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5871阅读:19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简称软泡,俗称海绵,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用于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以及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聚氨酯软质泡沫都有不同程度变黄,变黄后不能恢复,影响产品的外观。在服装制造中,常常需要用到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如垫肩、文胸等,在用于这些贴身亲肤衣物时,美观、环保、安全、健康成为使用者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但现在织物复合材料领域常用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海绵存在不够环保安全健康的缺点,并且容易发黄变色,影响到衣物的正常使用。

目前,为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抗光照、抗氧化和抗老化性能,其一是大量添加抗氧剂、uv吸收剂等,但实际效果有限,不仅未能从根本上避免黄变发生,且大量助剂的存在对人体有不良影响。这类抗氧剂一方面本身是有一定挥发性和迁移性,也有一定的气味。当海绵作为填充材料时,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危害人们的健康。

申请号201410532372.9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黄变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抗黄变预聚体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tdi。制备方法是聚醚多元醇、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混合均匀,加入tdi,搅拌1-3小时,即得。此方法提出了使用添加型的抗氧剂制备抗黄变材料。

申请号201410132456.3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不黄变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脂肪族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酯活性混合物100份,催化剂体系0.8-3份,水2-4份,表面活性剂0.8-2份,及稳定剂0.5-2份。此方法提出了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来制备抗黄变泡沫,其成本相对会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聚氨酯海绵抗黄变性能方面的需求,也为了延长海绵的使用寿命,达到环保低碳的目的,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作为主要原料反应发泡制成聚氨酯海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其特征是:以脂肪族多元醇为主体,与含氢三嗪类化合物和含羟基亚磷酸酯化合物复配为复合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制得而成。

按照重量份数,各组分用量:脂肪族多元醇75-100份;含氢三嗪类化合物0-25份;含羟基亚磷酸酯化合物0-25份。

按照重量份数,各组分用量:脂肪族多元醇80-95份;含氢三嗪类化合物3-10份;含羟基亚磷酸酯化合物3-10份。

所制得的抗黄变聚醚多元醇羟值:56±3mgkoh/g,水分:≤0.1%。

所述的脂肪族多元醇为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氢三嗪类化合物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2,4,6三羟基-均三嗪、三聚氰胺衍生物多元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羟基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为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亚磷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催化剂。

所述碱金属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催化剂浓度为5±2‰,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乙烷和起始剂加入的重量比为45:1~15:1。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将脂肪族多元醇与含氢三嗪类化合物、含羟基亚磷酸酯化合物复配制得起始剂;

(2)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乙烷聚合反应制得小分子粗聚醚,并经经过中和、精制、脱水、过滤制得成品抗黄变聚醚多元醇。

本发明以脂肪族多元醇为主体,与三嗪类和亚磷酸酯类醇复配为复合起始剂合成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引入反应型的抗氧型和抗紫外线聚醚多元醇,增强抗黄变的持久性;通过使用低雾化反应型抗黄变助剂来降低海绵的voc值、雾化值,使得海绵无异味。所制备的聚氨酯软质泡沫更加美观、环保、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以及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原料为400g丙三醇、50g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50g,160gkoh(45%水溶液)、15000g环氧丙烷。

其制备方法是:

(1)在氮气保护下,将丙三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加入反应釜中搅匀,温度控制在95-120℃,鼓氮脱水2h,至水分≦0.03%时降温至50℃以下得到起始剂。

(2)在氮气保护下,将起始剂与催化剂koh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真空脱水至水分≦0.03%时关真空,加入环氧丙烷,釜压0.01-0.4mpa,温度110-140℃,熟化反应3h,抽真空脱单体1h,降温至90℃,得到小分子粗聚醚。

(3)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稀磷酸,中和反应1.5h,再加入1.5g精制剂,抽真空,脱水至水分≦0.03%,过滤,降温得抗黄变聚醚。

所制得的聚醚:羟值:56mgkoh/g,水分:0.03%。

实施例2: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原料为450g三羟甲基丙烷、25g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25g,150gkoh(45%水溶液)、15000g环氧丙烷。

其制备方法是:

(1)在氮气保护下,将丙三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加入反应釜中搅匀,温度控制在95-120℃,鼓氮脱水2h,至水分≦0.03%时降温至50℃以下得到起始剂。

(2)在氮气保护下,将起始剂与催化剂koh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真空脱水至水分≦0.03%时关真空,加入环氧丙烷,釜压0.01-0.4mpa,温度110-140℃,熟化反应3h,抽真空脱单体1h,降温至90℃,得到小分子粗聚醚。

(3)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稀磷酸,中和反应1.5h,再加入1.5g精制剂,抽真空,脱水至水分≦0.03%,过滤,降温得抗黄变聚醚。

所制得的聚醚:羟值:58mgkoh/g,水分:0.04%。

实施例3: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原料为450g三羟甲基丙烷、40g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10g150gkoh(45%水溶液)、13500g环氧丙烷、1500g环氧乙烷。

其制备方法是:

(1)在氮气保护下,将丙三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加入反应釜中搅匀,温度控制在95-120℃,鼓氮脱水2h,至水分≦0.03%时降温至50℃以下得到起始剂。

(2)在氮气保护下,将起始剂与催化剂koh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真空脱水至水分≦0.03%时关真空,加入环氧丙烷,釜压0.01-0.4mpa,温度110-140℃,熟化反应3h,抽真空脱单体1h,降温至90℃,得到小分子粗聚醚。

(3)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稀磷酸,中和反应1.5h,再加入1.5g精制剂,抽真空,脱水至水分≦0.03%,过滤,降温得抗黄变聚醚。

所制得的聚醚:羟值:54mgkoh/g,水分:0.05%。

实施例4:

一种抗黄变聚醚多元醇,原料为450g丙三醇、10g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40g,160gkoh(45%水溶液)、15000g环氧丙烷。

其制备方法是:

(1)在氮气保护下,将丙三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加入反应釜中搅匀,温度控制在95-120℃,鼓氮脱水2h,至水分≦0.03%时降温至50℃以下得到起始剂。

(2)在氮气保护下,将起始剂与催化剂koh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真空脱水至水分≦0.03%时关真空,加入环氧丙烷,釜压0.01-0.4mpa,温度110-140℃,熟化反应3h,抽真空脱单体1h,降温至90℃,得到小分子粗聚醚。

(3)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稀磷酸,中和反应1.5h,再加入1.5g精制剂,抽真空,脱水至水分≦0.03%,过滤,降温得抗黄变聚醚。

所制得的聚醚:羟值:53mgkoh/g,水分:0.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