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8754阅读:3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一种气传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且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目前,采取药剂处理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措施。而在新型药剂推广之前,通常需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田间药效常规法测定该药剂对小麦赤霉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培养基(Medium)是人工将多种营养物质按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需要配制成的一种营养基质,是在室内人工培养微生物的物质基础。目前,通常会使用PDA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但真菌复杂多样,不同个体间的代谢过程往往有所差异,对于相应培养基也有特殊的要求。PDA培养基作为通用培养基,并不完全适宜小麦赤霉菌菌丝的生长。采用常规的PDA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时间较长,一般为4-5天,使得培养基的能耗大,而且污染的风险也相对增加。因此,有必要研发培养效率更高的培养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能缩短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时间。同时,提供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用该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160-240份,蔗糖16-24份,琼脂12-24份,苹果8-14份,番茄8-12份,面粉7-12份,食用玫瑰花瓣1-5份,蒸馏水1000份。

优选地,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185-220份,蔗糖19-21份,琼脂15-17.5份,苹果8-10份,番茄8-9份,面粉8-9份,食用玫瑰花瓣1-3份,蒸馏水1000份。

优选地,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200份,蔗糖20份,琼脂16份,苹果8份,番茄8份,面粉8.5份,食用玫瑰花瓣1份,蒸馏水1000份

优选地,上述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为平板培养基。

一种上述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紫薯、苹果、番茄、食用玫瑰花瓣洗净,紫薯、苹果、番茄切碎成块,块茎小于1cm,和食用玫瑰花瓣一起在沸水煮15分钟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将面粉,蔗糖,琼脂依次加入到紫薯滤液中;

(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分装至三角瓶中,封口,灭菌后冷却备用。

步骤(1)中所述的纱布为不少于2层的医用纱布。

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为121℃、1.05×105 Pa,灭菌20min。

采用上述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培养基熔化,并倒入培养皿制成培养平板;

(2)活化小麦赤霉菌:使用PDA培养基活化保存的小麦赤霉菌菌株,25℃人工气候箱中培养5天后,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处打取菌饼,再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至新的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5℃,菌丝面朝下,培养时间为4-5天;

(3)从步骤(2)活化的小麦赤霉菌中挑取小麦赤霉菌菌丝接种在步骤(1)所述的培养平板上进行培养,完成菌丝的接种、培养。

所述步骤(1)中培养皿的直径为9cm。

所述步骤(3)中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30-38h,培养环境为黑暗培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配方中没有添加其他真菌和细菌抑制药物,组分简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利于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快速生长;

(2)所述培养基能缩短了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时间,采用常规PDA培养基的培养方法,赤霉菌菌丝长满培养皿要5-6天,而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使小麦赤霉菌菌丝长满培养皿只需要30-38h,培养时间缩短,可减少污染和培养基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PDA培养基小麦赤霉菌接种两天后生长情况示意图;

图2:PDA培养基小麦赤霉菌接种三天后生长情况示意图;

图3:实施例3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接种24h后生长情况示意图;

图4:实施例3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接种30h后生长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小麦赤霉菌菌丝快速生长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1.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160g,蔗糖24g,琼脂12g,苹果8g,番茄8g,面粉12g,食用玫瑰花瓣5g,蒸馏水1000g。

2.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紫薯、苹果、番茄、食用玫瑰花瓣,面粉,蔗糖,琼脂,蒸馏水,将紫薯、苹果、番茄、食用玫瑰花瓣洗净,紫薯、苹果、番茄切碎成块,块茎小于1cm,和食用玫瑰花瓣一起在沸水煮15分钟后,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将面粉,蔗糖,琼脂依次加入到滤液中,将得到的溶液分装至三角瓶中,用棉花塞封口,在121℃、1.05×105 Pa的灭菌锅中灭菌20min,冷却,即得到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

实施例2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240g,蔗糖16g,琼脂24g,苹果14g,番茄12g,面粉7g,食用玫瑰花瓣3g,蒸馏水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紫薯200g,蔗糖20g,琼脂16g,苹果8g,番茄8g,面粉8.5g,食用玫瑰花瓣1g,蒸馏水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

市售PDA培养基,其成分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 15g,自来水1000毫升。

实施例4

小麦赤霉菌菌丝的培养

(1)将实施例1-3制备的培养基熔化,各取20mL倒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制成培养平板;

(2)活化小麦赤霉菌

使用PDA培养基活化保存的小麦赤霉菌菌株,25℃人工气候箱中培养5天后,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处打取菌饼,再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至新的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5℃,菌丝面朝下,培养时间为5天;

(3)接种小麦赤霉菌

为使试验误差受人为操作的影响较小,接种时使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临近处打取菌饼,并用接种针将小麦赤霉菌菌丝分别接种到新的PDA培养基和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培养基中央,进行6次重复,25℃培养30h,培养环境为黑暗培养。

(4)试验结果的比较

30h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记录菌丝量(菌丝薄厚疏密)。

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的生长状态良好。其中,在24h和30h时,实施例3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小麦赤霉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示意图分别见图3和图4。

表1 30h时小麦赤霉菌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培养基,在小麦赤霉菌菌丝接种后,在30h培养时间时即可形成直径较大,小麦赤霉菌基本长满培养皿;而在PDA培养基上接种的小麦赤霉菌菌丝,在30h时形成的菌落直径只有2.18cm。

将PDA培养基上接种的小麦赤霉菌菌丝继续培养,培养至2天(48h)时,其菌落生长情况示意图如图1所示,培养3天时,其菌落生长情况示意图如图2所示,培养3天时,其菌落直径为5.78cm,菌丝整体边缘较厚,中间疏薄。而实施例3制备的培养基,在接种小麦赤霉菌菌丝后的24h和30h时,其菌落生长情况分别见图3和图4所示。可见,实施例3的培养基在接种小麦赤霉菌菌丝后,菌丝能在较短的时间长满培养皿,培养时间明显缩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