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389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哺乳动物体外受精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畜牧领域中对动物做体外授精(IVF)的常规做法是,将精子和卵母细胞放在获能液里共孵育完成授精。常规做法存在的缺点是:由于精子和卵母细胞直接接触,没有选择过程,优质精子和劣质精子都有授精的可能性,如果劣质精子完成授精则会影响后期的胚胎发育率。

实际上,在培养皿内的获能液中,活力最好的精子,往往会悬浮在液体的中上部,死精子或活力不好的精子往往位于液体的底部。而卵母细胞一般会沉在液体底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常规体外授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在培养皿本体内腔上部的一侧设置隔离区作为卵母细胞区,隔离区之外作为精子区;所述卵母细胞区与精子区之间设置通道,通道处设置有卵母细胞过滤网。

所述隔离区是直接在培养皿本体内壁设置隔离层围成卵母细胞区。

所述隔离区是在培养皿本体上部套装有隔离罩,隔离罩包括由隔离层围成的通道,通道底部设置卵母细胞过滤网;隔离罩上端外边缘设置外翻边,外翻边匹配扣合在培养皿本体上边缘。可以在所述培养皿本体上侧安装有上压盖,上压盖的中心设置通孔。

另外,还可以在所述通道的底部安装有下压盖,下压盖的中心设置通孔,卵母细胞过滤网位于通道底部与下压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精子加在培养皿的下层,活力好的精子会上游从而穿过滤网与卵母细胞授精,而活力不好的劣质精子则会留在培养皿的底部。最终能够提高胚胎的后期发育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为培养皿本体,2为精子区,3为卵母细胞区,4为卵母细胞过滤网,5为通道,6为隔离层,7为隔离罩,8为外翻边,9为上压盖,10为上压盖通孔,11为下压盖,12为下压盖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的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在培养皿本体1内腔上部的一侧设置隔离区作为卵母细胞区3,隔离区之外作为精子区2。卵母细胞区3与精子区2之间设置通道5,通道5处设置有卵母细胞过滤网4。其中,所述隔离区是直接在培养皿本体1内壁设置隔离层6围成卵母细胞区3。

卵母细胞过滤网的孔径为70 um,约为卵母细胞直径的一半(牛羊的卵母细胞直径约140-150 um),卵母细胞可以置于滤网上,精子(小于5 um)可以自由穿过滤网。

培养皿本体中加上液体后,滤网位于液体的中上部。

卵母细胞过滤网面积占到培养皿的一半即可,剩下的地方用于往培养皿里加培养基和精子

实施例2:参见图1和图4所示的体外授精专用的培养皿,在培养皿本体1内腔上部的一侧设置隔离区作为卵母细胞区3,隔离区之外作为精子区2。卵母细胞区3与精子区2之间设置通道5,通道5处设置有卵母细胞过滤网4。

其中,所述隔离区是在培养皿本体1上部套装有隔离罩7,隔离罩7包括由隔离层围成的通道5,通道5底部设置卵母细胞过滤网4;隔离罩7上端外边缘设置外翻边8,外翻边8匹配扣合在培养皿本体1上边缘。

实施例3:参见图3:在实施例2基础上,可以在所述培养皿本体1上侧安装有上压盖9,上压盖9的中心设置通孔,形成上压盖通孔10。还可以在所述通道5的底部安装有下压盖11,下压盖11的中心设置通孔,形成下压盖通孔。卵母细胞过滤网4位于通道5底部与下压盖11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