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8943阅读:2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橡胶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元乙丙橡胶,是由乙烯和丙烯为单位共聚,并在共聚的过程中加入了不饱和的第三单体而形成的高分子弹性体。耐天侯老化优异,可在太阳下暴晒3年不龟裂;耐热性好,150℃工作环境下可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可耐200℃,是通用合成胶中最好的;耐酸碱腐蚀性好,电绝缘性优良,可适用于45~65kv高压场合,可用于电缆材料。但三元乙丙橡胶不耐油,硫化速度慢、并用性差、自粘性和互粘性差、加工性差。

天然橡胶,是从天然植物中采取而制成的一种结晶性高弹性橡胶材料,主要产自三叶橡胶树(原巴西香蕉树)。其具有伸长1000%不断裂的高弹性,是钢铁的3万倍,固体伸长率达0.1%~0.3%;还具有较好的扯断强度,生胶的强度比较高(16~28mpa),加补强剂后硫化胶强度可达到24~34mpa。但天然橡胶的老化性能差,表现为龟裂、发粘、强度下降等;由于天然橡胶属于非极性橡胶,不耐油(汽油、机油、煤油、柴油)、不耐强酸、强碱、较好的耐水、耐透气、耐寒性、电绝缘性较强;天然橡胶的硫化工艺性是所有橡胶中最好的。

橡胶并用技术,最早始于汽车轮胎制造,无论任何橡胶,都不可能具有十全十美的性能,而现实中使用部门往往对产品提出多方面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此目的,使最终产品达到由单一橡胶配合难以得到的性能要求,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将两种或者多种橡胶混合使用一种技术手段。橡胶并用时,并非是所有种类的橡胶都可以随意的进行并用,有些种类的橡胶属于非相溶系,此时如何保证使其能够顺利的混合便是一大难题,即使选择相溶性好的橡胶种类,由于橡胶分子的布朗运动非常缓慢且不像液体一样自由,即使在开炼机、密炼机的高剪切作用下混合,要想像低分子液体一样,呈分子状态的均一分散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除了相溶性和分散性这两大难题外,还需要考虑不同橡胶种类的共硫化性,即并用橡胶的硫化体系选择和硫化速度的调整问题,如何选择不同橡胶都可接受的共硫化体系及相应的硫化物与促进剂,而橡胶的辅助材料种类极多,再加上在实际生产中,某一种辅材的含量多一克或者少一克,所造成的影响有时也是天差地别,最终的成品橡胶性能也会有极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种硫化体系中,还存在着硫化剂在不同橡胶中的溶解度和扩散性的差异。即使配方确定后,后续各环节如硫化温度、时间、压力等细节的些微区别,也会对最终性能有所影响。除此之外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并用橡胶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因此,为了得到所需的橡胶并用配方,往往需要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试验,对配方的种类、配比、工艺等进行反复调整。每一种新的橡胶并用配方及其加工工艺,都需要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到。

如公告号为cn103756037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加工性、耐臭氧的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三元乙丙橡胶粉加入至天然橡胶中,三元乙丙橡胶含有较高的第三单体,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耐臭氧性能。但是该方案中很显然将三元乙丙橡胶作为辅料来使用的,其主要特性来自于天然橡胶,存在耐老化性能差的问题,而且由于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速度明显慢于天然橡胶,其得到的橡胶材料也存在力学性能差有问题。

再如公开号为cn10618865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热天然橡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作改性剂配上合理硫化促进体系、对天然橡胶进行耐热性能改性,提高天然橡胶的耐热性能,但是其仍然没有针对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之间硫化特性的差异给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时存在的硫化速度不同、硫化体系的选择困难、两种橡胶并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1.5),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配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0~5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0~5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0~50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优选地,所述配方还包括聚烯烃弹性体,在步骤三中将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一同加入到开炼机中。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弹性体重量为所述天然橡胶的0.3~0.5倍。

优选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混炼机辊距为0.6~0.7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1.2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再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2min;再加入石蜡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2次,每次间隔4min;再将辊距调至0.6~0.7mm直到完成混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配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优选地,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0.7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1.2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0.7mm直到完成混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与天然橡胶混炼胶并用,通过优化设计两种橡胶的硫化体系,合理选择硫化工艺,使三元乙丙橡胶和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具相同或相近的硫化速度,从而使得并用时,两种橡胶的硫化胶之间具有足够多的界面交联,成功实现了三元乙丙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混合并用,有效改善了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2)在设计两种橡胶硫化体系过程中,为了使两种橡胶能同时混炼并硫化,减少两种橡胶在硫化之前的分别混炼胶工序,本技术方案中还探索出了一种能同时适用于三元乙丙橡胶和天然橡胶的硫化体系,由硫磺、dcp、促进剂zdtp-50、硬脂酸、石蜡和氧化锌等几种组份组成,使用上述硫化体系的两种橡胶具有相近的硫化速度,可将三元乙丙橡胶和天然橡胶同时进行混炼后直接硫化,有效缩短了复合橡胶的生产工序,提高了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寒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3)通过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与天然橡胶混炼胶并用,在不影响三元乙丙橡胶臭氧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三元乙丙橡胶的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磨性和撕裂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0~40%,混炼胶贮存期延长30~50%,生产成本降低20~30%,耐寒性提高20~30%。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剂、防老剂、补强剂与天然橡胶所使用的不同,因此要混炼胶并用;按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与天然橡胶混炼胶1:(1.3~1.5)并用后,胶料的物理性能有明显提高,拉伸强度提高了10~20%,撕裂强度提高了30~45%;在臭氧浓度50±5pphm、温度40℃、伸长率为20%时、臭氧性能200h无龟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1.5),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配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0~5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0~5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0~50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优选地,所述配方还包括聚烯烃弹性体,在步骤三中将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一同加入到开炼机中。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弹性体重量为所述天然橡胶的0.3~0.5倍。

优选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混炼机辊距为0.6~0.7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1.2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再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2min;再加入石蜡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2次,每次间隔4min;再将辊距调至0.6~0.7mm直到完成混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配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优选地,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0.7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1.2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0.7mm直到完成混料。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5,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7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2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7mm直到完成混料。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对比例一: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2,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二: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6,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三: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促进剂zdtp-50、硫磺、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75℃,转子转速为6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促进剂zdtp-50、硫磺、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75℃,转子转速为6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四: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按比例加入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dcp、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按比例加入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oda-40、dcp、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五: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3,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和防老剂oda-40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炭黑n330、氧化锌、硬脂酸和防老剂oda-40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六: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6,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5~90℃,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

步骤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制备,将天然橡胶、石蜡油、硬脂酸、防老剂oda-40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再加入炭黑n774、石蜡、促进剂zdtp-50和硫磺,其中混炼机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45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三:将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比例在开炼机上进行共混,辊筒温度为35~40℃,时间为45min,混炼均匀后下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对比例七: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2,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对比例八: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6,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对比例九: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80℃,转子转速为5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和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对比例十: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其中混炼机辊距一直为0.6mm;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炭黑n774、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对比例十一: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和硫磺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330、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330、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氧化锌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330,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对比例十二:

本对比例中三元乙丙与天然橡胶并用的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和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两种配方体系,两种配方体系按重量比为1:1.4,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天然橡胶混炼胶体系按重量份配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元乙丙橡胶、石蜡油、促进剂zdtp-50、硫磺和dcp按比例加入到开放式混炼机进行塑炼,待生胶包辊后,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进行混炼,然后加入炭黑n774、防老剂oda-40和石蜡,其中混炼机温度为45~75℃,转子转速为40~70r·min-1;下料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12h;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合料放在硫化机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5mpa×(t90+2min),出片、贮存待用。

在步骤一中加入天然橡胶之前,混炼机的温度为65~75℃,转子转速为60~70r·min-1,时间为10~20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的过程中,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55~65℃,转子转速控制在40~50r·min-1,时间为10~20min;天然橡胶加入后,混炼机的温度控制在45~55℃,转子转速控制在50~60r·min-1,时间为30~60min。

在加入炭黑n774、防老剂oda-40和石蜡过程中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0~55r·min-1,时间为10~20min;完成加入后混炼机的转子转速控制在55~60min,时间为20~40min。

步骤一中混炼机辊距为0.6mm,当生胶包辊后,将辊距调至1.0mm,割刀2次,每次间隔为1min;加入天然橡胶和硬脂酸,再割刀4次,每次间隔为3min;再依次加入防老剂oda-40和石蜡,左右交替割刀6次,每次间隔2min;然后再依次加入炭黑n774,左右交替割刀4次,每次间隔2min;再将辊距调至0.6mm直到完成混料。

将上述六组实施例和十二组对比例进行抗老化性能、力学性能、耐寒性能、耐臭氧龟裂性能(臭氧浓度50±5pphm、40℃、伸长率20%时)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述实施例对比例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六组实施例中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耐臭氧龟裂性能及耐寒性能均优于对比例和常规橡胶的测试结果,且相比于常规橡胶,实施例中中复合橡胶的耐寒性提高了20~30%,拉伸强度提高10%~20%,撕裂强度提高30~45%,并且臭氧浓度50±5pphm、40℃、伸长率20%时,200h无龟裂。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