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脱水葡萄糖醇的测定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7672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1,5‑脱水葡萄糖醇的测定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1,5-脱水葡萄糖醇的测定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又称1,5-脱水山梨醇,是吡喃葡萄糖的C1脱氧形式,其含量在多元醇糖类物质中仅次于葡萄糖。1,5-AG分布在组织和循环血液中,在血浆中以非结合形式存在,分子量大,亲水性,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但99%的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正常人尿中1,5-AG含量甚少,血中浓度相对稳定。高糖状态下滤出的葡萄糖与1,5-AG在近曲小管竞争性重吸收,由于尿糖排出过多而影响1,5-AG的重吸收,尿中排除量增加,血中浓度降低。当血糖高于肾糖阈时,而出现血中的1,5-AG水平下降。临床证明:糖尿病血清中1,5-AG水平比血清葡萄糖、HbA1c和果糖胺(FA)更敏感,具体如下:糖尿病人血清中1,5-AG显著降低,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4.5%和93.1%;若取特异性在同一水平,HbA1c和FA的敏感性仅为67.5%和64.6%。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时,血清中1,5-AG的回升率十分稳定,不受治疗方法、性别、年龄、体重、患病时间和血清中1,5-AG起初的含量影响,回升幅度明显大于HbA1c和FA,能更灵敏,更确切地反映较短时间内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是糖尿病监护中的良好指标,尿毒症时血清中1,5-AG水平降低,作为糖尿病监护和辅助诊断指标,不适用于尿毒症病人。2型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而影响1,5-AG的重吸收,使得血中浓度下降。(3)对于DM监测指标,目前有HbA1C是反映过去1-2个月平均血糖的长期指标;果糖胺是反映前2-3周的中期指标;血糖仅仅反映血中的瞬间水平;而1,5-AG是反映1-2周的短期指标,使得对DM监测更加完整。目前国内测定1,5-脱水葡萄糖醇的方法主要有:(1)酶法,该方法反应时间长,设备要求高,且酶是蛋白质,易受环境影响。(2)化学发光法,该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不稳定,重复性较差。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1,5-脱水葡萄糖醇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快速灵敏、准确性好、特异性高、稳定性好、液体双试剂操作简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酶偶联-两点法,适用于临床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手工加样品、试剂)的1,5-脱水葡萄糖醇测定试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1,5-脱水葡萄糖醇的测定试剂,由R1试剂和R2试剂构成,所述的R1试剂是由4-氨基安替比林(4-AAP)溶解于添加有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盐(PEP)、三磷酸腺苷(ATP)、抗坏血酸氧化酶(ASOD)、2-N-吗啉乙磺酸(MES)的纯化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所述的R2试剂是由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HEPES)溶解于添加有吡喃糖化酶(PROD)、辣根过氧化物酶(HRP)、3-羟-2,4,6三碘苯(HTIB)的纯化水中所形成的溶液。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R1试剂中,4-氨基安替比林(4-AAP)的浓度为1mmol/L,葡萄糖激酶(GK)的浓度为8KU/L,丙酮酸激酶(PK)的浓度为3KU/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盐(PEP)的浓度2mmol/L,三磷酸腺苷(ATP)的浓度为0.5mmol/L,抗坏血酸氧化酶(ASOD)的浓度为1KU/L,2-N-吗啉乙磺酸(MES)浓度为100mmol/L。所述的R2试剂中,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HEPES)浓度为200mmol/L,吡喃糖化酶(PROD)浓度为50KU/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浓度为6KU/L,3-羟-2,4,6三碘苯(HTIB)浓度为4mmol/L。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特征1,5-脱水葡萄糖醇测定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R1试剂配制:向纯化水中加入葡萄糖激酶,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丙酮酸激酶,搅拌至溶解;加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盐,搅拌至溶解;加入三磷酸腺苷,搅拌至溶解;加入抗坏血酸氧化酶,搅拌至溶解;加入2-N-吗啉乙磺酸,搅拌至溶解;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三磷酸腺苷,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搅拌后定容;(2)R2试剂配制:向纯化水中加入吡喃糖化酶,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搅拌至溶解;加入3-羟-2,4,6三碘苯搅拌至溶解,加入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搅拌后定容;(3)对上述制备的R1试剂、R2试剂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测定。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速度为450转/分。搅拌速度过高会导致剪切力过大,影响所配制溶体的表面张力和粘合力,搅拌速度过低则影响其混配效果,控制在450转/分时,在确保搅拌剪切适中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内所添加物质的融合。步骤(1)中,所述的纯化水的初始体积为800ml,定容体积为900ml。定容前后体积变化在20-30%,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内所添加其他物质良好的融合性,确保所配置的R1试剂浓度、溶液稳定性最佳。步骤(2)中,所述的纯化水的初始体积为200ml,定容体积为300ml。定容前后体积变化在40-50%,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内所添加其他物质良好的融合性,确保所配置的R2试剂浓度、溶液稳定性最佳。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申请为通过葡萄糖激酶(GK)将样品中葡萄糖(GLU)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G6P),并通过系统中的丙酮酸激酶(PK)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盐(PEP),建立ATP再生系统,确保GLU向G6P转化,以消除葡萄糖对测定的干扰,样品中1,5-AG随即进入ATP反应系统,经吡喃糖氧化酶(PROD)作用,被氧化成1,5-脱水果糖(1,5-AE)和H2O2,后者再辣根氧化物酶(HRP)催化下,借4-AAP和HTIB显色系统,生成有色物质,引起在规定的波长下的吸光度升高,从而测定出样品中1,5-AG的含量。(1)灵敏度评价试验根据GB/T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中对“分析灵敏度”检测的要求,以试剂盒在规定参数下对分析灵敏度评价用样本进行检测产生的吸光度改变,换算为n单位的吸光度的差值(ΔA)作为分析灵敏度。分析灵敏度评价试验对分析灵敏度评价用样本重复测定20次。评估结果:分析灵敏度142μmol/L吸光度差值(ΔA)≥0.0150ABS。(2)线性范围评价试验根据GB/T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和《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线性范围(征求意见稿)》中的建议,对试剂线性范围进行验证时,在待验证线性范围内选择5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次。(3)精密度评价试验精密度评价包括重复性和批间差,且至少评估二个浓度水平样本的精密度,其中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因此,重复性评价采用在重复性条件下,用二个浓度水平的控制物质(其中一个浓度接近医学决定水平)测试,每个浓度重复测试10次;批间差评价采用二个浓度水平的控制物质(其中一个浓度接近医学决定水平)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盒,每个批号测试3次。(4)准确度评价试验用不少于40个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人源样品,以指定的分析系统作为比对方法,每份样品按待测试剂操作方法及比对方法分别检测。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两组结果的相关系数(r)及每个浓度点的相对偏差。评估结果:三批试剂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8%;相对偏差≤10%,试剂线性可达304.5μmol/L,分析灵敏度142μmol/L吸光度差值(ΔA)≥0.0150ABS。本发明利用酶偶联-两点法测定1,5-脱水葡萄糖醇的方法,其优点是快速灵敏,准确性好,特异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可适用于临床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抗原-吸光度曲线图;图2为本申请中抗体-吸光度曲线图;图3为本申请中测定试剂的准确度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主要试剂:R1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4-AAP):1mmol/L。;葡萄糖激酶(GK):8KU/L;丙酮酸激酶(PK):3KU/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盐(PEP):2mmol/L;三磷酸腺苷(ATP):0.5mmol/L;抗坏血酸氧化酶(ASOD):1KU/L;2-N-吗啉乙磺酸(MES):100mmol/L。R2试剂: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HEPES):200mmol/L;吡喃糖化酶(PROD):50KU/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6KU/L;3-羟-2,4,6三碘苯(HTIB):4mmol/L。1)R1试剂的配制①将800ml纯化水加入到适当容器中。②开启电动搅拌器,搅拌速度均为450转/分。③称取7.2KU葡萄糖激酶加入上述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④称取2.7KU丙酮酸激酶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⑤称取0.38g酸烯醇式丙酮酸盐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⑥称取0.25g三磷酸腺苷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⑦称取0.9KU抗坏血酸氧化酶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⑧称取17.63g2-N-吗啉乙磺酸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⑨称取0.21g4-氨基安替比林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⑩搅拌十分钟以上。定容至900ml。2)R2试剂的配制①将200ml纯化水加入到适当容器中。②开启电动搅拌器,搅拌速度均为450转/分。③称取5KU吡喃糖化酶加入上述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④称取0.6KU辣根过氧化物酶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⑤称取0.15g3-羟-2,4,6三碘苯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⑥称取4.83g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⑦搅拌十分钟以上。⑧定容至300ml。3)试剂检验①仪器配置:仪器使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测定参数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在仪器中设定,基本测定参数如下:a.方法:两点法,反应方向:向上;波长:505nm(主)/700nm(副),温度37℃。b.比色杯光径:1cm;R1试剂:180μl,R2试剂:60μl,样品:10.7μl。B.第一测光点:在R1加入后5分钟读取;第二测光点:在R2加入后5分钟读取。②试剂外观检查:目测检查。③装量检查:用通用量具测量。④试剂空白测定: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为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测试主波长下,记录测试启动时吸光度(A1试剂)和约5分钟后的吸光度(A2试剂),A2即为工作试剂的空白吸光度。⑤线性范围测定:取接近线性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样本系列。以H值与稀释比例计算出预期值。稀释方法参照表1所示(根据高值的大小可相应调整稀释梯度)。表1样本稀释表实施例12345生理盐水(ml)00.50.50.50.5高值标本H(ml)10.50.50.50.5稀释比例原倍1/21/41/81/16表1中:实施例1样本的浓度为已知定值CH,实施例2-5样本浓度按公式:样本浓度=CH×稀释比例,计算作为预期值,将稀释好的样本系列充分混匀,在校正后的测定系统上按从低值到高值顺序平行测定2次,均值作为对应实施例样本实测值(如2次测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应剔除重测)。统计学分析:以预期值为横坐标,样本实测值为纵坐标作图及直线回归分析,确定线性区间计算出直线方程y=a+bx及相关系数,当相关系数r≥0.990时为线性良好。数据分析处理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相关公式如下:式中,C:浓度;V:容积;b:回归线的斜率;∣a∣:回归线截距的绝对值;r:相关系数;Xi:各管预期值;Yi:各管测定值;i:1、2、3.……、n;n:测定样本数。⑥精密度测定:a.重复性测定:用临床标本或质控血清测试试剂盒,重复测试10次,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按如下公式计算变异系数(CV)。与变异系数CV(%):式中:——待测血清样本的均值;Xi——测定血清样本的测定结果;n——测定次数;CV——变异系数。b.批间差测定取三个批号送检试剂,每个批号取3瓶,分别测定1份临床样本或质控血清,可选用罗氏质控品,分别计算9份试剂测定均值和每个批号3份试剂的测定均值并用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三个批号试剂测定的变异系数。相关公式如下:式中:——中的最大值;——中的最小值;——总均值。⑦准确性测定:相对偏差B≤10%⑧分析灵敏度:用已知浓度或活性的样品测试试剂盒,记录在试剂盒规定参数下产生的吸光度改变,换算为n单位的吸光度差值(ΔA)。根据表1计算得到的预期值、实测值、变异系数CV、批间极差、相对偏差B以及吸光度差值ΔA汇总入表2。表2测试结果汇总表表3分析灵敏度对照表(1-20为平行实验序号)123456789100.01760.01680.01650.01850.01720.01730.01770.01790.01810.0192111213141516171819200.01820.01850.01760.01690.01790.01770.01770.01790.01720.0181表4批内重复性对照表表5批间精密度对照表评估结果及表2、3、4、5的结果表明:三批试剂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8%;相对偏差≤10%,试剂线性可达304.5μmol/L,分析灵敏度142μmol/L吸光度差值(ΔA)≥0.0150ABS。本申请利用酶偶联-两点法测定1,5-脱水葡萄糖醇的方法,其优点是快速灵敏,准确性好,特异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可适用于临床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