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74阅读:2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尤其是一种用萃取法制备青霉素钠盐的工艺。
1990年3月28日,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项名称为“青霉素钠盐制备新工艺”的发明专利,其申请日为880830,申请号为88105332.5,工艺特征为青霉素发酵液经过过滤,一次醋酸正丁酯萃取,一次碳酸氢钠缓冲液萃取,二次醋酸正丁酯萃取后,将萃取液进行脱色,然后向脱色液中加入反应剂醋酸钾水溶液直接进行共沸结晶,提取出的结晶物经洗涤制得青霉素钾盐,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青霉素钠盐转化液,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正丁醇进行共沸结晶,提取出青霉素钠盐,最后经洗涤、干燥制得青霉素钠盐成品,其缺点是a、需先生产钾盐后再转产钠盐,工艺路线繁琐。
b、设备占有量大,劳动强度大。
c、采用多种原材料,消耗高、成本高。
d、总收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工艺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再经过生产钾盐和离子交换处理而由青霉素的醋酸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后直接生产青霉素钠盐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青霉素发酵滤液经过溶媒萃取得到萃取液然后将该萃取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压滤,将脱色后的压滤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萃取成钠盐后,再对萃取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将过滤液进行共沸结晶并提取生成物。
上述过程中,萃取液经脱色时采用的活性炭的量为50~100g/十亿。
向滤液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萃取时采取以下控制萃取液的PH值控制在5.0~8.0,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溶液向滤液中加入的时间为10分钟以上,加入后搅拌时间为30分钟以上,静置分离时间为30分钟以上,萃取液中青霉素效价单位控制在30~100万μ/ml。
本发明的效果是在高于原工艺总收率和不低于原工艺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简化了原工艺步骤,省略了制备青霉素钾盐、离子交换法转钠盐工序,大大节省了生产设备及厂房投资,不再使用药用盐、酸、碱、树脂等原料,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消耗、溶媒消耗,钠盐总收率大幅度提高,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青霉素发酵液经过滤后制得滤液,把滤液和醋酸正丁酯以1∶1.0~1∶4.0的体积比混合,加入适量破乳剂,用稀硫酸调PH值至1.5~3.0,用高速离心机将混合液进行分离出轻液,即为一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一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与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以1∶2~1∶5的体积比混合至PH值为5-8,混合液再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出重液,为碳酸氢钠萃取液,碳酸氢钠萃取液再次与醋酸正丁酯以1∶1.0~1∶4.0的体积比混合,用稀硫酸调PH值至1.5~3.0,仍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出轻液,即二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然后向二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中按50g/十亿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色液效价8~15万μ/ml,色级小于或等于2级,取样化验合格后,压滤制得二次醋酸正丁酯脱色液,将脱色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微孔膜过滤器过滤,缓慢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碳酸钠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萃取液的PH值控制在5.0,加入时间10分钟以上,搅拌30分钟以上,静置30分钟以上,萃取液中青霉素效价单位控制在100万μ/ml,对萃取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微孔膜过滤器过滤后,向滤液中兑入一定比例的正丁醇或异丁醇,在一定真空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减压共沸结晶,得到的青霉素结晶液用晶体抽滤器抽滤,再用正丁醇和醋酸正丁酯洗涤,洗涤晶体装入真空干燥器干燥,最后经颗粒机过筛,即可得到青霉素钠盐成品。
实施例2向二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中按200g/十亿加入活性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的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碳酸钠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萃取液的PH值控制在8.0,萃取液中青霉素效价单位控制在30万μ/ml,其余工艺特征、物质特征以设备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向二次醋酸正丁酯萃取液中按150g/十亿加入活性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的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碳酸钠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萃取液的PH值为7.0,萃取液中青霉素效价单位控制在60万μ/ml,其余工艺特征,物质特征及设备特征与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4加入反应剂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其余工艺特征、物质特征及设备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加入反应剂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其余工艺特征、设备特征及物质特征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加入反应剂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碱性萃取,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其余工艺特征,设备特征及物质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青霉素发酵滤液经过溶媒萃取得到萃取液,然后将该萃取用液活性炭脱色压滤,其特征在于将脱色后的压滤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萃取成钠盐后,再对萃取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将滤液进行共沸结晶并提取生成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萃取液进行脱色压滤时采用活性炭的量为50~200克/十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向经过过滤器的滤液加入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萃取成钠盐时,采取以下控制a、萃取液PH值5.0~8.0。b、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c、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溶液向滤液中加入的时间为10分钟以上。d、加入后搅拌时间为30分钟以上。e、静置分离时间为30分钟以上。f、萃取液中青霉素效价单位为30~100万μ/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霉素钠盐制备工艺,现有技术中的青霉素钠盐的制备需先生产钾盐后再转产钠盐,工艺路线繁琐,本发明由青霉素发酵滤液经溶煤萃取得到萃取液,然后将该萃取液用活性炭脱色压滤,将脱色后的压滤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反应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萃取成钠盐后,再对萃取液用孔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耐脂溶性介质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将滤液进行共沸结晶并提取生成物。
文档编号C07D499/00GK1156148SQ9611609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7日
发明者任保民, 董军, 许红丽, 史清生, 尹德芳, 尹晓品, 张如刚, 王新凯 申请人:山东鲁抗医药企业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