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甲氧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693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特种胺类产品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邻甲氧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邻甲氧基环己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体,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医药中间体和新型化工助剂,有关邻甲氧基环己胺合成方法和物性方面的数据均未检索到。

目前国内未有合成技术方面的报道。其制备方法还处于探索开发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副产物少,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生产的邻甲氧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邻甲氧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邻甲氧基环己醇(别名环己二醇单甲醚)与氨气、氢气混合预热气化;

(2)预热气化后的混合物进入反应器,以cu-co-ni/al2o3为催化剂进行反应;

(3)反应后物料进行冷凝冷却和气液分离,气相经循环进入反应器循环利用;液相进入精馏塔分离提纯邻甲氧基环己胺,分离出来的氨气、邻甲氧基环己醇返回反应器;

其中,步骤(2)的反应条件包括:压力为常压-1.5mpa,温度为110-260℃,醇液态空速为0.2-2.0h-1,氨醇摩尔比为3.0-10:1,氢醇摩尔比为1.5-8.0:1,催化剂用量为0.2-2.0m3醇/(hr·m3催化剂);

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cu-co-ni/al2o3催化剂的组成包括:cu为1.0-35.0wt%,co为1.0-20.0wt%,ni为1.0-30.0wt%,la为0.005-0.3wt%,mg为0.01-0.7wt%,na为0.01-0.5wt%,其余为al2o3。

优选地,以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cu-co-ni/al2o3催化剂的组成包括:cu为2.0-20.0wt%,co为2.0-15.0wt%,ni为2.0-20.0wt%,la为0.005-0.3wt%,mg为0.01-0.7wt%,na为0.01-0.5wt%,其余为al2o3。

优选地,步骤(2)的反应条件包括:压力为0.3-1.2mpa,温度为120-220℃,醇液态空速为0.3-1.1h-1,氨醇摩尔比为3.0-9.0:1,氢醇摩尔比为3.0-6.5.0:1,催化剂用量为0.3-1.0m3醇/(hr·m3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反应在气相进行,优选采用连续式过程。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cu-co-ni/al2o3催化剂中的金属活性组份通过相应的硝酸盐和/或碳酸盐负载于载体上并经加氢还原活化获得。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邻甲氧基环己醇由计量泵打入预热器并与氨气、氢气混合预热后气化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后物料进行冷凝冷却、气液分离;气相经循环压缩机压缩循环利用,液相进入精馏塔分离提纯:邻甲氧基环己胺作为产品采出;氨气、邻甲氧基环己醇返回到进料系统,并补充一定量的氢气、氨和邻甲氧基环己醇,以维持氨、氢、邻甲氧基环己醇的摩尔比;废水提纯至排放标准排放。该方法以cu-co-ni/al2o3催化剂为催化剂;其中cu-co-ni/al2o3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0-35.0%,co为1.0-20.0%,ni为1.0-30.0%,la为0.005-0.3%,mg为0.01-0.7%,na为0.01-0.5%,其余为al2o3。该反应在气相进行,采用连续式过程,其具体操作条件为压力:常压-1.5mpa,温度为110-260℃,醇液态空速为0.2-2.0h-1,氨醇摩尔比为3.0-10:1,氢醇摩尔比为1.5-8.0:1,催化剂用量为0.2-2.0m3醇/(hr·m3催化剂)。该方法实行闭路循环,物料循环利用。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以邻甲氧基环己醇为原料连续催化氨化脱水合成邻甲氧基环己胺。工艺流程简单,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副产物少,分离流程简明,能耗、原料消耗低,产品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中所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经mgo和na2o改性的γ-氧化铝与一定比例的硝酸铜、硝酸钴、硝酸镍、硝酸镧的混合溶液充分浸渍、常温晾干后120℃干燥5小时再在430-480℃焙烧8小时、自然降温即得所需的负载型催化剂。

编号a1: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0.0%,co为7.0%,ni为15.0%,la为0.05%,mg为0.07%,na为0.1%,其余为al2o3。

编号a2: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0.0%,co为12.0%,ni为15.0%,la为0.05%,mg为0.07%,na为0.1%,其余为al2o3。

编号a3: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20.0%,co为8.0%,ni为15.0%,la为0.1%,mg为0.07%,na为0.1%,其余为al2o3。

编号a4: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5.0%,co为7.0%,ni为15.0%,la为0.15%,mg为0.07%,na为0.25%,其余为al2o3。

编号a5: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5.0%,co为8.0%,ni为15.0%,la为0.15%,mg为0.1%,na为0.05%,其余为al2o3。

编号a6:工业用cu-c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重量比)为:cu为18.0%,co为7.0%,ni为10.0%,la为0.15%,mg为0.1%,na为0.1%,其余为al2o3。

实施例1-11

将催化剂装入直径为38×4.5mm,长度1350mm的不锈钢反应器。反应器中设置∮5×0.5mm的不锈钢测温套管,催化剂装填高度为780mm,催化剂装填量为500ml。氮气置换后通氢气对催化剂进行升温活化,氢气量3500ml/min,活化温度370-450℃,活化压力0.1mpa,维持8小时,降温至反应温度。

将邻甲氧基环己醇由计量泵打入预热器并与氨气、氢气混合预热,气化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物料经冷凝冷却、气液分离;气相经循环压缩机压缩循环利用,液相进入精馏塔分离提纯:邻甲氧基环己胺作为产品采出;氨气、邻甲氧基环己醇返回到进料系统,并补充一定量的氢气、氨和邻甲氧基环己醇,以维持氨、氢、邻甲氧基环己醇的摩尔比;废水提纯至排放标准排放。

反应原料为上进下出,从反应器底部流出的物料经冷凝冷却后进入分离器中,气相氨、氢从分离器顶部排出,底部液相定时取样,用气相色谱分析组成。

具体原料和反应条件及结果列于下表1。反应目标生成物经标样比对和气-质联用分析定性确定为邻甲氧基环己胺。

表1

由表1中数据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邻甲氧基环己胺,能够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较好的选择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