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酒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6441阅读:3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子酒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酒类饮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白酒。现有技术又对白酒进行了大量开发研究,从而制备了各种各样的白酒类饮料,如坚果类白酒、花类白酒、中草药白酒等等。松子酒即为坚果类白酒的一种。然而现有方法制备得到的松子酒存在白酒口感不纯正、松香不醇的缺点,所以针对现有松子酒的缺点,本发明预提供一种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迷人松香味的松子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子酒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计,将松子22~28%、糯红高粱45~55%、大米8~12%、糯米10~15%混匀,上甑,蒸熟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大曲混匀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后酒度降至38~52度即得松子酒。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松子25%、糯红高粱50%、大米10%、糯米15%。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松子需进行破碎。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大曲的加入量为松子、糯红高粱、大米和糯米总重量的25~30%。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发酵时间为90~120d。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中,所述的储存时间为400~500d。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由上述制作方法制备得到的松子酒。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以及控制各原料的添加量,制备得到了色泽微黄的松子酒。本发明松子酒具有酒香与松香融合协调、口感纯正等优点。且本发明松子酒的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松子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计,将松子22~28%、糯红高粱45~55%、大米8~12%、糯米10~15%混匀,上甑进行蒸煮,原料完全蒸熟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大曲混匀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后酒度降至38~52度即得松子酒。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如果将松子加入量较多,所得酒液较油腻,口感不纯正;如果松子加入量较低,所得白酒香味成分不足。所以,本发明各原料添加比例为松子22~28%、糯红高粱45~55%、大米8~12%、糯米10~15%。优选为,松子25%、糯红高粱50%、大米10%、糯米15%。

为了保证松子营养成分在发酵过程中很好的融入白酒体系中,所述松子需进行破碎。

为了保证所有原料充分发酵、糖化,所述大曲的加入量为松子、糯红高粱、大米和糯米总重量的25~30%。且所述发酵时间为90~120d。

为了保证充分去除蒸馏酒中的腥味,同时释放所有酒香味,且在储存的过程中将酒液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吸附掉,所述储存时间为400~500d。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作方法制备得到的松子酒,其性能指标满足GB/T10781.1-2006,制备得到的松子酒具有色泽微黄、口感纯正的特点,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等优点。

实施例1

将破碎的松子25%、糯红高粱50%、大米10%、糯米15%混匀,上甑,蒸煮120min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25%大曲,拌匀后发酵90d以上;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500d左右,将储存好的原浆酒(65度)降度至52度。

感官鉴定:本实施例所得酒液色泽微黄、口感纯正、松香味迷人。

实施例2

将破碎的松子28%、糯红高粱48%、大米12%、糯米12%混匀,上甑,蒸煮120min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25%大曲,拌匀后发酵90d以上;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500d左右,将储存好的原浆酒(65度)降度至45度。

感官鉴定:本实施例所得酒液色泽微黄、口感纯正、松香味迷人。

对比例1

将破碎的松子40%、糯红高粱35%、大米10%、糯米15%混匀,上甑,蒸煮120min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25%大曲,拌匀后发酵90d以上;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500d左右,将储存好的原浆酒(65度)降度至52度左右。

感官鉴定:这种制作方案酿造出的白酒比较油腻,不适合饮用。

对比例2

将破碎的松子30%、糯红高粱50%、大米10%、糯米10%混匀,上甑,蒸煮120min后出甑,摊晾至室温,再加入25%大曲,拌匀后发酵90d以上;发酵结束后进行蒸馏,蒸馏酒储存500d左右,将储存好的原浆酒(65度)降度至52度左右。

感官鉴定:这种制作方案酿造出的白酒一般油腻,口感不纯正,不适合饮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