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4744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反应器在进行细胞实验时,由于细胞的耗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和热量。这些气体和热量必须能有渠道排出生物反应器,这样才不会使反应器内部压力增大和CO2分压升高,影响细胞生长和抗体分泌,同时也影响向反应器内添加营养物质。因此设计一种方法确保反应器内部的热量和气体能有效排出是极为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能够将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及时有效得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连接在生物反应器上,包括:一玻璃瓶和一无菌排气装置,所述生物反应器和玻璃瓶之间通过硅胶管连通,所述玻璃瓶的瓶盖设有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硅胶管与其中一个连接通孔连接并与所述玻璃瓶内部相通,另一个连接通孔与所述无菌排气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硅胶管通过一小截连接管与连接通孔连接并与所述玻璃瓶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硅胶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所述玻璃瓶内并位于瓶体较高位置处。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插入玻璃瓶内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玻璃瓶瓶体深度的一半处。

如上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所述玻璃瓶的容量为250mL、500mL、1000mL或其它满足实验需要的容量。优选容量为250mL或500mL的玻璃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操作时,生物反应器内的热量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玻璃瓶内,水蒸气在玻璃瓶内受冷凝结为水滴汇集在瓶内,CO2气体则通过无菌排气装置排出至外部空气中。

当生物反应器容量较大或反应器中的反应较剧烈时,可能会发生产生的热气水蒸气无法在玻璃瓶内及时冷却而直接与CO2气体共同通过无菌排气装置排向外部空气中的情形,这样就极有可能会堵塞无菌空气过滤器,导致无菌排气装置无法使用。

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出在所述生物反应器和玻璃瓶之间还设有一冷凝管,所述生物反应器通过第一段硅胶管与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段硅胶管与所述玻璃瓶连通。这一实施方式更适用于生物反应器容量较大或生物反应器内的反应较剧烈产生热量或气体较大时。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硅胶管通过一小截连接管与连接通孔连接并与所述玻璃瓶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硅胶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所述玻璃瓶内并位于瓶体较高位置处。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插入玻璃瓶内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玻璃瓶瓶体深度的一半处。

如上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所述玻璃瓶的容量为250mL、500mL、1000mL或其它满足实验需要的容量。优选容量是500mL或1000mL的玻璃瓶。

在实验操作时,生物反应器内的热量以水蒸气的形式先进入冷凝管,水蒸气在冷凝管内受冷凝结为水滴,汇集流入在玻璃瓶内,CO2气体则通过无菌排气装置排出至外部空气中。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另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一个较优实施例,连接在生物反应器1上,包括:玻璃瓶2和无菌排气装置3。其中,生物反应器1和玻璃瓶2通过硅胶管4连通,玻璃瓶2的瓶盖21为二孔螺旋盖,其中一个孔与硅胶管4相连通,另一个孔与无菌排气装置3相连通。作为一较优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硅胶管4相连通的孔内插有一小截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端与硅胶管4的一端连接,连接管5的另一端插入在玻璃瓶2内并位于瓶体较高位置处,并且端部高于玻璃瓶2瓶体深度的一半处。

其中,玻璃瓶2的容量可以选择为250mL或500mL,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容量的玻璃瓶。

在实验操作时,生物反应器1内的热量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玻璃瓶2内,水蒸气在玻璃瓶2内受冷凝结为水滴汇集在瓶内,CO2气体则通过无菌排气装置3排出至外部空气中。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气体和冷凝水排出装置的另一个较优实施例,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更适用于生物反应器容量较大或生物反应器内的反应较剧烈产生热量或气体较大时。

如图2所示,本装置连接在生物反应器1上,包括:冷凝管6、玻璃瓶2和无菌排气装置3。其中,生物反应器通过第一硅胶管41与冷凝管6的一端连通,冷凝管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硅胶管42与玻璃瓶2连通。玻璃瓶2的瓶盖21为二孔螺旋盖,其中一个孔与第二硅胶管42相连通,另一个孔与无菌排气装置3相连通。作为一较优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第二硅胶管42相连通的孔内插有一小截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端与第二硅胶管42的一端连接,连接管5的另一端插入在玻璃瓶2内并位于瓶体较高位置处,并且端部高于玻璃瓶2的瓶体深度的一半处。

其中,玻璃瓶2的容量可以选择为500mL或1000mL,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容量的玻璃瓶。

在实验操作时,生物反应器1内的热量以水蒸气的形式先进入冷凝管6,冷凝管6的进水口61与自来水管用硅胶管连接,出水口62通过硅胶管将自来水排入废水池,水蒸气在冷凝管6内受冷凝结为水滴,汇集流入在玻璃瓶2内,CO2气体则通过无菌排气装置3排出至外部空气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较佳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下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