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982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



背景技术:

目前,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医药产品的外包装大多使用泡罩包装。泡罩包装是将产品封合在透明塑料薄片形成的泡罩与封底(用纸板、塑料薄膜或薄片,铝箔或他们的复合材料制成)之间的一种包装方法。现有的这种封底基本上都是采用复合铝箔,现有的这种复合铝箔性能上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具有热封温度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印刷层、外膜层、第一粘合胶层、铝箔层、第二粘合胶层和热封层,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15~125微米,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00~120份、ABVN10~12份、去离子水20~30份、二元共聚聚丙烯50~60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5~8份、偶氮甲酰胺5~10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5~10份、E-12环氧树脂30~40份、反应性稀释剂5~10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0~25份、丁内酯10~15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0~1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00份、ABVN10份、去离子水20份、二元共聚聚丙烯50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5份、偶氮甲酰胺5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5份、E-12环氧树脂30份、反应性稀释剂5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0份、丁内酯10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0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50份、ABVN11份、去离子水25份、二元共聚聚丙烯58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7份、偶氮甲酰胺9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8份、E-12环氧树脂35份、反应性稀释剂8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3份、丁内酯13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20份、ABVN12份、去离子水30份、二元共聚聚丙烯60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8份、偶氮甲酰胺10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10份、E-12环氧树脂40份、反应性稀释剂10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5份、丁内酯15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具有热封温度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印刷层、外膜层、第一粘合胶层、铝箔层、第二粘合胶层和热封层,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15~125微米,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00份、ABVN10份、去离子水20份、二元共聚聚丙烯50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5份、偶氮甲酰胺5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5份、E-12环氧树脂30份、反应性稀释剂5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0份、丁内酯10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0份。

实施例二:

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50份、ABVN11份、去离子水25份、二元共聚聚丙烯58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7份、偶氮甲酰胺9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8份、E-12环氧树脂35份、反应性稀释剂8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3份、丁内酯13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3份。

实施例三:

所述热封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低密度聚乙烯120份、ABVN12份、去离子水30份、二元共聚聚丙烯60份、水性有机硅消泡剂8份、偶氮甲酰胺10份、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10份、E-12环氧树脂40份、反应性稀释剂10份、三元氯醋共聚物25份、丁内酯15份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品泡罩包装用铝箔,具有热封温度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