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鞋类的要求也日益增大,同时,人类的制鞋技术也越来越精细,拖鞋是居家使用的鞋子,因此,对鞋的舒适性、外观品质、环境友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见的ldpe、eva鞋底发泡料存在回弹性和硬度之间的矛盾,通常硬度低,回弹性高,或硬度高,回弹性低,且压缩永久变形较大,耐磨性和耐折性不佳,防皱和质感也不理想。
拖鞋鞋底材料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天然类拖鞋鞋底材料和合成类拖鞋鞋底材料两种,天然类拖鞋鞋底材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拖鞋鞋底材料包括橡胶、pu材料、pvc合成树脂等,拖鞋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具备耐磨、耐水、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形等条件,目前合成类拖鞋鞋底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鞋材。
目前几乎还没有鞋底材料具备抗菌的功能,因为脚部容易出汗,脚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人们常常会喷涂杀菌药膏,而汗水会大大降低杀菌药膏的药效,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弹性且具有杀菌功效的复合发泡材料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该材料不仅弹性高,穿着舒适,而且具有抗菌、吸汗、防潮、防臭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制造沙滩鞋、拖鞋、运动鞋等鞋材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使得拖鞋不仅弹性高,穿着舒适,还具有杀菌、防潮、防臭和吸汗等特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热塑性弹性体50-70份、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5-7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3份、脂肪酸酰胺0.3-1份、环氧树脂2-3份、马来酸酐1-5份、亚磷酸醋1-2份、硬脂酸2-5份、玻璃纤维1-3份、虫胶1-2份、纤维素粉0.2-1份、银离子类抗菌剂2-5份、氧化锌0.2-0.5份、磷酸二氢铵1-2份和助剂5-15份,备用;
(2)配料捏合:向捏合机中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再缓慢加入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接着加入剩余原料,在蒸汽压力为0.3mpa下进行加热捏合,捏合45-60min后出料;
(3)塑炼拉片:将捏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辊塑炼机中,在135℃下进行塑炼拉片;
(4)模压制胚:将塑炼后拉的片按样板进行冲片得片料,然后按模腔容量称取片料,并放入模具,再把装有片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60-170℃下进行加热塑化10-20min,塑化后冷却至50℃定型20min,再脱模取出,即为塑化好的胚料;
(5)热处理:将胚料放入蒸汽加热的100-130℃的烘房内,10-15min后取出,将胚料停放在库房内一周,再进行冲裁;
(6)冲裁组装:将胚料按拖鞋鞋底和拖鞋攀带的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冲裁,然后将拖鞋鞋底打眼,与拖鞋攀带组装后,即得工艺拖鞋。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完全动态硫化的br/pvc/sbs三元热塑性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与热塑性弹性体的质量比为1:10。
优选地,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镁类偶联剂1-5份、金属稳定剂4-8份、亚磷酸1-5份、发泡剂2-7份、防臭剂3-7份。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石墨粉按质量比10:1:1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防臭剂的制备方法为:艾叶、明矾、白芷、冰片、沉香和香茅的混合物经文火煮10h后,过滤,汤汁干燥浓缩至粘稠状,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抗菌剂为银离子类抗菌剂,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原理,与氧化锌具有协同作用,磷酸二氢铵的加入可提高银离子类抗菌剂与氧化锌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品抗菌效果好;在生产过程中,热塑性弹性体分两次加入,增塑剂缓慢加入,是为了避免一次性投入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后结块,造成捏合机的启动负荷过大,热塑性弹性体分两次加入,也有利于物料各组分间分散均匀,使得制品弹性高。
金属稳定剂与亚磷酸醋之间具有协同促效的作用,金属稳定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亚磷酸醋热分解,抑制hcl的产生,显著提高制品的稳定性和弹性;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和石墨粉的混合物,具有协同阻燃抑烟作用,使得制品具有阻燃性;亚磷酸与防臭剂的使用,使得制品具有防潮、防臭和吸汗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拖鞋不仅弹性高,穿着舒适,还具有杀菌、防潮、吸汗和防臭等特点,本发明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完全动态硫化的br/pvc/sbs三元热塑性弹性体50份、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份、脂肪酸酰胺1份、环氧树脂2份、马来酸酐1份、亚磷酸醋2份、硬脂酸5份、玻璃纤维1份、虫胶2份、纤维素粉0.2份、银离子类抗菌剂5份、氧化锌0.2份、磷酸二氢铵2份和助剂5份,备用;
(2)配料捏合:向捏合机中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再缓慢加入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接着加入剩余原料,在蒸汽压力为0.3mpa下进行加热捏合,捏合45min后出料;
(3)塑炼拉片:将捏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辊塑炼机中,在135℃下进行塑炼拉片;
(4)模压制胚:将塑炼后拉的片按样板进行冲片得片料,然后按模腔容量称取片料,并放入模具,再把装有片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70℃下进行加热塑化10min,塑化后冷却至50℃定型20min,再脱模取出,即为塑化好的胚料;
(5)热处理:将胚料放入蒸汽加热的100℃的烘房内,15min后取出,将胚料停放在库房内一周,再进行冲裁;
(6)冲裁组装:将胚料按拖鞋鞋底和拖鞋攀带的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冲裁,然后将拖鞋鞋底打眼,与拖鞋攀带组装后,即得工艺拖鞋。
其中,助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镁类偶联剂1份、金属稳定剂4份、亚磷酸1份、发泡剂7份、防臭剂3份;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石墨粉按质量比10:1:1混合而成;防臭剂的制备方法为:艾叶、明矾、白芷、冰片、沉香和香茅的混合物经文火煮10h后,过滤,汤汁干燥浓缩至粘稠状,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完全动态硫化的br/pvc/sbs三元热塑性弹性体70份、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7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份、脂肪酸酰胺0.3份、环氧树脂3份、马来酸酐5份、亚磷酸醋1份、硬脂酸2份、玻璃纤维3份、虫胶1份、纤维素粉1份、银离子类抗菌剂2份、氧化锌0.5份、磷酸二氢铵1份和助剂15份,备用;
(2)配料捏合:向捏合机中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再缓慢加入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接着加入剩余原料,在蒸汽压力为0.3mpa下进行加热捏合,捏合60min后出料;
(3)塑炼拉片:将捏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辊塑炼机中,在135℃下进行塑炼拉片;
(4)模压制胚:将塑炼后拉的片按样板进行冲片得片料,然后按模腔容量称取片料,并放入模具,再把装有片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60℃下进行加热塑化20min,塑化后冷却至50℃定型20min,再脱模取出,即为塑化好的胚料;
(5)热处理:将胚料放入蒸汽加热的130℃的烘房内,10min后取出,将胚料停放在库房内一周,再进行冲裁;
(6)冲裁组装:将胚料按拖鞋鞋底和拖鞋攀带的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冲裁,然后将拖鞋鞋底打眼,与拖鞋攀带组装后,即得工艺拖鞋。
其中,助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镁类偶联剂5份、金属稳定剂8份、亚磷酸5份、发泡剂2份、防臭剂7份;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石墨粉按质量比10:1:1混合而成;防臭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完全动态硫化的br/pvc/sbs三元热塑性弹性体60份、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6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份、脂肪酸酰胺0.4份、环氧树脂2.5份、马来酸酐3份、亚磷酸醋1.5份、硬脂酸4份、玻璃纤维2份、虫胶1.5份、纤维素粉0.7份、银离子类抗菌剂3份、氧化锌0.4份、磷酸二氢铵1.5份和助剂10份,备用;
(2)配料捏合:向捏合机中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再缓慢加入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接着加入剩余原料,在蒸汽压力为0.3mpa下进行加热捏合,捏合50min后出料;
(3)塑炼拉片:将捏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辊塑炼机中,在135℃下进行塑炼拉片;
(4)模压制胚:将塑炼后拉的片按样板进行冲片得片料,然后按模腔容量称取片料,并放入模具,再把装有片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65℃下进行加热塑化15min,塑化后冷却至50℃定型20min,再脱模取出,即为塑化好的胚料;
(5)热处理:将胚料放入蒸汽加热的120℃的烘房内,13min后取出,将胚料停放在库房内一周,再进行冲裁;
(6)冲裁组装:将胚料按拖鞋鞋底和拖鞋攀带的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冲裁,然后将拖鞋鞋底打眼,与拖鞋攀带组装后,即得工艺拖鞋。
其中,助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镁类偶联剂3份、金属稳定剂6份、亚磷酸3份、发泡剂5份、防臭剂4份;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石墨粉按质量比10:1:1混合而成;防臭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高弹性抗菌的工艺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完全动态硫化的br/pvc/sbs三元热塑性弹性体55份、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5.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份、脂肪酸酰胺0.4份、环氧树脂2份、马来酸酐4份、亚磷酸醋1.5份、硬脂酸3份、玻璃纤维2.5份、虫胶2份、纤维素粉0.4份、银离子类抗菌剂3.5份、氧化锌0.3份、磷酸二氢铵2份和助剂15份,备用;
(2)配料捏合:向捏合机中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再缓慢加入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接着加入剩余原料,在蒸汽压力为0.3mpa下进行加热捏合,捏合45min后出料;
(3)塑炼拉片:将捏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辊塑炼机中,在135℃下进行塑炼拉片;
(4)模压制胚:将塑炼后拉的片按样板进行冲片得片料,然后按模腔容量称取片料,并放入模具,再把装有片料的模具放入热压机中,在165℃下进行加热塑化20min,塑化后冷却至50℃定型20min,再脱模取出,即为塑化好的胚料;
(5)热处理:将胚料放入蒸汽加热的115℃的烘房内,15min后取出,将胚料停放在库房内一周,再进行冲裁;
(6)冲裁组装:将胚料按拖鞋鞋底和拖鞋攀带的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冲裁,然后将拖鞋鞋底打眼,与拖鞋攀带组装后,即得工艺拖鞋。
其中,助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镁类偶联剂2份、金属稳定剂5份、亚磷酸3份、发泡剂6份、防臭剂4份;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碳黑、石墨粉按质量比10:1:1混合而成;防臭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