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6981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它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3类。其中使撒出的种子在播种地块上均匀分布的播种机叫做撒播机。常用的机型为离心式撒播机,通常附装在农用运输车后部。由排肥盒和撒播轮构成。种子由排肥盒落到撒播轮上,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切线方向播出,播幅达8~12米,也可用于撒播粉状或粒状肥料、石灰及其他物料。当撒播机长时间使用后,部分种子粉、肥料粉以及石灰粉会残留在排肥盒里,通常排肥盒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排肥盒里的残留物质会对排肥盒造成腐蚀,尤其是石灰粉等腐蚀性较强的物质,排肥盒被腐蚀后既会对下次播种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缩短排肥盒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现有切割头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抗腐蚀性能强的播种机排肥盒以及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脂胶料的制备,将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切片,然后转移至粉碎机中,并向粉碎机中加入聚四氟乙烯树脂,混合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混合树脂转移至混炼机中,于70~80℃搅拌10~15min,待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全部熔化后继续搅拌5~10min,然后保温3~5min,即得树脂胶料;s2:氟橡胶的预处理,将氟橡胶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颗粒,备用;s3:塑料混合料的制备,将混炼机的温度降至60~70℃,并依次向熔炼机中加入硬脂酸锌、聚乙二醇、成核助剂、稳定剂以及s2步骤中制备的氟橡胶颗粒,继续混合20~30min,再放入震荡机中震荡30~60min,然后再转移至超声仪中,边超声边加入远红外陶瓷粉、8-羟基喹啉以及硫化剂,超声30~45min,并控制超声仪中的水温为30℃以下,超声结束后即得塑料混合料;s4:将成型模具的温度预热至110~120℃,保温30~60min,再将s3步骤中制备的塑料混合料加入到成型模具,并施加10~15mpa压力,保压3~5min,再将温度升至120~130℃进行硫化30~50min,然后再降至40~50℃进行脱模,再经烘干和打磨处理,即得排肥盒成品。优选的,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30~60份,环氧树脂30~60份,聚四氟乙烯树脂20~40份,氟橡胶12~16份,远红外陶瓷粉8~14份,8-羟基喹啉1~3份,硬脂酸锌0.5~1.5份,聚乙二醇0.2~0.5份,硫化剂0.2~0.4份,成核助剂0.3~0.8份,稳定剂0.5~1.5份。优选的,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35~55份,环氧树脂35~5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25~35份,氟橡胶12~16份,远红外陶瓷粉10~12份,8-羟基喹啉1~3份,硬脂酸锌0.8~1.2份,聚乙二醇0.3~0.5份,硫化剂0.2~0.4份,成核助剂0.4~0.8份,稳定剂0.8~1.2份。优选的,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45份,环氧树脂4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30份,氟橡胶14份,远红外陶瓷粉11份,8-羟基喹啉2份,硬脂酸锌1份,聚乙二醇0.4份,硫化剂0.3份,成核助剂0.6份,稳定剂1.0份。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粉碎后的混合树脂先经45目筛过滤,并将不能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再重新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45目筛。优选的,所述搅拌的速度为200~400r/min。优选的,所述烘干方式采用鼓风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本发明提出的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进行工业化生产,在制备过程中使用搅拌、震荡、超声相结合的混合方式使各原料混合均匀,缩短各原料的混合时间,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料的产生,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且制备的排肥盒耐腐蚀性能好,排肥盒的原料以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为混合基料,三者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制备的塑料混合料的耐腐蚀性能和稳定性,硬脂酸锌和聚乙二醇在原料混合过程中起到协同分散其他原料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制备的排肥盒的各部分耐腐蚀性能一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脂胶料的制备,将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切片,然后转移至粉碎机中,并向粉碎机中加入聚四氟乙烯树脂,混合粉碎,并将粉碎后的混合树脂经45目筛过滤,并将不能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再重新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45目筛,再将通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转移至混炼机中,于75℃、3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待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全部熔化后继续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保温4min,即得树脂胶料;s2:氟橡胶的预处理,将氟橡胶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颗粒,备用;s3:塑料混合料的制备,将混炼机的温度降至65℃,并依次向熔炼机中加入硬脂酸锌、聚乙二醇、成核助剂、稳定剂以及s2步骤中制备的氟橡胶颗粒,继续混合25min,再放入震荡机中震荡40min,然后再转移至超声仪中,边超声边加入远红外陶瓷粉、8-羟基喹啉以及硫化剂,超声40min,并控制超声仪中的水温为30℃以下,超声结束后即得塑料混合料;s4:将成型模具的温度预热至115℃,保温45min,再将s3步骤中制备的塑料混合料加入到成型模具,并施加12mpa压力,保压4min,再将温度升至125℃进行硫化40min,然后再降至45℃进行脱模,再经75℃的鼓风烘干和打磨处理,即得排肥盒成品。本发明中,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45份,环氧树脂4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30份,氟橡胶14份,远红外陶瓷粉11份,8-羟基喹啉2份,硬脂酸锌1份,聚乙二醇0.4份,硫化剂0.3份,成核助剂0.6份,稳定剂1.0份。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脂胶料的制备,将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切片,然后转移至粉碎机中,并向粉碎机中加入聚四氟乙烯树脂,混合粉碎,并将粉碎后的混合树脂经45目筛过滤,并将不能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再重新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45目筛,再将通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转移至混炼机中,于80℃、400r/min的转速搅拌10min,待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全部熔化后继续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然后保温3min,即得树脂胶料;s2:氟橡胶的预处理,将氟橡胶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颗粒,备用;s3:塑料混合料的制备,将混炼机的温度降至60℃,并依次向熔炼机中加入硬脂酸锌、聚乙二醇、成核助剂、稳定剂以及s2步骤中制备的氟橡胶颗粒,继续混合20min,再放入震荡机中震荡60min,然后再转移至超声仪中,边超声边加入远红外陶瓷粉、8-羟基喹啉以及硫化剂,超声30min,并控制超声仪中的水温为30℃以下,超声结束后即得塑料混合料;s4:将成型模具的温度预热至120℃,保温60min,再将s3步骤中制备的塑料混合料加入到成型模具,并施加15mpa压力,保压5min,再将温度升至125℃进行硫化40min,然后再降至40℃进行脱模,再经70℃的鼓风烘干和打磨处理,即得排肥盒成品。本发明中,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60份,环氧树脂30份,聚四氟乙烯树脂40份,氟橡胶16份,远红外陶瓷粉8份,8-羟基喹啉3份,硬脂酸锌0.5份,聚乙二醇0.5份,硫化剂0.3份,成核助剂0.5份,稳定剂1.5份。实施例三s1:树脂胶料的制备,将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切片,然后转移至粉碎机中,并向粉碎机中加入聚四氟乙烯树脂,混合粉碎,并将粉碎后的混合树脂经45目筛过滤,并将不能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再重新进行粉碎,直至全部通过45目筛,再将通过45目筛的混合树脂转移至混炼机中,于80℃、2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待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全部熔化后继续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10min,然后保温3min,即得树脂胶料;s2:氟橡胶的预处理,将氟橡胶粉碎成粒径在1mm以下的颗粒,备用;s3:塑料混合料的制备,将混炼机的温度降至70℃,并依次向熔炼机中加入硬脂酸锌、聚乙二醇、成核助剂、稳定剂以及s2步骤中制备的氟橡胶颗粒,继续混合30min,再放入震荡机中震荡30min,然后再转移至超声仪中,边超声边加入远红外陶瓷粉、8-羟基喹啉以及硫化剂,超声45min,并控制超声仪中的水温为30℃以下,超声结束后即得塑料混合料;s4:将成型模具的温度预热至120℃,保温30min,再将s3步骤中制备的塑料混合料加入到成型模具,并施加10mpa压力,保压3min,再将温度升至130℃进行硫化30min,然后再降至40℃进行脱模,再经80℃的鼓风烘干和打磨处理,即得排肥盒成品。本发明中,所述排肥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基树脂30份,环氧树脂30份,聚四氟乙烯树脂40份,氟橡胶12份,远红外陶瓷粉14份,8-羟基喹啉2份,硬脂酸锌0.5份,聚乙二醇0.2份,硫化剂0.2份,成核助剂0.8份,稳定剂0.5份。对实施例一~三制备的排肥盒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实施例一二三酸溶液中的腐蚀率%0.130.210.16碱溶液中的腐蚀率%0.220.340.28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播种机排肥盒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塑料材质的排肥盒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耐受性均较好,且实施例一~三制备的排肥盒的耐腐蚀性能相近,表明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的重现率高,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