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589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酿造技术的发展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到元代出现了蒸馏酒,人们利用天锅将发酵后粮谷内的酒精与呈香呈味物质混合蒸馏出来,形成了现有的白酒风格。建国后经过粮食物质匮乏的时代,对于白酒的酿造单位粮食的出酒率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古法天锅出酒率低,白酒的蒸馏逐渐由高温天锅流酒演变成了现代的低温冷凝流酒,这种进化提高了白酒的产量,从口味上保留了白酒中低沸点的呈香物质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部分低沸点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醛类,这也是头酒为什么需要分开储藏和白酒需要储藏陈化方可饮用的原因。

如今的酿造设备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体积庞大,移动不便,无法满足家用需求。二、多为液态法酒醪用蒸酒设备,蒸出酒口感较差。三、现有酿造设备均为低温流酒,有害杂质不能得到充分挥发,老熟陈化期较长。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白酒市场的跌宕起伏,人们对于回归传统酿造白酒的期盼愈加浓厚。

传统的酿造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个性化,差异化,小型化的市场需求。是故我方历经3年调研研发,借鉴传统古法酿造设备原理并予以改良,特推出古法固态法家庭蒸酒小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体积小,分体式设计,便于携带;采用传统高温流酒原理,老熟陈化期短,便于饭店家庭使用;提供酒糟使用固态法发酵,在保证出酒率稳定的同时也保证了酒体的整体风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包括天锅、甑桶;天锅放置于甑桶的上端;

天锅包括上锅、外壁、聚酒盘、流酒管,上锅固定于外壁的上端,聚酒盘固定在外壁的内部、上锅的下方,在聚酒盘的底部固定有流酒管,流酒管连通聚酒盘的底部并伸出到外壁的外部;

甑桶的上沿设有水封槽,甑桶的底部为带孔箅子。

在所述聚酒盘的内部设有网状导流板。

所述甑桶为倒梯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体积小,外形美观,分体式设计,便于携带;采用传统高温流酒原理,老熟陈化期短,便于饭店家庭使用;提供酒糟使用固态法发酵,在保证出酒率稳定的同时也保证了酒体的整体风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天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状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甑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上锅、2-外壁、3-天锅、4-聚酒盘、5-流酒管、6-水封槽、7-甑桶、8-箅子、9-网状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小型家用固态法蒸酒设备,包括天锅3、甑桶7;天锅3放置于甑桶7的上端;

天锅3包括上锅1、外壁2、聚酒盘4、流酒管5,上锅1固定于外壁2的上端,聚酒盘4固定在外壁2的内部、上锅1的下方,在聚酒盘4的底部固定有流酒管5,流酒管5连通聚酒盘4的底部并伸出到外壁2的外部;

上锅1下沿与外壁2焊接密封,聚酒盘4上端位于距上锅1底部1.5cm处,底部焊接流酒管5,流酒管5穿过外壁并与外壁2焊接密封。

甑桶7的上沿设有水封槽6,甑桶7的底部为带孔箅子8。

在所述聚酒盘4的内部设有网状导流板9。网状导流板9上设有导流孔,酒可以顺着导流孔流入聚酒盘4中,网状导流板9的设置可以防止蒸汽倒灌入聚酒盘4中。

所述甑桶7为倒梯形。甑桶设计体积为0.00885m。

本实用新型的天锅和甑桶均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制成。天锅外壁2的直径与甑桶7相配合,可以扣于甑桶7的水封槽6中。本实用新型可与多种蒸汽发生器或蒸锅配合使用,与蒸汽发生器或蒸锅连接处可用布条密封。

操作时先将甑桶7坐于蒸汽发生器上,将醅料铺撒于桶内,铺满后盖上天锅3,向水封槽6内加水封住蒸汽。上锅1内装满水,用于降低锅底温度,便于快速冷凝,等待流酒。上锅1底部为圆弧形的锅底形状,蒸汽凝结在上锅1的底部,并顺着弧形锅底流淌到下方的聚酒盘4中,再顺着流酒管5流淌到外壁2的外部。流酒过程上锅温度升高可投入冰袋冷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