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63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



背景技术: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干净的新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使用。证是由于沼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的燃料,替代传统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为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现有的沼气系统由于本身结构以及布局的设计不合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大规模的推广与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为大型沼气系统;本系统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其建造、及使用成本;该系统中各个部分分布合理,实施起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搅拌池、调节池、厌氧消化罐、干式双膜贮气柜、太阳能集热器、进料间、净化间、管理房、沼液储存池;其中,混合搅拌池与调节池位于进料间内,混合搅拌池与调节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固液分离机;

厌氧消化罐位于该大型沼气系统的中部位置;沼液储存池位于厌氧消化罐和太阳能集热器的侧边;调节池的输出端与厌氧消化罐连接,厌氧消化罐通过净化间与干式双膜贮气柜连通;太阳能集热器与厌氧消化罐内部的换热管连接;沼液储存池与太阳能集热器之间位置为道路结构,该道路结构包括混凝土路面以及两旁的道牙体;其中,混凝土路面宽度为4500mm;所述混凝土路面由200 mm厚的C30混凝土、150 m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以及200 mm厚的灰土碎石组成,且从上往下依次为200 mm厚的C30混凝土、150 m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200 mm厚的灰土碎石,所述200 mm厚的灰土碎石位于夯实的素土层A上;其中,混凝土路面的中部高于两边1b、1c,使其两边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道路面;所述道牙体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道牙块、20mm厚的水泥砂浆层、100 mm厚的C10混凝土以及100 mm厚的碎石层;其中,100 mm厚碎石层下方为夯实的素土层B;所述预制混凝土板道牙块宽度为100 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包括混合搅拌池、调节池、厌氧消化罐、干式双膜贮气柜、太阳能集热器、进料间、净化间、管理房、沼液储存池;其中,混合搅拌池与调节池位于进料间内,混合搅拌池与调节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固液分离机,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为大型沼气系统;本系统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其建造、及使用成本;该系统中各个部分分布合理,实施起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实施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道路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道牙体示意图

其中:混合搅拌池100,调节池200,厌氧消化罐300,干式双膜贮气柜400,太阳能集热器500,进料间600,净化间700,管理房800,沼液储存池900,道路结构1000,

混凝土路面1,混凝土路面的中部1a,混凝土路面的两边1b、1c,道牙体2,C30混凝土3,水泥稳定碎石4,灰土碎石5,预制混凝土板道牙块6,水泥砂浆层7,C10混凝土8,碎石层9,素土层A10,素土层B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大型沼气系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包括混合搅拌池100、调节池200、厌氧消化罐300、干式双膜贮气柜400、太阳能集热器500、进料间600、净化间700、管理房800、沼液储存池900;其中,混合搅拌池100与调节池200位于进料间600内,混合搅拌池100与调节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固液分离机;

厌氧消化罐300位于该大型沼气系统的中部位置;沼液储存池900位于厌氧消化罐300和太阳能集热器500的侧边;调节池200的输出端与厌氧消化罐300连接,厌氧消化罐300通过净化间700与干式双膜贮气柜400连通;太阳能集热器500与厌氧消化罐300内部的换热管连接;沼液储存池900与太阳能集热器500之间位置为道路结构1000,该道路结构包括混凝土路面1以及两旁的道牙体2;其中,混凝土路面1宽度为4500mm;所述混凝土路面1由200 mm厚的C30混凝土3、150 m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4以及200 mm厚的灰土碎石5组成,且从上往下依次为200 mm厚的C30混凝土3、150 m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4、200 mm厚的灰土碎石5,所述200 mm厚的灰土碎石5位于夯实的素土层A10上;其中,混凝土路面1的中部1a高于两边1b、1c,使其两边1b、1c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道路面;所述道牙体2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道牙块6、20mm厚的水泥砂浆层7、100 mm厚的C10混凝土8以及100 mm厚的碎石层9;其中,100 mm厚碎石层9下方为夯实的素土层B11;所述预制混凝土板道牙块6宽度为100 mm。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