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1034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化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农业和生活的发展,肥料在农业应用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施用量也越来越大。大量施肥具有提高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的好处,但由于生产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适因素,导致肥料利用效益较低,污染力度较大,以及农产品污染物残留严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地力下降、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减少、农田生态失衡、水资源和环境受到污染,进而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和开发绿色环保、环境友好、利用率高的肥料,成为农业科学工作者的主攻方向。
[0003]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氮肥的利用率为30%左右,为提高化肥利用率,主要有发展控释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其中控释肥生产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而有机无机复混肥成本低、养分全面、原料来源广泛,与氮肥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氮肥吸收率,因此,有机无机复混肥成为当前肥料研究和生产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成分多样、利用率高的有机无机复混肥。
[0005]具体通过以下方案得以实现:
[0006]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30-35份有机质、17-23份磷矿渣、10-15份含钾岩石、10-15份脲甲醛、8-13份添加物。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质由重量比为鸡奠:生活废料=8-10:1。
[0008]进一步的,所述脲甲醛,其总氮量彡38%,热不溶解氮彡14%,活性指数彡38%。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含钾岩石中钾含量以K20计为10-15%。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含钾岩石的粒径为30-50 μ 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添加物由重量比为(2-4): (0.4-1.2):1: (1-2)的腐植酸、酵素菌、淀粉、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0012]进一步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将有机质、枯草芽孢杆菌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堆积成高度为60-70cm的肥堆,进行一阶段发酵处理,再加入酵素菌,并堆积成高度为1-1.5m的肥堆,进行二阶段发酵处理,获得发酵肥;
[0014](2)将含钾岩石、磷矿渣共同置于温度为500-800 V下煅烧l_2h后,降温至70-80°C时,加入腐植酸不断搅拌至温度为常温,获得混合物料;
[0015](3)将发酵肥、混合物料、脲甲醛混合均匀,并加热至50_60°C后,送入造粒机,同时向造粒机中喷入淀粉溶液,将造粒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获得有机无机复混肥。
[0016]所述一阶段发酵处理,其堆温为38-45°C,发酵时间为7-10天,每2天翻一次。
[0017]所述二阶段发酵处理,其堆温50-60°C,发酵时间为2-5天。
[0018]所述淀粉溶液,其质量浓度为2-5%。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营养结构合理。氮磷钾含量总和的质量分数多25%,有机腐植酸盐的质量分数多10%,碳/氮的质量比为1:10_30,有机氮无机氮的质量比为1:1-1.2 ;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即含有吸释因子又含有保肥因子,因此可以改善复混肥中营养元素的流失,进而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0021]本发明通过将磷矿和含钾岩石先煅烧,使得含钾岩石和磷矿中的水分汽化,内部结构得以膨胀,再加腐植酸,提高了碳酸钙纯度和含钾岩石的转化率。
[0022]本发明通过加入脲甲醛,使得养分控制释放或缓放,并配合有机质的堆肥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多次分解和菌种的控制作用,形成了肥料中的速效、中效、长效成分,满足作物生长周期需求,使得复混肥利用率高达75%,而普通复合肥利用率为30%,氮肥仅为20%。
[0023]通过对小麦和玉米季厚0_40cm的土层施加该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增加18.6%,有机碳含量平均增加40%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施氮量为120kg/hm2和155kg/hm2下对小麦季厚0-40cm的土层进行处理,其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8.5%,其在施氮量为155kg/hm2和190kg/hm 2下对玉米季厚0_40驰名的土层进行处理,其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36.2%。
[0024]本发明工艺流程短、工艺简单、无污染、成本低、肥效好、肥效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原料包括:30kg有机质、20kg磷矿渣、13kg含钾岩石、12kg脲甲醛、11kg添加物。
[0028]所述有机质由重量比为鸡奠:生活废料=10:1。
[0029]所述脲甲醛,其总氮量彡38%,热不溶解氮彡14%,活性指数彡38%。
[0030]所述含钾岩石中钾含量以K20计为11 %,其粒径为45 μ m。
[0031]所述添加物由重量比为2:1:1:1的腐植酸、酵素菌、淀粉、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003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将有机质、枯草芽孢杆菌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堆积成高度为60cm的肥堆,进行一阶段发酵处理,再加入酵素菌,并堆积成高度为1.lm的肥堆,进行二阶段发酵处理,获得发酵肥;
[0034](2)将含钾岩石、磷矿渣共同置于温度为750°C下煅烧2h后,降温至80°C时,加入腐植酸不断搅拌至温度为常温,获得混合物料;
[0035](3)将发酵肥、混合物料、脲甲醛混合均匀,并加热至55°C后,送入造粒机,同时向造粒机中喷入质量浓度为3%的淀粉溶液,将造粒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获得有机无机复混肥。
[0036]所述一阶段发酵处理,其堆温为40°C,发酵时间为8天,每2天翻一次。
[0037]所述二阶段发酵处理,其堆温59°C,发酵时间为4天。
[0038]实施例2
[0039]—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原料包括:34kg有机质、18kg磷矿渣、13kg含钾岩石、15kg脲甲醛、8kg添加物。
[0040]所述有机质由重量比为鸡奠:生活废料=9:1。
[0041]所述脲甲醛,其总氮量彡38%,热不溶解氮彡14%,活性指数彡38%。
[0042]所述含钾岩石中钾含量以K20计为14%,其粒径为35 μ m。
[0043]所述添加物由重量比为3:1.2:1:2的腐植酸、酵素菌、淀粉、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0044]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1)将有机质、枯草芽孢杆菌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堆积成高度为68cm的肥堆,进行一阶段发酵处理,再加入酵素菌,并堆积成高度为lm的肥堆,进行二阶段发酵处理,获得发酵肥;
[0046](2)将含钾岩石、磷矿渣共同置于温度为680°C下煅烧2h后,降温至75°C时,加入腐植酸不断搅拌至温度为常温,获得混合物料;
[0047](3)将发酵肥、混合物料、脲甲醛混合均匀,并加热至60°C后,送入造粒机,同时向造粒机中喷入质量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将造粒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获得有机无机复混肥。
[0048]所述一阶段发酵处理,其堆温为42°C,发酵时间为8天,每2天翻一次。
[0049]所述二阶段发酵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