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壳聚糖复合保鲜膜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特别是一种用于果蔬保鲜的保鲜膜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用于果蔬保鲜的保鲜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E膜,另一种是PVC,但由于PVC膜内含有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DEHA),DEHA等增塑剂过量迁移进入食品,食用后易致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被禁用,并被PE保鲜膜替代。
但由于这两种保鲜膜都是石油产品,无法自行降解,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这两种保鲜膜中的一些单体(如VCM、再生聚乙烯)、添加剂(如增塑剂、如油酸酰胺)会向包装的食品迁移,给人体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的安全性能不高。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PE保鲜膜不易降解,保鲜效果不好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鲜效果优良、无毒副作用、能自行降解的壳聚糖复合保鲜膜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聚糖复合保鲜膜,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该保鲜膜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 100份、乙酸溶液3000-4000份、三偏磷酸钠1_5份、硅溶胶30-50份、甘油100-200份、 油酸2-10份。
上述壳聚糖复合保鲜膜的制作工艺是1、将壳聚糖倒入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升温至40-50度并保持,搅拌至壳聚糖完全溶解,并加入三偏磷酸钠,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依次加入甘油和硅溶胶,搅拌反应0. 5小时, 最后加入油酸,搅拌反应1小时,制配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2、将上述步骤中制取的溶液均勻流布在膜载体表面,通过加热40-45°C去除溶剂并固化;3、从膜载体上剥离流延薄膜即制得壳聚糖复合保鲜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保鲜膜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壳聚糖是由大部分氨基葡萄糖和少量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 -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本发明通过化学和物理共混改性进行改善,制作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透明度、透氧系数及透湿度等优点,本发明的保鲜膜与生物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酶降解、氧化降解和酸降解,降解的最终产物为二聚、三聚葡聚糖等低聚物,不存在残留毒性问题,在果蔬鲜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壳聚糖复合保鲜膜,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该保鲜膜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000-4000份;三偏磷酸钠1-5份;食品级的三偏磷酸钠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交联,经过交联后能明显提高壳聚糖的力学强度,但过多会引起壳聚糖膜的柔软性;硅溶胶30-50份;硅溶胶与壳聚糖共混后,薄膜失水后形成-SiO-O-SiO-,能显著提高复合保鲜膜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但过多会降低壳聚糖膜的弹性,导致膜易断裂;甘油100-200份;甘油作为保湿剂和增塑料剂,少量加入能使膜的柔软性增加,但过多量会引起膜耐水性变差;油酸2-10份;油酸与壳聚糖接枝反应,能提高复合膜的防水性和抗菌性,但过量会引起膜颜色变深,透明度下降。
壳聚糖薄膜对0)2和O2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壳聚糖本身具有抗菌效果,添加油酸可以明显提高壳聚糖的抗菌特性,在低PH下对霉菌和酵母有抑制作用,对水果蔬菜有很好的保鲜性。
壳聚糖是由大部分氨基葡萄糖和少量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因壳聚糖单成分膜在某些性能方面往往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膜的机械性能欠佳,脆性大,抗水性较差及不适用于酸性环境,在保鲜膜应用方面受到了限制。
本发明通过化学和物理共混改性进行改善,制作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透明度、透氧系数及透湿度等优点。本发明的保鲜膜与生物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酶降解、氧化降解和酸降解,降解的最终产物为二聚、三聚葡聚糖等低聚物,不存在残留毒性问题,在果蔬鲜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
上述壳聚糖复合保鲜膜的制作工艺是1、将壳聚糖倒入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升温至40-50度并保持,搅拌至壳聚糖完全溶解,并加入三偏磷酸钠,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依次加入甘油和硅溶胶,搅拌反应0. 5小时, 最后加入油酸,搅拌反应1小时,制配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2、将上述步骤中制取的溶液均勻流布在膜载体表面,厚度为10-12μ,通过加热一般温度为40-45°C,去除溶剂(1%乙酸溶液)并固化;3、从膜载体上剥离流延薄膜即制得壳聚糖复合保鲜膜。
实施例1 保鲜膜A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000份、三偏磷酸钠1份、 硅溶胶30份、甘油100份、油酸2份。
实施例2:保鲜膜B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4000份、三偏磷酸钠5份、 硅溶胶50份、甘油200份、油酸10份。
实施例3:保鲜膜C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000份、三偏磷酸钠3份、 硅溶胶50份、甘油200份、油酸4份。
实施例4:保鲜膜D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500份、三偏磷酸钠2份、 硅溶胶40份、甘油150份、油酸3份。
实施例5:保鲜膜E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4000份、三偏磷酸钠4份、 硅溶胶30份、甘油100份、油酸2份。
上述五种实施例中壳聚糖采用青岛海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脱乙酰度为 90.8%,分子量为2.0\105。硅溶胶采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发水玻璃厂生产的工业用硅溶胶,含量为25%,上述五种配方的保鲜膜物理性能及保鲜性能测试如下 (1)物理性能测试测试温度为室内常温,测试设备为万能拉力机HF-932CS型,苏州恒宇品管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透光率/雾度仪M57型,德国ROSAND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透气性测试仪VAC-V2型,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透湿性测试仪70022型,美国伊利诺斯有限公司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壳聚糖复合保鲜膜,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该保鲜膜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乙酸溶液3000-4000份、三偏磷酸钠1_5份、硅溶胶30-50份、甘油100-200 份、油酸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000份、三偏磷酸钠1份、硅溶胶30份、甘油100份、油酸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4000份、三偏磷酸钠5份、硅溶胶50份、甘油200份、油酸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000份、三偏磷酸钠3份、硅溶胶50份、甘油200份、油酸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3500份、三偏磷酸钠2份、硅溶胶40份、甘油150份、油酸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 乙酸溶液4000份、三偏磷酸钠4份、硅溶胶30份、甘油100份、油酸2份。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保鲜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1)、将壳聚糖倒入1%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升温至40-50度并保持,搅拌至壳聚糖完全溶解,并加入三偏磷酸钠,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依次加入甘油和硅溶胶,搅拌反应0. 5小时,最后加入油酸,搅拌反应1小时,制配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2)、将上述步骤中制取的溶液均勻流布在膜载体表面,通过加热40-45°C去除溶剂并固化;(3)、从膜载体上剥离流延薄膜即制得壳聚糖复合保鲜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复合保鲜膜及其制作工艺,它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该保鲜膜的组分及重量组分为壳聚糖100份、1%乙酸溶液3000-4000份、三偏磷酸钠1-5份、硅溶胶30-50份、甘油100-200份、油酸2-10份,通过化学和物理共混改性进行改善,制作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透明度、透氧系数及透湿度等优点,本发明的保鲜膜与生物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酶降解、氧化降解和酸降解,降解的最终产物为二聚、三聚葡聚糖等低聚物,不存在残留毒性问题,在果蔬鲜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C08K3/32GK102504351SQ20111034283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彭, 李新芳, 柳孟良, 涂志刚, 程峥嵘, 赵素芬 申请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