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压榨的冷榨制取茶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0228阅读:1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压榨的冷榨制取茶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区、市),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果经压榨或溶剂浸提得到的油脂为茶油,茶油的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高于橄榄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长期食用茶油可增加人体免疫力,并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营养食用植物油。

茶籽压榨分为热榨和冷榨,热榨制取茶油时由于加热不均匀而可能产生局部过热,进而使所得到的茶油油脂微量营养成分保持和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冷榨制取茶油一般是在小于80℃的较低温度下进行,茶油不但保留了茶油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甾醇、角鲨烯等含量高,而且不含热榨油色素含量高和可能产生不良的热解、热聚合物质,并且色泽清亮、口感纯正,具有特有的茶油香味等特点,不含可能导致人体癌变的黄曲霉素,而且冷榨茶油提高了茶油的品质,使茶油产品不仅用于高级保健食用油,还可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洗涤剂等行业,大幅提高了茶油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应用范围。

国内茶油加工方面的技术研究虽然比较多,但关于茶油冷榨方面的技术也不少,如中国专利200610031452.1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物理低温低温压榨技术新工艺,技术均操作过程中最高温度达110℃,并非真正冷榨,不能避免油脂、微量元素、色素、饼粕等在温度过高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此工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陷,其一此工艺未能给出低温压榨茶油关键技术中的冷榨温度,其二冷榨得率未能体现出来,其三除去水分时温度过高,可能引起茶油里面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等被破坏。其他技术,也有采用液压进行茶油冷榨的,但一般液压制取茶油的工序繁杂,单位时间处理量不大,而且饼粕残油高;采用螺旋榨机制取茶油的冷榨技术中,均未考虑压榨时的榨膛温度,实际上榨膛温度均会超过100℃。而且现有其他技术,均没考虑出油口的温度控制,因为茶籽压榨得到的茶油混杂了胶质、蛋白质等杂质很多,这些物质在温度较高且混合体系水分较高的情况下和容易氧化,使油脂易氧化变性,因此,必须要控制好出油口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压榨的冷榨制取茶油方法,其最高处理温度不超过80℃,最大程度保证了茶油油脂原本的绿色、安全的品质及特有的清香气味,以本发明技术生产的茶油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无需进一步精炼处理,节约成本和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旋压榨的冷榨制取茶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通过风选和人工挑选,将茶籽中的桐子、枝叶、发霉茶籽等剔除;

(2)脱壳:将筛选后的茶籽放入脱壳机进行脱壳,脱壳率为85%-95%;

(3)控温干燥:干燥温度70℃-80℃,水分含量为5%-13%;

(4)控温压榨:采用螺旋压榨机进行压榨,压榨机内堂增加水冷控温装置进行控温,确保压榨的温度在60℃-80℃,并在茶油流出口增加控温装置,保证茶油温度为30℃-40℃;

(5)沉淀:压榨得到的茶油进行自然沉淀,沉淀时间为2h-5h;

(6)低温过滤:将沉淀好的茶油采用过滤,除去杂质,过滤温度为20℃-40℃;

(7)低温干燥:将过滤好的茶油进行真空干燥,温度为60-80℃;

(8)精密过滤:采用精密过滤机过滤干燥好的茶油,防止可能产生少量沉淀,过滤温度为-10℃-40℃。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螺旋榨机制取茶油,且实现真正的低温压榨,榨膛、出油口均增加冷却装置进行控温,温度全程可控在80℃以下,特别是压榨机内堂增加水冷控温装置进行控温,确保压榨的温度在60℃-80℃;在茶油流出口增加控温装置,保证茶油温度在30℃-40℃,降低茶籽压榨得到的茶油与胶质、蛋白质等的混合体系,因温度水分较高而容易氧化变性的风险,保证了茶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的香味都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并且采用精密过滤机二次过滤,防止可能产生少量沉淀,茶籽低温压榨后,其剩余物茶麸中的茶皂素活性成分保持不变,生产出低温压榨茶籽油产品优于cb11765-2003一级压榨茶籽油标准,无需再次精炼,节约了成本。本发明的最终茶油得率≥26%(以茶籽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旋压榨的冷榨制取茶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0kg的茶籽通过风选和人工挑选,将茶籽中的桐子、枝叶、发霉茶籽等剔除,然后放入脱壳机进行脱壳,脱壳率为90%,脱壳茶籽在温度70℃进行干燥,通过检测水分含量8%。然后采用螺旋压榨及进行压榨,打开冷却装制,使压榨机榨膛的温度为80℃,茶油流出口的茶油温度为40℃,压榨得到的茶油进行自然沉淀3h,过滤,除去杂质,过滤温度为28℃。将过滤好的茶油进行真空干燥,温度为70℃。干燥好后,采用精密过滤机过滤干燥好的茶油,过滤温度为30℃。

经过以上工序,最终得到286kg低温压榨茶籽油,产品的一些基本指标为: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5.6,r=1.5;酸值(koh,mg/g):0.8;过氧化值(mg/kg):1.0;溶剂残留:未检出;黄曲霉素:未检出;苯并芘:未检出。

实施例2

900kg的茶籽通过风选和人工挑选,将茶籽中的桐子、枝叶、发霉茶籽等剔除,然后放入脱壳机进行脱壳,脱壳率为85%,脱壳茶籽在温度80℃进行干燥,通过检测水分含量10%。然后采用螺旋压榨及进行压榨,打开冷却装制,确保压榨机榨膛的温度为72℃,茶油流出口的茶油温度为30℃,压榨得到的茶油进行自然沉淀2h,过滤,除去杂质,过滤温度35℃,将过滤好的茶油进行真空干燥,温度为80℃,干燥好后,采用精密过滤机过滤干燥好的茶油,过滤温度20℃。

经过以上工序,最终得到265.5kg低温压榨茶籽油,产品的一些基本指标为: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5.8,r=1.8;酸值(koh,mg/g):0.7;过氧化值(mg/kg):0.5;溶剂残留:未检出;黄曲霉素:未检出;苯并芘:未检出。

实施例3

1000kg的茶籽通过风选和人工挑选,将茶籽中的桐子、枝叶、发霉茶籽等剔除,然后放入脱壳机进行脱壳,脱壳率为95%。脱壳茶籽在温度75℃进行干燥,通过检测水分含量12%。然后采用螺旋压榨及进行压榨,打开冷却装制,使压榨机榨膛的温度为65℃,茶油流出口的茶油温度在为35℃,压榨得到的茶油进行自然沉淀5h,过滤,除去杂质,过滤温度为40℃。将过滤好的茶油进行真空干燥,温度为为75℃,干燥好后,采用精密过滤机过滤干燥好的茶油,过滤温度为25℃。

经过以上工序,最终得到291kg低温压榨茶籽油,产品的一些基本指标为: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5.4,r=1.1;酸值(koh,mg/g):0.9;过氧化值(mg/kg):2.0;溶剂残留:未检出;黄曲霉素:未检出;苯并芘:未检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