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白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2171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蓝莓白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蓝莓白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拉丁学名:sementrigonellae),别名蓝梅、笃斯越桔等。原产于北美洲与东亚,在我国主要产于大、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地区。蓝莓果实是一种小浆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目前,将蓝莓制作成酒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其中主要涉及:将蓝莓制作成红酒、将蓝莓制作成蒸馏酒或者啤酒等,具体在制作过程中,其大多数是将蓝莓与粮食进行混合发酵制备蒸馏酒,有的技术也在此过程中,添加中药材原料,使得制备的蓝莓酒的保健功效增强,如专利号为cn201010552962.x的《蓝莓白酒的制作工艺》、cn201310114652.3的《一种原生态蓝莓蒸馏酒的制作方法》和cn201310212198.5的《一种野生蓝莓白酒及其制备方法》均是采用蓝莓与其他原料相互混合后,再将其按照传统的酒制备工艺进行发酵、蒸馏,得到白酒,其能够满足将酒香味、蓝莓营养物质以及其他原料的营养物质进行一定的保留,但是,得到的白酒品质依然较差,并且工艺条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制备工艺中采用的将蓝莓在粉碎机中粉碎,使得蓝莓中的营养物质成分在理化环境变化下发生变化,难以保证蓝莓原始营养的存在和组成,使得制备的蓝莓白酒的品质发生变化,并且在原料物资混合过程中,其理化条件变化过程中,其营养成分的组成之间也将会发生微观生化作用,导致白酒的中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又有研究者针对上述缺陷进行了研究,采用蓝莓与白酒掺混,并对掺混进行研究,在掺混过程中加入适量糖分,置于温和的环境中,使得蓝莓与酒发生围观生化作用,实现改善阑额米白酒的品质,如专利号为201410545257.5的《蓝莓白酒及其制备方法》,但尽管如此,现有技术中依然是采用添加或者混合其他原料制备成蓝莓白酒的技术较多,这导致制备出来的蓝莓白酒的品质依然较差,使得制备的蓝莓白酒的营养成分的组成以及口感均不理想,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蓝莓白酒进一步作出研究,成为了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蓝莓白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莓果实采收后,选取无霉烂编制的蓝莓果实,将其置于温度为-4℃~3℃的环境中存放20-30天,解冻,使得蓝莓果实堆存,并控制环境温度为25-28℃,使得蓝莓自身堆存发热,堆存25-30天,得到初发酵料;

(2)将初发酵料进行渣液分离后,获得蓝莓渣和蓝莓液;将蓝莓渣装入密封罐中,在温度为25-28℃下,密封发酵处理至少4个月,得到发酵渣;

(3)将蓝莓液置于蒸馏锅中,将蓝莓渣覆盖在蓝莓液上方,采用蒸汽通入蓝莓液中,使得蓝莓液中产生蒸汽进行蒸馏,并控制蒸馏过程中的压力为150mpa,温度为100-300℃,截取蒸馏出来的酒,并在截取过程中,将酒精度为60-72%vol作为头酒,将酒精度为49-58%vol中酒,将酒精度为8-10%vol作为尾酒,并将头酒、中酒、尾酒单独存放,将酒精度不在上述范围之内的酒截取之后,返回蒸馏锅中重新蒸馏;

(4)将头酒、中酒、尾酒进行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即可。

为了能够使得蓝莓白酒的口感更佳纯正,所述的步骤,还包括在勾兑之后,置于温度为6-13℃的环境中,陈酿1-3个月,过滤。

为了能够使得花青素与茶多酚形成协同增效,提高蓝莓白酒的保健功效,所述的密封发酵,在将蓝莓渣装入密封罐时,还向其中加入有红茶粉,红茶粉加入量为占蓝莓渣质量的1-3%。

为了能够使得红茶粉中茶多酚、γ-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融入蓝莓白酒中,所述的加入有红茶粉,在加入红茶粉后,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20-30hz处理0.5-3h。

为了能够改善蓝莓白酒的口感和香味,提高蓝莓白酒的品质,促进营养物质的作用,所述的密封发酵,加入有占蓝莓渣质量0.3-1.1%的香醅。

为了能够弥补蓝莓白酒中营养物质,提高蓝莓白酒的品质和保健功效,所述的香醅是取蓝莓液1kg,拌入荞麦皮层粉1-2kg和米糠粉0.1-0.4kg后,用培菌箱20-28℃恒温培养22-26h,加入熟香酵母0.001-0.005kg,采用培菌箱20-28℃恒温培养1-3h,即得。

为了能够使得蓝莓白酒的口感更为纯正,营养更加全面,所述的陈酿,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5-10ml蓝莓液和0.5-3g蜂糖。

优选,所述的陈酿,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8ml蓝莓液和2g蜂糖。

优选,所述的陈酿,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7ml蓝莓液和1g蜂糖。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蓝莓白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通过将蓝莓果实在低温环境存放,使得蓝莓果实中的影响口感和品质的不利成分散失,确保花青素的营养成分能够全面保留;结合解冻后,蓝莓果实堆存自身发热25-30天,使得不利成分散失较多,花青素等有利成分保留彻底,实现对蓝莓果实的预发酵;再将蓝莓渣液分离,将蓝莓渣进行厌氧密封发酵,使得蓝莓渣发酵更为彻底,提高酒成分,并将经过预发酵的蓝莓液置于锅炉中,采用通入蒸汽使得蓝莓液蒸发后,与蓝莓渣充分接触,蒸馏出蓝莓渣和蓝莓液中的酒成分,使得蓝莓中花青素等营养物质能够大量的保留在蓝莓白酒中,提高蓝莓酒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创造尤其是在蒸馏过程中,保证蒸馏锅中的压力和温度,使得蒸汽与蓝莓渣充分的接触,实现蓝莓中花青素等营养成分能够融合在蓝莓白酒中,提高蓝莓白酒中花青素含量;结合对截取酒的酒精度数范围的控制,以及对不在上述三个酒精度范围的蓝莓白酒进行返回蒸馏,使得将头酒、中酒、尾酒进行勾兑后,其口感和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蓝莓白酒的醇和、纯正等均得到改善。

本发明创造通过在特定的温度下陈酿一定时间后,将其过滤处理,使得制备的蓝莓白酒的酒精度维持在49-52%vol,其中非酒精挥发物4.8-5.2g/l,总酸(以乙酸计)0.08-0.11g/l,甲醇≤0.52g/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蓝莓白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莓果实采收后,选取无霉烂编制的蓝莓果实,将其置于温度为-4℃~3℃的环境中存放20-30天,解冻,使得蓝莓果实堆存,并控制环境温度为25-28℃,使得蓝莓自身堆存发热,堆存25-30天,得到初发酵料;

(2)将初发酵料进行渣液分离后,获得蓝莓渣和蓝莓液;将蓝莓渣装入密封罐中,在温度为25-28℃下,密封发酵处理至少4个月,得到发酵渣;

(3)将蓝莓液置于蒸馏锅中,将蓝莓渣覆盖在蓝莓液上方,采用蒸汽通入蓝莓液中,使得蓝莓液中产生蒸汽进行蒸馏,并控制蒸馏过程中的压力为150mpa,温度为100-300℃,截取蒸馏出来的酒,并在截取过程中,将酒精度为60-72%vol作为头酒,将酒精度为49-58%vol中酒,将酒精度为8-10%vol作为尾酒,并将头酒、中酒、尾酒单独存放,将酒精度不在上述范围之内的酒截取之后,返回蒸馏锅中重新蒸馏;

(4)将头酒、中酒、尾酒进行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将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的蓝莓白酒置于温度为6℃,陈酿3个月。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将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的蓝莓白酒置于温度为13℃,陈酿1个月。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将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的蓝莓白酒置于温度为9℃,陈酿2个月。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在蓝莓渣密封发酵过程中,向其中加入有占蓝莓渣质量1-3%的红茶粉,红茶粉的目数为200-500目为宜,过细,将会导致其进入在蒸馏过程中,进入蓝莓液中,使得与未经发酵的成分发生作用,影响蓝莓白酒的品质;细度过粗,将会导致红茶粉中的有效成分与蓝莓渣中的有效成分接触不充分,使得红茶粉中的有效成分融入蓝莓白酒中不理想,使得蓝莓白酒的品质依然难以提高,尤其是茶多酚、γ氨基酸、花青素的协同功效难以提高,而本发明创造通过对加入红茶粉,使得红茶粉加入后,实现红茶与蓝莓协同增效,确保制备的蓝莓白酒具有较优的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能够实现抑制癌细胞的活性,阻碍癌细胞的增殖,降低癌变率。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5,所述的加入有红茶粉,在加入红茶粉后,将其采用超声波频率为20-30hz处理0.5-3h,通过超声波处理之后,能够使得营养成分溶出率较优,而且融合更加均匀,接触更加充分,有效的提高了保健功效。

除此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改善蓝莓白酒的口感和香味,提高蓝莓白酒的品质,促进营养物质的作用,所述的密封发酵,加入有占蓝莓渣质量0.3-1.1%的香醅。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弥补蓝莓白酒中营养物质,提高蓝莓白酒的品质和保健功效,所述的香醅是取蓝莓液1kg,拌入荞麦皮层粉1-2kg和米糠粉0.1-0.4kg后,用培菌箱20-28℃恒温培养22-26h,加入熟香酵母0.001-0.005kg,采用培菌箱20-28℃恒温培养1-3h,即得。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蓝莓白酒的口感更为纯正,营养更加全面,所述的陈酿,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5-10ml蓝莓液和0.5-3g蜂糖。

对于上述,优选在某些实施例中,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8ml蓝莓液和2g蜂糖。

对于上述,优选在某些实施例中,在陈酿过程中,按照1l酒液加入7ml蓝莓液和1g蜂糖。

试验列1:对截取酒精度的范围进行筛选试验

其他操作均同实施例1。

对照组设计:

在截取酒过程中,将酒精度为(58,60)%vol的酒作为头酒a,将酒精度为(10,49)%vol的酒作为中酒a,将酒精度<8%vol的酒作为尾酒a;

设计组1:将头酒a、中酒a、尾酒a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获得蓝莓白酒a;

设计组2:将头酒a、中酒、尾酒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获得蓝莓白酒b;

设计组3:将头酒、中酒a、尾酒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获得蓝莓白酒c;

设计组4:将头酒、中酒、尾酒a勾兑至酒精度为45-52%vol,获得蓝莓白酒d;

实验组为实施例1。

对设计组1-4得到的蓝莓白酒a-d以及实施例1得到的蓝莓白酒进行花青素检测和口感评价,具体操作是:

花青素检测按照gb/t22244-2008《保健食品中前花青素的测定》;

对于口感评价设计为:

选取20位志愿者,对上述的蓝莓白酒进行品尝,并从口感醇和、食用后口干与否、食用后头疼与否等角度进行评价,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截取头酒、尾酒、中酒的酒精度的范围,再将本发明创造的酒精度范围的三种酒进行勾兑制备成蓝莓白酒后,其能够使得蓝莓白酒的品质发生改变,尤其是其中的保健成分的变化会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对于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在于是将蓝莓液体置于锅炉中,而蓝莓发酵渣置于锅炉上面,使得蓝莓液在锅炉中产生蒸汽后,与蓝莓渣充分接触作用,使得蓝莓渣中的酒成分被蒸馏出来,与此同时,蓝莓液中的有效成分,如花青素的营养成分,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也进入到蓝莓白酒中,而且蓝莓液是预发酵处理的结果,因此,将会使得大量的花青素成分进入蓝莓白酒中,提高蓝莓白酒的品质,在蒸馏过程中,采用通入蒸汽进入蓝莓液中,避免了蒸馏干燥的现在,使得蒸汽与蓝莓液发生作用,使得易于挥发的花青素等成分挥发,进入蓝莓白酒酒体中。

试验列2:对陈酿温度以及时间进行筛选试验

对照组1:以实施例1制备的蓝莓白酒作为对照组1。

对照组2:将实施例2中的陈酿温度设置为5℃,陈酿时间为4个月;

对照组3:将实施例2中的陈酿温度设置为14℃,陈酿时间为20天。

对照组4:将实施例2中陈酿温度设置为5℃,陈酿时间为1个月。

对对照组1-4中的蓝莓白酒与实施例2-4的蓝莓白酒进行品质检测,其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在陈酿温度、时间的变化,将会导致蓝莓白酒的品质发生变化,其中主要原因是:蓝莓液是经过预发酵处理,其毕竟不是完全发酵,因此,将会导致部分未经过发酵成分的营养成分进入蓝莓白酒中,而这一部分营养成分在不同的理化环境下,其品质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尤其是陈酿过程中,其蓝莓白酒酒体依然会发生液体发酵,因此,其理化环境的因素不同,将会导致发酵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