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769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简称IDA)是世界性的营养问题,是严重危害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常见的营养性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5~6亿人患IDA,我国营养性贫血患者中有95.65%为IDA。2001年国家教育部对我国7~14岁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患IDA的学生比例高达27%,证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态令人堪扰。经研究发现,IDA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发病的原因是食物中铁含量不足,以及铁的来源大多数是植物性食品,吸收利用率低。

小肽亚铁血红素是天然的新型生态铁制剂,是为人类迄今所知最为理想的抗贫血药物,具有:⑴Fe2+含量高、稳定性好;⑵口感好;⑶极佳的吸收利用率。小肽亚铁血红素能有效防治IDA(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治疗IDA的总有效率达到96.2%,显著高于其它任何态型的铁制剂。小肽亚铁血红素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强化剂而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合理,资源利用率高,制备的小肽亚铁血红素的质量好且口感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血:在屠宰车间,用管式真空采血刀迅速收集动物血液,将收集到的血液存放在收集袋或可密封容器中;

(2)抗凝:采血前将抗凝剂和抗坏血酸分别按采血量的2%-15%和0.045%-0.048%加到收集袋或可密封容器中;

(3)静置分离:搅拌混匀后,静置100-150分钟,用虹吸法将上层显浅红色的血浆与下层深红色的血细胞分离;

(4)离心分离:将静置分离出的血细胞液,在4500r/m的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去除上层血浆,进一步浓缩了红细胞;

(5)溶血:将经离心浓缩的红细胞放入-20℃的冷库中冷冻2-4小时,取出,将冷冻的血细胞在50℃-54℃的温水浴中溶血,反复3-4次;

(6)超声波破碎:将溶血液放入超声波装置中进行破碎8-12min,同时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

(7)过滤:将混合液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器,去除膜组分基质蛋白,得到较纯的血红蛋白液;

(8)酶解:在惰性气氛中用复合蛋白酶分步逐级控制酶解,得小肽亚铁血红素,采用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分步控制酶解,加入胰蛋白酶的工艺参数PH7.0-7.5,温度45-48℃,时间2-3小时,加入风味蛋白酶的工艺参数为PH6.0-6.5,温度52-54℃,时间3-4小时,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工艺参数为PH6.5-7.0,温度49-51℃,时间3-4小时,酶解完成后,灭酶,得到酶解溶液;

(9)抗氧促吸收:向酶解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和酪蛋白磷酸肽组成混合物;

(10)喷雾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

(11)分离结晶:将步骤3中静置分离出的血浆和步骤4中离心分离出的血浆混合,将混合的血浆减压蒸馏至干,按蒸干的残留物(g):盐酸(ml)=1:7的质量体积比,往蒸干的残留物中加入浓度为21-25%的盐酸溶液,升温至80-100℃,搅拌回流2-5h,降温至5-10℃静置结晶2-8h,过滤,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晶体,用水洗涤后干燥,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

(12)混合成型:将步骤10中制得的小肽亚铁血红素和步骤11中制得的小肽亚铁血红素混合,利用磨粉装置磨粉,然后利用振动筛进行筛分,未通过筛孔的粉末颗粒重新回到磨粉机中进行磨粉操作,通过筛孔的粉末为粉末状小肽亚铁血红素成品。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2中的抗凝剂为EDTA和肝素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8中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与血红蛋白液的质量比分别为8:100、9:100、3:100。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9中抗坏血酸和酪蛋白磷酸肽与酶解溶液的质量比分别为3:100和1:5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合理,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太亚铁血红素的提取率,资源利用率高,制备的小肽亚铁血红素的质量好、口感佳,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血:在屠宰车间,用管式真空采血刀迅速收集动物血液,将收集到的血液存放在收集袋或可密封容器中;

(2)抗凝:采血前将抗凝剂和抗坏血酸分别按采血量的2%-15%和0.045%-0.048%加到收集袋或可密封容器中;

(3)静置分离:搅拌混匀后,静置100-150分钟,用虹吸法将上层显浅红色的血浆与下层深红色的血细胞分离;

(4)离心分离:将静置分离出的血细胞液,在4500r/m的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去除上层血浆,进一步浓缩了红细胞;

(5)溶血:将经离心浓缩的红细胞放入-20℃的冷库中冷冻2-4小时,取出,将冷冻的血细胞在50℃-54℃的温水浴中溶血,反复3-4次;

(6)超声波破碎:将溶血液放入超声波装置中进行破碎8-12min,同时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

(7)过滤:将混合液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器,去除膜组分基质蛋白,得到较纯的血红蛋白液;

(8)酶解:在惰性气氛中用复合蛋白酶分步逐级控制酶解,得小肽亚铁血红素,采用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分步控制酶解,加入胰蛋白酶的工艺参数PH7.0-7.5,温度45-48℃,时间2-3小时,加入风味蛋白酶的工艺参数为PH6.0-6.5,温度52-54℃,时间3-4小时,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工艺参数为PH6.5-7.0,温度49-51℃,时间3-4小时,酶解完成后,灭酶,得到酶解溶液;

(9)抗氧促吸收:向酶解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和酪蛋白磷酸肽组成混合物;

(10)喷雾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

(11)分离结晶:将步骤3中静置分离出的血浆和步骤4中离心分离出的血浆混合,将混合的血浆减压蒸馏至干,按蒸干的残留物(g):盐酸(ml)=1:7的质量体积比,往蒸干的残留物中加入浓度为21-25%的盐酸溶液,升温至80-100℃,搅拌回流2-5h,降温至5-10℃静置结晶2-8h,过滤,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晶体,用水洗涤后干燥,得到小肽亚铁血红素;

(12)混合成型:将步骤10中制得的小肽亚铁血红素和步骤11中制得的小肽亚铁血红素混合,利用磨粉装置磨粉,然后利用振动筛进行筛分,未通过筛孔的粉末颗粒重新回到磨粉机中进行磨粉操作,通过筛孔的粉末为粉末状小肽亚铁血红素成品。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2中的抗凝剂为EDTA和肝素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8中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与血红蛋白液的质量比分别为8:100、9:100、3:100。

进一步,所述方法中的步骤9中抗坏血酸和酪蛋白磷酸肽与酶解溶液的质量比分别为3:100和1:50。

该从动物血液提取小肽亚铁血红素的生产方法步骤合理,通过分离结晶对分离出的血浆进行二次的小肽亚铁血红素的提取,有效的提高小肽亚铁血红素的提取率,使得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在抗凝和抗氧促吸收过程中增加抗坏血酸,抗凝过程中添加抗凝剂能够有效的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中制得的产品的质量,从而从材料上为制备的小肽亚铁血红素的质量提供保证;在抗氧促吸收过程中添加EDTA能够促进小肽亚铁血红素被人体小肠吸收;利用溶血和超声波破碎两个步骤有效的提高了红细胞的破碎效果,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提高血红蛋白液的提取率;酶解中使用到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使得血红蛋白液能够被充分酶解,提升生产的小肽亚铁血红素的口感。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