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离心肿瘤细胞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26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血液离心肿瘤细胞辅助检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血液离心肿瘤细胞辅助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是检查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血液中的细胞数量众多,在患者肿瘤疾病很轻时,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数量比较少,这样就会导致血液检查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很容易出现观察失误的状况,而且现在又没有有效的设备来辅助血液中肿瘤细胞的观察,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肿瘤细胞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的血液离心肿瘤细胞辅助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力底座,在动力底座右侧设有电源箱,电源箱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前侧设有稳压器,电源箱右侧设有电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内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与电源插头连接,动力底座左侧设有弯勾架,弯勾架上设有上盖帽和伸缩杆,上盖帽上侧设有转球口,转球口内部设有转球,转动电机上侧设有通孔,动力底座前侧设有转动速度调节旋钮盘,转动速度调节旋钮盘上设有转动速度调节旋钮,动力底座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螺丝,动力底座内部设有可变电阻和转动电机,可变电阻前侧设有电流大小调节器,转动电机上侧设有通孔,转动电机内部设有线圈和永久磁铁,线圈上侧设有离心转管,离心转管前侧设有刻度板,离心转管右侧设有橡胶板,橡胶板上设有针吸橡胶板孔。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底座下侧设有防滑垫。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帽下侧设有内塞。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速度调节旋钮上设有摩擦楞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肿瘤细胞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转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底座,2、电源箱,3、蓄电池,4、稳压器,5、电源线接口,6、电源线,7、电源插头,8、弯勾架,9、上盖帽,10、伸缩杆,11、转球口,12、转球,13、转动速度调节旋钮盘,14、转动速度调节旋钮,15、固定板,16、固定螺丝,17、可变电阻,18、转动电机,19、电流大小调节器,20、通孔,21、线圈,22、永久磁铁,23、离心转管,24、刻度板,25、橡胶板,26、吸橡胶板孔,27、防滑垫,28、内塞,29、摩擦楞纹。

具体实施方式

血液离心肿瘤辅助检查装置,包括动力底座1,在动力底座1右侧设有电源箱2,电源箱2内部设有蓄电池3,蓄电池3前侧设有稳压器4,电源箱2右侧设有电源线接口5,电源线接口5内设有电源线6,电源线6与电源插头7连接,动力底座1左侧设有弯勾架8,弯勾架8上设有上盖帽9和伸缩杆10,上盖帽9上侧设有转球口11,转球口11内部设有转球12,动力底座1前侧设有转动速度调节旋钮盘13,转动速度调节旋钮盘13上设有转动速度调节旋钮14,动力底座1上侧设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设有固定螺丝16,动力底座1内部设有可变电阻17和转动电机18,可变电阻17前侧设有电流大小调节器19,转动电机18上侧设有通孔20,转动电机18内部设有线圈21和永久磁铁22,线圈21上侧设有离心转管23,离心转管23前侧设有刻度板24,离心转管23右侧设有橡胶板25,橡胶板25上设有针吸橡胶板孔2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血液注入到离心转管23内,在将上盖帽9盖在离心转管23上,慢慢的转动转动速度调节旋钮14,转动电机18则会进入工作状态,转动电机18则会带动离心转管23进行高速旋转,离心转管23高速旋转后,则会将离心转管23内的血液进行离心分层,根据注入的血液量不同,则需要调节好不同的转速,在血液完全离心分层后,确定好癌细胞的分层,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相对应的26内,使用注射器将离心转管23内相对应的癌细胞吸取出来,再制作成玻片进行观察,由于离心封层后细胞比较聚集,这样观察的就能更加的准确,降低观察的误差,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底座1下侧设有防滑垫27。这样设置,可以起到防止仪器滑动的作用,增加仪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帽9下侧设有内塞28。这样设置,可以起到增加密封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速度调节旋钮14上设有摩擦楞纹29。这样设置,可以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方便转动速度调节旋钮14的扭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