基纤维素及0.8%的三聚磷酸钠,然后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得到底釉混合料;其中所述混合料A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54.25%长石、23.55%石英、9.41%石灰石、3.14%烧滑石、2.20%黑泥、0.39%牛羊骨灰、0.78% ZnO 和 6.28% Fe2O3;
[0029](2)称取烧制面釉的混合料B和占混合料B总质量0.02%的甲基纤维素及0.3%的三聚磷酸钠,然后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得到面釉混合料;其中所述混合料B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48.64%长石、27.80%石英、15.29%石灰石、4.17%烧滑石、1.39%黑泥、1.04%牛羊骨灰、1.39% ZnO,0.14% Fe203、0.11% CuO 和 0.03% CoO ;
[0030](3)分别将底釉混合料和面釉混合料进行湿法球磨,按混合釉料:球:水=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